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陸宇嘗草
- 仙茶古道
- 哲學吃拉姆
- 3553字
- 2020-10-23 20:01:00
“陸宇,快跟上!”
“好的,二長老。”
“陸宇,跟上!”
“知道了,二長老。”
“磨磨唧唧搞啥子?”
“別催,俺吃辣條哩。”
……
將一片竹葉送入口中,
陸宇強忍住味覺、嗅覺的雙重不適,把一張浸水的面巾貼在臉上,掩住口鼻,快步追上長老。
進山以后,空氣明顯惡臭了許多。
山里空氣好?
腐臭難聞√
由于大片竹子枯死,竹林到處散發著植物腐敗的氣味。
陸宇戴著自制的簡易口罩,護住鼻腔,踏著石子路,在竹林小徑艱難前行。
復行數十里,來到一片開闊地。
山麓帶上,建著一座竹木工坊。
這里曾是一條坊街,之前有許多匠人在工坊里干活,負責加工竹木。
一些匠人將竹子拉絲,加工成竹絲,制作竹編工藝品,如:鳥籠、籃子、竹簍、竹席、竹椅等出售。
高級工匠則會采用車、雕、琢、削等工藝,將竹木加工成竹制茶具:竹筴、竹瓢、茶盒、茶篩、竹灶、交床、夾、碾、羅、合、則、水方、漉水囊、札、滓方、滌方、具列、都籃……
這些制成的竹木茶具會按照品質劃分為:極品、精品、良品、次品、劣品登記入庫,被陸家的車隊運走,茶具遠銷云嶺各地。
緊挨著工坊,還搭建有許多精致的竹樓木舍。
由于工坊采取計件制,多勞多得。匠人們為了賺更多的錢,也是為了家庭和睦,大多會把家人們全遷過來,搬到離工坊不遠的地方住下。
匠人們鑿渠引泉,修水車,開墾菜畦,又建起籬笆,圈出校場,搭建茶館,甚至為子女讀書識字專門修建了一座學堂。
可惜這一切都被不解風情的竹鼠們糟蹋了。
都怪竹鼠!
竹子開花不斷蔓延,整座山峰都遭了殃,山上的竹鼠更加癲狂,也一改往日的膽小性格,甚至有攻擊挑釁人類的跡象,匠人們迫于無奈,只得轉移。
走進木舍。
到處都留著竹鼠啃咬過的痕跡。
野生竹鼠天天都要磨牙,門牙很鋒利,可以咬斷鐵絲,試試就逝世。
修煉成精的鼠妖,施展必殺之牙,甚至能咬破修士一階法器寶劍。
陸宇推開一間木舍門,順手拾起一塊木板,上面布滿了竹鼠磨牙的咬痕,木屑灑落一地,還有竹鼠脫掉的毛發。
這里是臥云峰的外圍,竹鼠也已經光顧過了,竹鼠的活動范圍頻繁改變,可見這山中竹鼠的口糧越來越少。
竹子開花不只是人類有感應,動物更加警覺。
隨著臥云峰的食物日益減少,越來越多的竹鼠被族群頭目驅逐下山,或被迫下山,或主動下山尋找食物,探索山外的世界。
這是竹鼠的生存之戰。
留在臥云峰的竹鼠還要為僅存的口糧展開激烈廝殺,同類相殘。只有極少數竹鼠能扛過五年、十年,等待下一代竹子長成,竹鼠族群才能迎來再次繁衍壯大族群的機會。
而向山外逃竄的那部分竹鼠,它們能察覺到人類布置有重重陷阱,但為了一線生機,老弱病殘的竹鼠只能置生死于不顧,向人類防線發動沖鋒。
仔細想想,還有些小壯烈呢。
踩在堆滿枯葉的山路上,陸宇所行之處,山路兩旁都是枯竹,偶爾可以見到青蛇、竹雞在林中出沒,卻不見一只竹鼠的影子。
竹鼠呢?跑去開會了?
