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64.他來自單親家庭(一):顏真卿
- 蘇青羽的單親日記
- 蘇綠衣
- 1191字
- 2021-06-10 10:19:15
2021年6月9日,星期三,陰雨 26°
注:今日高考最后一天。
顏真卿,字清臣,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人,唐代名臣、書法家,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創“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等,均佚。(小白有一段時間練習軟筆書法,練習的是顏體)
父顏惟貞,官至衢州參軍,通古文奇字。生有八子,有德行,善草隸;母殷夫人乃殷踐猷的長妹,殷仲容的侄女。張懷瓘《書斷》:“殷侍御仲容善篆隸,題署尤靜。”殷氏家族是典型的書香門第、仕宦世家,累代工書畫。殷顏兩家,世代通婚。顏真卿三歲父親去世,跟隨著殷夫人寄養在舅舅家中,十三歲時舅舅也去世,后來又寄養在外祖父家里,家庭變故使他生活清貧,母親與舅父的教育,使顏真卿從小就養成“勤勉”、“好學”的品質,也是日后顏真卿成才的重要前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寫就的這一首《勸學》,一直被父母用以勉勵孩子勤學;他的多本文集在流傳的過程中已經失散,幸有宋人編的《顏魯公集》流傳至今。
顏真卿曾在撫州做刺史,關心民生,注重農業。當時撫河水患嚴重,顏真卿帶領當地居民修筑石壩,從而解決了水患。百姓感念父母官顏真卿,將石壩命名千金陂,并且為顏真卿設立祠堂,四時祭祀。
此外,他以一個文官的身世背景,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與李希烈的兩場叛亂。
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攻陷汝州后,奸相盧杞終于找到了排擠顏真卿的辦法——他向皇帝建議將顏真卿派往李希烈軍中傳達朝廷旨意。
李希烈威逼顏真卿給朝廷寫信,威武不能屈的顏真卿當然沒有被李希烈所制,他每次寫家書都是告誡兒子們敬奉祖宗、撫養孤兒,似乎早已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在李希烈軍中時,不論李希烈派人勸降、或者是公然侮辱朝廷,顏真卿都不為所動,李希烈盛怒兼無奈之下,將顏真卿逮捕監禁。得知荊南節度使張伯儀討賊兵敗,顏真卿痛哭氣絕,蘇醒后不再與人說話。后來李希烈見朝廷勢力日益強大,自料不敵,想要最后使出手段威脅顏真卿投降,便在寺中架起干柴,揚言顏真卿如果不投降就燒死他。顏真卿起身跳進火中,卻被人急忙拉住。
李希烈的弟弟因叛亂被殺后,
他遷怒于顏真卿,派宦官去殺顏真卿。官宦聲稱有圣旨,顏真卿當被賜死。承認沒有完成使命罪可當誅的顏真卿,不見使者與圣旨,于是破口大罵叛賊假傳圣旨,于是被叛軍縊殺。
顏真卿的死在當時造成轟動,三軍為之痛苦,當初拍板將顏真卿送進賊營的唐德宗李適也為他廢朝五天,追贈司徒。
顏真卿的書法筆力遒勁,端莊大氣,而這一段英勇的抗敵歷史,更是讓人發出了“字如其人”的感嘆。
歐陽修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
資料及文字引用來源:
作者:弈凡云錦
作者:之永書法
《顏真卿:字如其人的大書法家,忠君愛國的將帥之才》原創作者:少讀紅樓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