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6金背鐵指 開碑裂石
- 妖童之墨守陳規
- 西半離
- 3014字
- 2020-10-23 21:45:53
老陳,不知就里的人都管他叫老陳,陸錦麟以陳先生稱之,陸慶叫他陳叔。
老陳并不是太老,年過四旬而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正當壯年。有些干瘦,四四方方的臉上皺紋也不多見。
有時候說漏了嘴老陳也會對陸慶遙想下當年。他本名陳塑方,十多年前也是關中有名的好漢。
老陳手上練的是祖傳的金剛指,身上是十三太保橫練,都是外門硬功,當年也是身壯如牛,也有一雙缽大的拳頭,現在這叫外功內斂,也是修煉到了一定境界。陸慶每次聽了都對老陳的話表示不屑,當然陸慶其實是信的,只是親近的緣故,故意想糗他。
陸慶很清楚老陳的話并沒有太過吹噓,相反算得上是很謙虛。所謂金剛指十三太保橫練都不是什么高明的功夫,不客氣的說根本就是打把式賣藝的貨色,可是老陳就是用的這些粗淺功夫在江湖中闖出數一數二的名頭,憑的是自身的毅力,不論金剛指還是十三太保橫練都是純粹的硬功夫,沒有太高深的心法輔助,僅僅靠著不斷的負重打磨,硬生生的磨練出一身銅皮鐵骨,一般人是絕對練不出什么大的成就來的。
外門硬功與內功不同,可以速成,可是想要練到高深卻是難比登天,何況是由于不斷打磨筋骨讓它們堅硬無比,外功有成之后再想練那些高深的內功心法都不可能了,這也是老陳不教授陸慶功夫的一個原因。因為外門功夫很難練出很大的成就來,所以一般外門功夫能練到極致的人在江湖上都是很受尊敬的。
所以像老陳這樣的情況,確實是江湖上不多見的。
老陳沒有告訴陸慶的是,當年的少年陳塑方只是一個紈绔的二世祖,也曾整日里晃蕩著橫行鄉里,時不時的上街去調戲下良家的小娘子,或者魚肉一下鄉里的百姓。
可惜后來一次生變,全家遭飛來橫禍被殺了個一干二凈,唯有陳塑方在外耽擱了時間回家晚了才僥幸逃過了一劫。
滅了陳家滿門的是當時在江湖赫赫有名的石家,而且,據說石家人僅僅只是因為聽說陳家有樣祖傳的寶物,就派了大批人馬來將陳家滅了門。然而,傳說中的祖傳寶物也并沒有找到,于是,石家又大肆搜尋陳塑方其人,以為寶物在陳塑方身上,同時又有一些江湖宵小聽說此事后也想趁火打劫一下,也暗地里在搜尋陳塑方。
劫后余生的陳塑方,不僅被仇人追殺,還被江湖宵小所搜尋,實在是倒霉的很。為躲避追殺,陳塑方逃進了深山老林,拿著幾本家傳的武學苦練武功。
從小根基就淺的陳塑方,盡管很努力的去學著練書上的功夫,卻收效甚微。這也不怪他,陳家的家傳武功屬于硬功夫一派,而硬功夫一派卻是需要從小就開始練起才能有所建樹的。雖然陳塑方在小的時候,父母也曾用藥水給他泡過,鍛煉過筋骨,偏生他小時候就不愛習武。其實是受不得那個苦,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便荒廢了。
父母溺愛之下,就隨他去了,弄的最后他連基本自保的能力都不夠。所以說父母溺愛子女實在是不好的習慣,因為誰能保證保子女一世的安生呢。
正當陳塑方覺得報仇無望的時候,無意之中在山中救回一個傷重之人。這人卻幫了陳塑方一個大忙。
此人自稱名叫堯黎,見了陳塑方練功,便告訴陳塑方自己所練的功夫也屬于外門硬功夫,陳塑方在見識了他隨手使出的招式后便發現,陳家家傳的那些功夫與之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就這樣,陳朔方照顧重傷的堯黎,而堯黎則時常指點他的功夫,使得陳塑方的武功突飛猛進,老陳感念堯黎的教導,遂以老師相稱。
陳朔方對堯黎身上的傷勢卻是束手無策,只是照顧他的起居生活。陳朔方也想帶他下山去找下大夫,堯黎卻只是搖搖頭說:“不必費那個氣力了,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有那時間還不如多教你點東西;再說,我本人對于岐黃一術也多少精通點,我這身體能到今天已經算逆天而為了。”
年輕的陳塑方,雖然很難過,也只能更盡心的服侍這個老師。
二人相處了半年之后,堯黎終于撒手人寰,幸而老陳的功夫已經大有所成。臨終之時,堯黎留下一些功法心得,又交給老陳一顆藥丸,交代說:“我也沒什么能幫你的,就送你這顆藥吧,此藥在危機時刻有起死回生保命之效。”
陳塑方聽到堯黎如此說,首先想到的卻是老師的傷勢,也沒有深想,只是頗有些興奮的道:“老師傷勢如此嚴重該當老師吃了它吧?!?
