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趙全義釋俠義道
- 劍洗洛河謠
- 迷路的老馬
- 5434字
- 2020-10-23 23:21:52
更新個大章哈…
葉知秋看著臉色難看的阿星,不明白阿星怎么了,正想詢問,就聽到前面趕來之人開口道:“星兒,你讓為父好找啊。”
葉知秋明白了,原來來人是阿星的父親,嘯月大俠趙全義,難怪輕功如此高強。只見來人國字臉龐,眉毛濃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神情不怒自威,渾身散發著一種無形的威壓。
阿星苦著臉,怯聲道:“爹。”那神情,活像見了貓的耗子,唯恐躲之不及。
趙全義罵道:“你個逆子,竟敢私自離家出走,要不是封護法派人通知,為父還真找不到你。”
阿星沒敢搭腔,但聽到是封鳴泄露了自己的行蹤,抬頭瞪了一眼封鳴,心中對此人的怨憤又多了一層。
封鳴見禮道:“這都是小侄應該做的。”
趙全義朗聲說道:“封護法不必多禮,令師鄭長老可好?等我有空,再去拜訪令師。”。
封鳴語氣頗為尊敬,笑顏道:
“師父一切都好,師父也長長說起趙大俠往日在江湖中的豐功偉績,對趙大俠也甚是想念,趙大俠如有空,小侄做東,趙大俠不妨和我師父再次把酒言歡。”
“哈哈,封護法謬贊了,趙某近日俗事纏身,就不打擾了。”趙全義笑道。
封鳴笑笑沒有答話。
阿星看了一眼封鳴,不客氣的說道:“都說了不去,封護法還不走是要強行留下我父子嗎?”
封鳴臉色尷尬,心中不快,暗想要不是看在你爹趙全義面上,早就收拾了你。但面上還得強顏歡笑的說道:“子星賢弟真會說笑,這是哪里的話。”
趙全義也是呵斥道:“星兒怎么說話的,不得對封護法無理。”
話說到這份上,封鳴不得不走了,對趙全義施禮道:“趙大俠若沒有其它吩咐,小侄就先告辭了。”
阿星撇嘴道:“走吧,趕緊走。”
趙全義說道:“封護法慢走,小兒不懂禮貌,得罪之處還請海涵。”
葉知秋是屬于被遺忘的,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他在等阿星,要不然早走了。
直到封鳴走了,葉知秋終于進入了趙全義的視線,阿星也似乎感覺的冷落了葉知秋,投來一個歉意的微笑,介紹道:“爹,這是兒子的好朋友葉知秋,葉兄,這是我爹。”
葉知秋抱拳行禮:“見過趙大俠。”
趙全義一聽阿星介紹,才知道沿途各州縣到處通緝的罪犯原來就是此人,雖然和通緝像上大相徑庭,但肯定是經過了偽裝。隨即又想到兒子跟此人混在一起,莫非通緝的另一人就是自己兒子阿星?
趙全義道:“葉少俠不必多禮,恕趙某唐突,各州府通緝之人可是葉少俠?”
葉知秋答道:“是”
阿星不滿的說道:“爹,你…”
但阿星話沒說完,就被趙全義一個眼神瞪回去了,委屈的撅著嘴不說話了。
“不知因何事被官服緝捕,不過如有難言之隱,就當趙某沒問。”
葉知秋對趙全義又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該不該說,但想到阿星奮不顧身的幫自己,也該讓趙全義知道,萬一阿星日后有什么麻煩也好處理。
阿星一聽父親詢問此事,突然想到要是父親愿意幫忙的話,那就太好了,頓時又來了精神,看了葉知秋一眼,得到葉知秋應允的眼神后,搶著說道:“爹,我知道,我告訴你后你要幫忙哦!”
“沒問你。”趙全義說道。
葉知秋道:“趙大俠,就讓阿星告訴您吧。”
阿星再一次強調:“爹一定要答應幫忙哦!”
