漆黑的牢房內(nèi),一燈如豆。也許是很久不通外界,盡管只是九月天氣,尚未入冬,房間內(nèi)卻是奇寒透骨,一陣陣冷氣沖破衣衫的阻隔,侵襲入體,讓丁曉武不由自主地狂打冷戰(zhàn)。
他蜷縮在鋪滿稻草,勉強可稱為“床”的一個長架子上,雙眼直直地望著墻角邊正在為一塊碎饃饃大打出手的兩只老鼠,心中五味雜陳。
人類自詡為萬物主宰,但很多時候,其狹窄的眼界跟面前這兩只老鼠沒什么區(qū)別。
丁曉武咀嚼著白天發(fā)生的事情,腦海中不禁回憶起小時候讀過的一本書,一本西方名著-狄更斯的《雙城記》,那是老爸鑒于其總是貪玩不愛學習,硬生生塞給他,非要他靜心閱讀的一本課外讀物。
對于這部言辭枯燥、晦澀難懂的厚書,丁曉武實在搞不清它到底“名著”在哪,到底哪里吸引讀者,只為了應付老爹,才不得不耐著性子像吃藥一樣把它讀完。盡管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但書中的兩個人物,德法石太太和卡登,卻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書中開始時背景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一樣的暗無天日,一樣的危機四伏。德法石太太的所有親人都被貴族殘害致死,但孤苦無依的她不動聲色,臥薪嘗膽,終于在后來大革命的風暴中如愿以償?shù)貓蟪鹧┖蓿瑸樗廊サ挠H人討回了公道。然而后來她心中的復仇之火越燒越旺,開始燒向一大批并沒有做過惡,只是跟貴族們沾親帶故的無辜群眾。她變得神經(jīng)質(zhì)的歇斯底里,毫無妥協(xié)憐憫之心,對一切自認為邪惡的人都要趕盡殺絕,徹底陷入不能自拔的瘋狂之中。狂熱、盲目、嗜血,一個可憐之人最終變成可恨之人。通過對這個角色的刻畫,書中揭示出一個不言而喻的道理,無論歡樂還是苦惱,悲傷還是憤怒,人類都要學會自我克制,在情感宣泄走向極端、變成難以遏制的洪流之前,一定要及時加上一道理智的閥門,否則就會釀成無窮的禍患。這是《雙城記》留給讀者最發(fā)人深省的一篇啟示。
經(jīng)歷了今天這件事情,丁曉武有了切身體會,才真正讀懂了那本《雙城記》。名著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它能使人思考,將人從迷茫中帶入清醒。今天,自己在漳水河邊看到了成百上千名德法石太太。他們懷著刻骨銘心的仇恨,偏執(zhí)、極端、喪失理智、冥頑不化,在冤仇的陷阱中難以自拔。很多時候,人類并不會思考,沒有主見,只會盲從,這不僅僅是由于惰性,也是因為出于“整齊統(tǒng)一”的訴求。當置身于“瘋子”之中時, “正常人”的一切“理智行為”,在“瘋子”眼里反而都是“發(fā)瘋”,必須加以排斥,加以清除,使所有人都歸位“正常”。
丁曉武今天不合時宜地在瘋子群中“發(fā)了一回瘋”,所以被整肅進了監(jiān)牢。哀嘆命運的不公,他不禁又想起了《雙城記》中另一個主要角色-卡頓,那個充滿理想?yún)s性格脆弱的青年,和德法石太太不同,他選擇了另一條……
一陣尖刻的挖苦聲陡然傳入狹小的囚室,把丁曉武的思路打斷了。
“這個就是那位替羯奴出頭的漢人敗類嗎?”一個甕聲甕氣的嗓音說道:“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還堂而皇之講出一番大道理,真是恬不知恥。”
丁曉武循聲望去,只見兩個身穿短打黑色皂衣的漢子站在柵欄外面,胸前繪著大大的兩個字“獄卒”。
“看什么看?狗東西,給老子閉上狗眼。”一個獄卒見丁曉武目不轉睛地瞪著自己,頓時怒喝道,“羯奴倒行逆施,如今伏誅,萬民稱快,你個瞎了狗眼的東西卻為畜生辯冤,真是狗嘴里吐不出好牙,枉費司馬大人對你一片栽培。”