堯黎只是苦笑,告訴他:“本來,這藥就是有兩顆的,當初我遭受重創已經吃下一顆了,不然我當初就已然身死。而且現在得以遇到你,能使我的功夫不至于失傳,這已經很不錯了。再說此藥也只能保命而已,重復吃起來哪還會再有效果?”最后,堯黎又嘆息著說道:“我知道你的性子,只怕我死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山去報仇。雖然你武功已有所成,卻不一定能那么容易就報得大仇,這藥也是給你以防萬一用的?!?
陳塑方只能黯然跪在一側,看來天意果然不可違。
等埋葬了老師,整理了東西,陳塑方就下山去了。下山后的陳塑方自然是去尋仇家報仇,武功精進后的陳塑方,果然也如他的老師預料的一樣,報仇的事并沒有那么輕而易舉。陳塑方費勁全力,終于滅盡仇人滿門,卻也遭到暗算,身受重,命在旦夕。不過卻也因為石家在江湖上地位不低,陳塑方居然以一己之力將其滅門,陳塑方的名字便在江湖上傳開了。
大仇得報后,奄奄一息的陳塑方,卻并沒有像他老師說的那樣,吃掉那顆老師臨死前送給陳塑方的救命藥。在他心里,親人,朋友早已經沒有了,他活著的目標就是報仇;可現如今,連仇人也已經沒有了,他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對已然了卻心愿的陳塑方來說,這個世界已經無所留戀。
正當生無可戀的陳塑方還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吃掉那顆救命的丹丸,卻碰巧遇到了一個路過的女醫者,那就是陸慶的母親——醫藥世家出身的劉氏。陳塑方并不知道自己不僅有當時的各種外傷內傷,更有因為心急報仇而使用各種方式速成硬功夫而留下的隱患,那隱患一旦爆發也是會隨時要了他的命的。好在劉氏也不是一般的大夫,各種手法齊下,救下了他一命,也順便除去了那隨時可能爆發的隱患,并留下了調理身體的藥方。
對于恩怨分明的陳朔方來說劉氏不只是只好了他的傷,更加給了他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得人恩果千年記,因此,從那以后,對于陳朔方來說,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報恩了。世事就是如此矛盾。
只是當時的劉氏急于趕路,也無法帶著陳塑方成行,倉促之間,只能把陳塑方安置在附近的農家就離開了。陳塑方的傷勢也實在嚴重,能夠活動已經是在幾年之后的事了。
傷好后的陳塑方,趕去應天登門拜謝,才得知,劉氏因懷孕早產,已然身亡。陳塑方傷心至極。傷心之后,了無牽掛的老陳便自愿留在陸府為仆,對于恩人遺留下的那個早產的幼兒,更是發下誓言保其一生平安。
陸慶從小體弱多病,幸運的是有個溺愛自己的奶奶和疼愛自己的父親,再加上一個好外公和一群疼愛自己的舅舅,自小就是各種藥物調理,再加上老陳時常推拿,艱難的長到了六歲。
不過六歲那年卻依然因為一場小小的風寒一直纏綿在身,難以康復,這一回,無論是他的舅舅還是親自趕來的外公,花費心力都沒有什么起色,為此險些喪命。
危機時刻老陳想到了自己的老師臨死前留給他的那粒救命丹丸,當初因為陸慶的母親救了他,那顆藥丸倒是省了下來,老陳想著,如今那藥能用在陸慶身上,也算物盡其用,似乎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數,正好應了那句因果循環。
老陳尋了個機會偷偷給陸慶喂下了那粒丹藥,沒多久,陸慶果然病愈了,老陳也覺欣慰。
卻沒有想到,那一年之后,陸慶的身高就沒有長過。老陳發現之后陸慶的骨骼不長之后,才尋思到可能就是丹藥的緣故造成的。畢竟老陳的老師教給他的都是鍛骨之法,恐怕這丹藥也是同類功效,主要是鍛筋煉骨的,只怕如此導致了陸慶骨骼定型,身高不變。
如此一來,老陳心里愧疚至極。本來劉氏就是自己的恩人,自己無法報恩已覺不安了,如今又因為自己,害的恩人之子身高不變,老陳對著陸慶更是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