“你先說說看,為父再決定。”
“你先答應,我再說。”
“說不說。”
“好,我說。”阿星終于服軟,詳細的向趙全義敘說了整件事的來弄去脈,后邊部分是親身經歷,前半部分完全是轉述葉知秋原先給他說的。
阿星敘述的很詳細,說完之后眼巴巴的瞅著趙全義,一心等待父親答應幫忙。
趙全義聽完思忖片刻,問道:“這么說另一個通緝的犯人就是星兒你了?”
阿星不屑道:“確實是孩兒,不過那幫飯桶,畫的一點也不像。”
“混賬。”趙全義怒道。
葉知秋見趙全義發怒,連忙道:“趙大俠息怒,此事確實是在下思慮不周,連累了阿星,還請趙大俠不要遷怒于阿星。”
趙全義平息心中的怒火說道:“葉少俠勿要多心,既然是朋友,幫忙自是應當,只是你二人行事太過冒失,逆子私自離家,其母已經整日以淚洗面,萬一落在官府之手,有個閃失,恐怕會先要了他母親的命。”
葉知秋無言以對,趙全義說的沒錯,自己確實太冒失,自己以身涉險也就罷了,不該連累阿星。
“爹,是我慫恿葉兄去劫牢的。”阿星見葉知秋被責備,又慌忙解釋道。
“是我思慮不周。”葉知秋道。
趙全義看著兩個少年,心中不禁也是感慨萬千,多么讓人向往的友情,自己年輕時也曾跟他們一樣,為了友情,為了義氣,別說是大牢,就是刀山火海也有勇氣勇往直前。
“好了好了,這件事就此為止,幸好你二人全身而退,至于官府的通緝,也沒什么大礙。”趙全義說道,面色也慢慢和善起來。
“爹那您到底幫不幫我們。”阿星也是察言觀色,看父親臉色好起來,又提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趙全義并沒有直接回答阿星,而是正色說道:“你們兩個太天真,在這個江湖上,不管是黑道白道,沒有哪個人或哪幫哪派會和官府起正面沖突,原因很簡單,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哪怕你武功再高,在絕對的人數優勢面前還是不值一提啊。”
葉知秋本身就沒抱希望趙全義會幫忙,但趙全義誠懇的一番話還是很有道理。
阿星對自己父親的話卻不怎么感冒,失望的說道:“照爹這么說,難道葉兄能不管不顧,置之不理嗎?”
趙全義當然覺察到了兒子的失望之情,耐心解釋道:“作為人子,肯定不能不管不顧,但從官府硬搶是最不明智的行為,況且在你們力量弱小,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
阿星仍不死心,說道:“所以尋求爹你能出手幫忙啊!”
“阿星,不要為難趙大俠。”葉知秋很感激阿星,但阿星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趙全義幫忙,他不得不出聲勸阻,免得趙全義尷尬。
趙全義又道:“不是我不愿幫忙,就算我出手,也是無濟于事的,你們知道天牢有多大么?守衛有多嚴密么?守衛的數量有多少么?”
葉知秋一無所知,只能沉默。
阿星同樣一無所知,但他似乎和自己父親杠上了,說道:“爹你不是和丐幫的鄭長老關系很好么?找他幫忙,丐幫那么多人,總該能行吧?”
“幼稚!”趙全義看了阿星一眼,接著說道:“我知道你是來尋求封鳴幫忙的,但我告訴你們,丐幫絕不會幫忙,因為丐幫的不斷壯大那是建立在官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基礎上,如今丐幫弟子數萬,官府不找他們麻煩就不錯了,他們又怎會找官府麻煩。”
葉知秋明白,趙全義說的都是實話,任何一個朝廷,都不希望有一個幫眾龐大的幫派存在,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安定因素,別看現在相安無事,只要丐幫有任何異常,朝廷絕對會毫不猶豫的予以取締。
阿星這下沒轍了,語氣失落的說道:“難道真就不管了?”