“嗨,老兄,說不定這個奸賊眼睛并未瞎,他是在為自己人翻案呢。”先前那個甕聲甕氣的家伙又說道:“你看他那副身板,咱們中原人如何能長得如此壯大,只有天天吃牛羊肉喝馬奶的羯奴才能催出這樣一副體魄。因此我敢斷定,他可能是某個羯奴娘們風流后的孽種。說不定那些被抓住的羯人婆姨中就有他的老娘,因此才會迫不及待站起來出頭。”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極盡惡毒之描述。丁曉武望著他倆那不共戴天的仇恨眼神,心想雖然這時代并未發(fā)明那個詞匯,但自己在他們心中毫無疑問成了那最邪惡、最可鄙、最令人不齒-的敗類-漢奸。
“你們還在這磨蹭什么?巡夜時辰到了,還不趕緊去?”一聲嚴厲的呵斥從黑暗中傳了過來。
兩名獄卒一個怔忡,隨后點頭哈腰,奴相十足地說道:“是,是,將軍息怒,小人這就去巡夜。”
兩人忙忙亂亂地走了,剩下那個斥責下人的“長官”,依舊停留在牢門之外。
丁曉武奇怪地轉頭瞧去,見這人一身圓領衫袍,身材頎長,面孔還算清越,只是相貌頗具滄桑之感,面容說不上老也說不上年輕,總之在三十歲到六十歲之間。
丁曉武忽然想到了什么,頓時雙目一亮,興奮叫道:“將軍大人,您怎么來了?”
來者名叫張溫,官拜大魏車騎將軍,也是巡城五營司馬沈麟的至交好友。因為他曾帶著家丁兩次光顧丁曉武的肉攤,算是位老主顧,所以認得。
張溫瞅了瞅?qū)Ψ剑裆行鋈弧KnD片刻,隨即從懷中掏出鑰匙開鎖,走進囚室。
“你呀……”張溫惋惜地嘆了口氣,“年輕人沖動毛躁,直言不諱,結果引發(fā)眾怒,如果不是沈麟及時出手相護,你早已死于非命。”
丁曉武心中明白,白天沈司馬之所以抓他,完全是為了保護自己安全。但他的內(nèi)心始終排斥拒絕這個人情,因為實在無法原諒沈麟那副殺人不眨眼的殘暴舉動。
張溫似乎看出了對方內(nèi)心所慮,再次嘆息道:“別責怪沈麟,你不了解他的過去,無權指摘他嗜殺成性。”
丁曉武心念一動,此人難道來給沈麟做說客?不過我一介芝麻綠豆的小人物,無權無勢,又有什么好拉攏的。他心里想著,臉上卻不動聲色地問道:“張大人是說沈大人有難言之隱嗎?”
“不是難言之隱,是難言之痛。”張溫神色悲涼,席地坐了下來,“我們鄴都的漢人,有哪家沒有受過羯奴慘絕人寰的折辱?”
張溫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娓娓說道:“數(shù)年前的一天,沈麟的獨子和幾名好友去城外郊游。少年心性貪玩,兼又訓練了一只頗具靈性的小黃狗,逐兔捉鼠,玩得不亦樂乎。豈料后來遇上了一群羯奴,見那犬兒優(yōu)秀,便非要強買了去。沈公子不肯,與其口角了幾句,結果引得對方獸性大發(fā),竟將沈公子按在地上鞭撻了足足一個時辰。伙伴們將其抬回家里,卻是傷勢過重,郎中也回頭無術,當晚就不幸……”
“后來沈大人向廷尉府控告兇手,但尚未立案,便有人將其狠狠警告一通,說此事純屬意外,到此為止不可追究,若敢滋事擾民,便要將其革職拿問,還要追究其全家摯友。不得已之下,沈麟只能忍下這口氣,息事寧人。”
張溫的話講完了,丁曉武臉上現(xiàn)出一片落寞。雖然他心中仍在抵觸對方的話語。的確,中年喪子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一氣,將對方整個族群都推向仇人的位置。但很快,他又覺得這不是一個反駁對方的合適理由,因為始作俑者終究還是那群囂張跋扈的羯人,沒有他們欺壓良善在先,又怎會有中原人的洶洶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