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偏居一隅
- 掙扎之島
- 渾南老鄭
- 2436字
- 2020-10-23 23:13:00
白色沙灘的海岸線上,細沙柔軟的像面粉一般,望向遠方,白沙碧海銜接處的波浪線起起伏伏綿延到遠處,畫下一條銷魂的曲線。
沙灘延伸處,有一片茂密的樹林,樹木大都枝繁葉茂,高大叁天,剛才海中漂浮的椰子等物也是來自于這片森林的落地的果實。森林極深,往遠處眺望,可見樹木上方露出黑黝黝的山脈,重巒疊嶂,連綿起伏。
這是一座小島,雖然風景秀麗,但卻未在海邊見到有游人的蹤跡。也許這座小島尚未被開發,還保持著大自然獨有的魅力。
我稍微有些失望,我料想中的登陸,應該是在一群嬉戲玩鬧的救生圈和大白腿中,走出一個渾身濕泥,頭發上掛滿海草的人,身后跟著一只大海龜,驚起無數白腿們尖叫、四散奔逃的壯觀情景。
我現在的出場方式,就好像一個演員為了演出精心準備數日,粉墨登場一個亮相后發現,舞臺下一個人都沒有,著實有些冷場。
更主要的是,也許我歷盡苦難登上的這個美麗小島,是一個無人的荒島。這里離文明世界也許還有很遠。
但這時我精疲力竭,無力再去多想什么,我走到一顆大樹下,頹唐的倒下,然后昏睡過去。
醒來時夜色已近黃昏,我看見阿桂在我不遠處的沙灘上靜靜的趴著,神情安詳,好像已經忘記了不久前的那場惡戰。
我來到它的身旁,想喂他吃些魚干,等我走近他的時候,愕然發現阿桂的前鰭上居然血跡斑斑,我剛想走過去看個仔細,阿桂忽然一下子爬過來撞到我的腿上把我撞翻,而且看上去非常的憤怒。
我從來沒有見過阿桂有這種表情,那種表情就像是人類要去拼命保護什么時候才會流露出來的表情。
就像母親保護孩子時候的那種表情。
我坐在地上看過去,發現阿桂的身邊有一片沙灘明顯有翻動過的痕跡,而那些沙子上的斑斑血跡,讓我明白了為什么阿桂會有這種表現。
他在那片沙灘下,產下了他的孩子,他撞倒我是怕我踩到那片沙灘。
阿桂沒有堅硬的利爪,為了挖出足以保證自己寶寶的沙坑,他只能用自己的肉鰭去挖泥土,直到傷痕累累。
阿桂圍著那堆沙地轉了幾圈,然后直直的望定了我。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想把它的孩子托付給我,讓我保護他們順利孵化,然后回到海中。
我忽然間淚眼朦朧,因為我知道,分別的時刻真正到了,曾幾何時我們相依相偎,共度患難,但當我找到屬于我的陸地,他也終究要回到屬于他的海洋。
今宵即向沙灘別,月起潮升是去時。
阿桂走了。
生活還要繼續。
海風有些涼,我的身上只穿了一件潮濕的救生衣,風吹過來涼嗖嗖的,這天氣可是越來越涼了,但我的衣服卻越穿越少,這樣下去必然會成問題,但今夜只能這樣了。
我撿了些樹枝樹葉蓋在身上,枕著背包沉沉睡去。
這是我小島上的第一夜。
我是被疼醒的。
我一睜開眼睛,就看見了一排密密麻麻的蜘蛛一樣的腳踩在我臉上,而我疼得要命的鼻子上,正被一個大鰲爪緊緊的鉗住。
我嚇得一下坐起來,雙手亂揮把那個怪物打到5米開外。
平靜了一下的我再仔細一看,原來那個怪物只是一只大螃蟹,可憐的它被我打得肢殘體破,那個大鰲爪還牢牢的鉗在我的鼻子上。
看著這個大鰲爪,我忽然感覺我的胃又開始抗議了。