趙全義道:“沒說不管,只是不能強取。”
阿星聽父親的話,似乎還有辦法,趕忙道:“那么爹你給出個注意啊。”
葉知秋也道:“還請趙大俠指點迷津。”
趙全義略微尷尬,這樣的事情,其實他也沒有好的辦法,但看著兩個年輕人殷切的期望眼神,又不能讓他們失望,于是說道:“只能等,在等的過程中尋找機會,說不定事情會有轉機,真到了最后一步,劫法場也比劫天牢要機會大一點。”
葉知秋明明知道不會有什么好辦法,但心中仍然還是小小的失望。
阿星則非常失望,看來父親老了,膽子越來越小了。
趙全義知道自己所說的方法讓兩個年輕人很失望,但他真沒有好辦法,若是江湖事,他有一百種方法解決,但涉及朝廷,真的是有心無力,愛莫能助啊。
“若真到了那一步,如有需要,趙某必將助葉少俠一臂之力。”趙全義說道。
阿星總算聽到了自己想要的話,父親的大俠形象才不至于完全坍塌。
“先行謝過趙大俠。”葉知秋行禮道。
該說的都說完了,似乎該各走各路了,葉知秋繼續趕往京城,尋求師父柳鈺的幫助,伺機營救雙親,而阿星乖乖跟隨父親趙全義回家,因為趙全義此來就是帶阿星回家的。
但阿星并不想乖乖跟父親回去,他知道一但回去,不知道何時才能有機會再次出來,更別說再次和葉知秋相逢了,雖然他也很想念母親,也不想讓母親傷心。
悄悄的偷瞄了父親一眼,弱弱的嘟嚕道:“爹,孩兒可不可以不回去。”
趙全義雙眼一瞪,神情威嚴,厲聲道:“不行,沒得商量。”
“爹…”
“不行就是不行。別再啰嗦。”
葉知秋見狀,也勸道:“要不阿星你跟趙大俠回去吧,別讓伯母為你擔心。”
阿星無視葉知秋的話,見父親態度堅決,似乎來軟的不頂用,心一橫,牛脾氣上來了,高聲道:“爹,孩兒已經長大了,我要闖蕩江湖,成為比你更出色的大俠。”
趙全義似乎聽到了最好的笑話,“哈哈”笑道:“闖蕩江湖,你以為江湖是家里,你想怎么樣都可以?還要當大俠,你知道什么叫大俠么?你以為大俠那么好當么?”
阿星是第一次跟父親說這樣的話,沒想到卻得到了父親這樣的回答,臉一紅,梗著脖子道:“爹,你不許取笑孩兒,孩兒是認真的。”
葉知秋聽著阿星父子你來我往的爭論,心中一陣酸楚,別看這對父子倆人互不相讓,針鋒相對,但任誰都能感覺到這其中濃濃的父子情,而自己,只能是孤身只影,黯然神傷。
誰都年輕過,誰都有夢想,不管是夢想成為揮斥方遒,縱橫天下的大人物,還是甘愿做一個平平凡凡,安安穩穩度過一生的小老百姓。雖然每個人的夢想不一樣,但這是每個人努力拼搏,孜孜追求的原動力,不管大小,都是值得尊敬的,你可以輕視一個人,但絕不可以輕視別人的夢想。
趙全義同樣年輕過,年輕時也是志在四方,也是一心馳騁江湖。看著現在的阿星,趙全義就像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現在的趙全義雖然譽滿江湖,武林中人人欽佩,但他自己心中清楚,這一切,是在無數次的刀光劍影中拼殺而來,是在數不清的尸山血海中拼搏而來。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江湖,遠遠沒有你想象中的美好,俠骨柔情的大俠有,陰險狡詐,睚眥必報的小人偽君子更多。快意恩仇的是江湖,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也是江湖。其中的危險,遠比你想象中要大的多。
“爹沒有取笑你。”趙全義看了阿星一眼,接著說道:“既然你想要成為大俠,那為父就告訴你,何為大俠?”
