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菊城回到深圳后,夏成才第一時間趕赴殯儀館,楊丹和程銘依舊一同前往。
在殯儀館大門口,看到了牛巔。
牛巔看起來面容憔悴,憂心忡忡,從發型的凌亂程度,可以看出他經歷了一個不眠之夜。
“待會我們去獻花籃吧。”牛巔低聲說道。
“張蕊沒來嗎?這種場合要不要等她一起?還有他爸也還在路上吧。”楊丹站在夏成才的身后,看著牛巔,輕聲問道。
程銘沒說話,只顧著緊蹙眉頭,在原地踱著步,沉重的腳步聲表達了內心的沉重。
“常總的班機應該快降落了,要不要電話問下張蕊是否要來?”牛巔問道。
“先舉行儀式,等他們來了,才能火化吧。”夏成才說道。
幾滴淚珠在眼眶打轉,楊丹想起與常民共事的經歷中,對方提供了多次援助。
牛巔再也沒說什么,雙手背在身后,眼睛盯著地上,時不時冒出幾聲無奈的嘆息。
在殯儀館大廳里,擠滿了前來悼念的人群。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悲傷,時而還能聽見幾聲嚎啕大哭,也有人被攙扶著輕聲哽咽。少有的幾個面色輕松的年輕人,應該是花圈店的工作人員,擠在人群中間開始推銷花圈、花籃。
沒過多久,常鉆就到了。
由于傷心過度,張蕊暈倒在家,目前在醫院接受觀察和治療。
“成才,民民在哪?快帶我去吧。”常鉆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字字句句都帶著血絲一樣,聽者極其心碎,不忍讓他再多講一句。
夏成才向前跨了幾步,雙手緊緊握住老領導的手,“在等你,待會一起去悼念廳。”
牛巔朝常鉆點了下頭,楊丹和程銘跟著輕輕地喊了聲“常總”,都不想再去打擾這突然喪子的老人。那種想去安慰、卻也擔心是另一種傷害的矛盾心情,寫在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
悼念儀式簡短而嚴肅,在“英才送別廳”的中間放置著一口紅褐色棺材,常民穿著齊整,平躺在里邊,雙目緊閉,嘴唇煞白,面容浮腫,眼角掛著冰晶,看上去真實又虛幻。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他們手持著花籃圍,著棺材逆時針旋轉。一邊走一邊撒著白色花瓣,口里念叨著“不用害怕,一路走好”。常鉆所走的每一步,異常艱難,虛弱的神情,看起來下一秒就要倒下,眼眶紅潤,欲哭無淚。
大廳墻壁上懸掛著巨幅的電子顯示屏,上面每一名亡者都有唯一編號。紅色的說明內容,指示著家屬下一步應該進行的流程。不管前來悼念的人,是什么身份和來頭,都像提線木偶一樣,被冥冥之中的一股神秘力量左右著。看似一場特殊的不舍送別,實則是一次永生不再相見的殘酷分別。
眼看著工作人員扶著靈柩要往火化區域推去,常鉆再也沒忍住,發瘋般哭喊著撲了過去,哭喊聲響徹整個大廳......
當再次叫到常鉆的名字時,顯示屏上的狀態為“已火化,待二號窗口領取”。常鉆癱坐在地上,動彈不得。
夏成才抱著骨灰盒,其余人攙扶著常鉆,艱難地朝替停車區域走去。他們帶常民回家。
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情,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常鉆明明還是黑發,卻提前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兒子離別,那種打擊常人無法真正理解。
眼見老領導如此悲傷,夏成才除了多說寬慰的話,也無法在做任何事情了。
安葬完常民后,常鉆被國民保險的一行人接走了。
剛準備回公司,夏成才突然接到了邱老師的電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央政法大學,計劃聯合成立一家“保險大數據研究中心”。邱老師將以校方首席專家的身份參與籌建。
作為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夏成才獲得了“優秀校友”、“創業先鋒代表”等榮譽稱號,這些都成了他無形中奮斗的動力,鞭策著自己不斷地跨越新的目標。這一次創保科技與保險行業協會、政法大學的三方合作,自己受邀參與“保險大數據研究中心”的籌建工作,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回饋母校、感恩母校”的機會。
中央政法大學作為法律界的“黃埔軍校”,為中國的法治事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這次將要籌建的“保險大數據研究中心”,也是國內第一家由校協企共同發起的針對保險科技的研究中心,其行業地位可見一斑。
簡單收拾一番后,夏成才又直奔深圳機場而去。
夏成才帶楊丹一起回BJ。
在重要的場合,夏成才離不開楊丹的協助。
楊丹也格外珍惜和總裁單獨出差的機會,賣力將“知性”和“干練”的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飛機上,他們再次臨窗而坐。
坐里邊的夏成才,依靠著背墊,半閉著眼在靜心冥想。楊丹在忙著確認行程和回復公司信息。
“夏總,今晚睡哪里?”
“睡哪里?政法大學的賓館吧。”
“啥?你是懷念從前的讀書時光了嗎?行,我來問問,確認是否有房。”
夏成才早已記不清有多久沒回過母校,又有多久沒有住過學校的招待所——那個曾經承載著無限夢想的神奇之地。
“有標間一間,對,僅此一間......您咋樣考慮?”楊丹的語氣中透漏著幾分狡黠。
“那就訂下唄,快!”
雙手微微顫抖,面頰泛起了紅色圓圈,楊丹在電話里確認了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