都說生吃螃蟹活吃蝦,那是指在鹽水鹵制的條件下。螃蟹體內有寄生蟲,如果不充分煮熟,是容易得病的。
我雖然很餓,但也不想饑不擇食,畢竟我還有些糧食儲備。
既然登上陸地,那就應該重新制定生存方案,與時俱進的繼續我的求生之路。
我拿出我的筆記本,記錄下我現在的家當:
斧頭一個
煙盒一個
空酒瓶一個
刀片2片
小型望遠鏡一個
背包一個
筆兩支
筆記本一個
褲腰帶一條
我目前擁有的食品和藥物:
魚干若干
350ML礦泉水2瓶
白色藥片若干
和在海上漂流相比,在陸地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1淡水,應該在島上進行搜索,尋找固定的淡水來源,這應該比用蒸餾器取水更為方便。
2食物雖然沒有了魚線和魚鉤,但我多了一把斧頭,這島上果蔬植被很豐富,野生動物也不會少,食物來源比在海上大大的豐富了。
3安全對島上的情況尚不明了,但如果短時間內找不到人群,就需要在野外露營,這增加了被野獸襲擊的概率。
4獲救需要通過探索小島才能知道這離文明世界還有多遠。
我打算先在附近做一個臨時避難所,然后步步為營,一步一步的深入小島。這樣也便于我完成我對阿桂的承諾:保護他的孩子們。
我草草的吃了頓早飯,收拾停當,準備對小島進行初步的勘探。
我沿著海岸線大概走了三四公里,發現這個小島的規模并不大,有限的海岸線兩端都是巖石海灘,怪石嶙峋,懸崖陡峭而立,想要環顧小島的話,只能依靠船只或者在小島內部巡視。而小島上森林非常繁密,如果想要深入的話,必然要穿越森林,我暫時還不打算這么做。
回到原處后,我開始著手打造我的臨時住所,剛才在巡視海岸線的時候,我帶回了幾塊形狀特異的石頭,其中一塊呈扁平狀,色澤明亮,有一個尖尖的凸起,還有一塊四四方方的,單手抓起正合適,還撿了幾塊細長的石英狀的石塊。
我的計劃是用那塊方石通過對細長石塊的敲擊,把扁平狀的石頭修成我需要的工具,因為我的斧頭太珍貴了,一些粗淺的工作我希望盡量使用自制的工具來完成。
實踐的過程遠比想象的困難,那塊方石平面很不規則,而且非常光滑,每次我敲打的時候,長條石塊都會滑到另一邊,有幾次重重的砸到了我的手上。而有一次用力過猛,那根長條石居然一下子就斷了。總之在一次又一次失敗過后,我總算大概掌握了這種石器的使用方法。這個時間我估計大概在4個小時左右。
我看了看我精心修過的那塊扁平的石頭,感覺還不錯,邊緣部分被我修制的比較鋒利,而且斜度很大,對稱度也很好,呈一個拱門的形狀,尾部被修成一條直線,厚度比刃處要厚一些,而且在尾部兩面修了2條較淺的方溝槽。
我來到附近的森林處,用消防斧砍下兩根粗細合適的橡樹枝,然后用斧刃細細的將外皮剝掉,并修成圓柱形,在頭部修出一塊方形,并且正好可以和石片上的溝槽契合,最后用樹枝把這兩根木棍和石片牢牢地捆在一起。
我試了試,還挺趁手的,用力甩了甩,那石片也沒有脫落。
這是我做的第一個工具:一把石鍬。雖然歷時較長,但有了工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我用石鍬在漲潮無法達到位置的地方挖了一個沙坑,然后將沙坑底部拍平拍實,在上面鋪滿樹葉,又找到幾片很大的棕櫚樹葉蓋在沙坑上。
這就是我在這個小島上的第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