葉知秋屏聲靜氣,等著趙全義傳道解惑。
阿星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心想說教又開始了…
趙全義告訴他們,武林中被稱做大俠的數不勝數,但真正名副其實的卻沒幾個,太多的大俠,都是徒有虛名而已。所謂俠者,不是你武功高就是大俠,而是看你做了什么,能見義勇為而不思回報者為俠,能鋤強扶弱,懲奸揚善者亦是俠。小到除暴安良,大至為國為民都是俠,最重要的是時刻銘記道義與責任,這是江湖賦予每一個俠者的意義。而在這個過程中,危險,孤獨,痛苦,無奈等等都會無時無刻伴隨著你,你需如鳳凰般浴火槃涅,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俠。
趙全義又解釋道:“所以你們要明白,別人叫我大俠,那是一種尊重,但我一向不敢以大俠自居,平生所作所為,于武林,于百姓社稷,貢獻太過渺小,實在不值一提。”
葉知秋同樣有一顆叱咤江湖的俠客心,但一來父母一直不允許,二來他一直遵從“父母在,不遠游。”的圣賢之說,所以乖巧的在小鎮上待到了十八歲,基本上在青山綠水之間度過了自己整個少年期,作為小商賈的父母,教給他的是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平民百姓即可。而高居廟堂的老師柳鈺則教育他要志存高遠,視國家社稷的安危為己任,要心懷天下,救天下蒼生于水火。現在聽完趙全義一席話,葉知秋才明白,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在告訴他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的責任,不管你身處何方,何種身份,不同時期不同的責任,不同境遇不同的使命。所謂鐵肩擔道義,大抵就是趙全義所說的大俠精神。
不知不覺間,葉知秋完成了思想的升華,可以說他的人生,從此有了大致的基調。
而阿星則不同,他最討厭這種高大上的說教,即便說這番話的是自己的父親也不好使。
阿星做人的信條就是三個字,“我樂意。”管你什么江山社稷,管你什么天下蒼生,只要我不高興,這些與我何干。
自己一番話對兩個年輕人產生的效果,趙全義都看在眼中,葉知秋眼神堅定,神色肅然,人生似乎有了方向。
而自己的兒子阿星,則任然嬉皮笑臉,滿臉的不耐煩。
“多謝趙大俠金玉良言,小侄受益良多。”
趙全義滿意的含笑點頭,對葉知秋好感倍增,深感此子可教。
阿星看了一眼葉知秋,嘀咕道:“沒想到葉兄竟也是迂腐之人。”
“爹,說了半天,到底能不能不回家。”阿星問道。
趙全義道:“必須回去,等你什么時候明白為父所說的道理,你才可以離家歷練。”
阿星苦著一張臉,嘀咕道:“該死的道理,不過是一堆大話空話而已。”
“你說什么?”趙全義顯然聽到了阿星的嘀咕,滿臉怒色,對于這個兒子,趙全義也是怒其不爭,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沒什么,回家就回家,有什么大不了的。”
……
人生,就是不停的離別,又到了分別的時候,縱然心中萬般不舍,該走的依然得走。
趙全義又語重心長的給葉知秋囑咐了一番江湖中該注意的禁忌,大致敘述了當下武林的情況,叮囑葉知秋務必小心,如有需要,可派人前往嘯月山莊求助。
葉知秋很是感激,深表謝意。
阿星好不容易等父親啰嗦完,拉過葉知秋悄悄說道:“別聽我爹那老頑固危言聳聽,也別信什么為國為民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一切從心而論,只要自己覺得對的,放手去做就好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快樂。”
葉知秋點頭稱是,雖然他并不認同阿星的言論,但也不能不承認阿星說的也不是并無道理。
“哎,又要回去跟那些枯燥無味的圣賢書為伴了,不知何日才能得自由,何日你我才能再度相逢。”阿星神情失落,簡直是痛不欲生。
葉知秋笑道:“哪有如此可怕,好好讀書習武,相信要不了許久,你我自會再見。”
“我告訴過你我家地址,如有閑暇,記得來找我哦!”阿星說道。
“嗯。”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互道珍重后,留給彼此的唯有不舍的背影。
葉知秋壓下心中那一絲離別的傷感,整理思緒,再次出發。
孤身一人,他沒有再走大路,而是盡量尋找小徑捷徑,一來避開官兵,以免不必要的麻煩,二來節約時間,以便盡快趕往京城。
但很多時候,麻煩都是自找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麻煩制造者,那就是好奇心。
由于好奇,人們往往都想一探究竟,然后便在一探究竟中與麻煩結緣。
葉知秋的好奇心是在看見一個認識但不算熟悉的人時被徹底勾了出來,從此,麻煩便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