每每走過一片竹林,陸宇便主動停下腳步,拾起一片枯黃的竹葉放進嘴里慢慢咀嚼,任由苦澀之味從嘴中生出,閉上眼睛,苦思冥想。
陸宇在嘗草。
嘗草就是吃草。
【嘗草】是一門實用的生活技能。
這世間的醫者、農人、獵戶……凡出入大山,需要與深山密林打交道的人多多少少都懂些藥理知識,就連山中的動物都懂得嘗草解毒。
上古時期,先民不知道哪些谷物可以馴化培育,不知道哪些草藥可以醫病,也無法分辨毒草、糧草、仙草。
這時有“天降猛男”神農大帝挺身而出,愿為天下眾生試藥。
神農大帝親自嘗百草,以身試毒,染上七十二種毒素,最后依靠神奇的茶葉解毒,才得以救回一條命。
神農大帝以身試藥,將嘗草的心得體會與人分享,著《本草經》,大力推廣草藥知識。因發現茶葉、完善農學、開創草藥學的壯舉,被奉為茶祖、醫祖,受人族萬世敬仰。
茶人崇拜神農,奉神農大帝為茶祖,祀為正神。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經久流傳,茶農們紛紛效仿偶像嘗草、試藥。
茶人通過咀嚼鮮葉,在親身實踐中辨識藥理。
飲茶品茶更是作為一種食療方式,漸漸成為修真界推崇的一種健康生活風尚。
茶道不孤,后繼有人。
一些茶農因為【嘗草】發現了新的藥材、靈植,豐富擴充了醫典、茶典,于青史留名。
然而更多的嘗草之人并沒有神農大帝的道行深厚,也沒有大帝的氣運加身,出門在外,貿然嘗草的下場往往是中毒身亡,身死道消。
【嘗草】是門學問,傳說【嘗草】是從地煞七十二術【醫藥】、【服食】兩門術法中衍生而來。
《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術》是道教傳說中記載的上古仙法,《道藏》有所提及,但秘法真卷早已失傳,真假早已無法考究。
經驗豐富的茶修,通過咀嚼草木鮮葉,可以大致推測出植株的生長年限,經受過多少天風吹日曬、霜打雨淋,能夠猜測植株的生長土壤如何,生長狀況如何,價值幾何,可否入藥,甚至能倒推藥材產地,獲取許多常人難以獲取的信息。
修士擅長【嘗草】,不僅精通【藥理】,更懂得如何在野外生存,如何趨避風險,外出采藥時收獲也遠比其他同階修士要多得多。
修士外出探險,更愿意與擅長【嘗草】的修士搭伙組隊。即便組隊不成,也要花重金聘請兩個懂藥理、會尋藥的試藥童子才放心。
陸宇出身茶葉世家,自然有深入學習過【嘗草】。
陸家自然有這方面的知識傳承。
陸家經營的三種仙茶樹、十余種普通茶樹原本都是生長在荒山野嶺的野茶樹,是陸家幾代人不斷外出【嘗草】【尋藥】所得,野茶樹被移栽至陸溪山,栽培馴化后,成為了陸家的搖錢樹。
陸宇自認學習劍法、術法有點吃力,長老說他馬馬虎虎,天賦一般。
但要論與吃喝玩樂沾邊的學問,陸宇學習起來,悟性驚人。
冥冥之中,陸宇與嘗草有緣。
陸溪山三千里之地,常見的草木陸宇已嘗遍,嘗草的口技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宗師地步,就連陸家長老們都自愧不如。
用某長老的話講,我們一般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人:吃怪。
在陸宇看來,嘗草就是一門關于吃的學問。
別提什么藥食同源、四性五味、藥理知識。
嘗草是美食家的學問,核心內容不外乎幾個W,幾個H。
吃什么?怎么吃?搭配什么吃?
萬一中毒了怎么解毒?吃后作何評價?如何向別人推銷這款產品?
品嘗完一道葉子,能回答出這些問題,就是美食家。
神農大帝是有大情懷的人,抱著赴死如歸的心態嘗草,為人類帶來文明的火種,開創草藥學,厥功至偉,陸宇由衷地敬佩。
這世間絕大多數嘗草之人,那些醫者、農人、獵戶……也都是效仿神農大帝,抱著嚴肅的念頭嘗草,不敢生出一絲褻瀆之心。
陸宇只得佩服和尊重,但不想加以學習。
他怕把嘗草想得過于沉重,儀式感大于實質,會漸漸消磨他對嘗草的熱情。
他只當嘗草是在品味一道道味道古怪的美食。
生長在野外的草木,即便是同種同源的草木,因為生長環境不同,光照雨水不同,生長年限不同……往往會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味道。
酸苦甘辛咸,五味皆有。
有的草木還將各種古怪的味道雜糅在一起,味道一言難盡,常人根本難以下咽。
可陸宇從不覺得難吃。
就像陸家幾位長老嗜茶如命,茶味再苦他們都能接受,可純粹的甜味和辣味他們卻承受不了。
茶味的回甘、回甜,長老們能夠接受,但要單獨吃一株味道發甜的甘草仙種,長老們要干嘔半天。
長老們吃菜可以放胡椒、茱萸、蔥、姜、蒜等調料,但要將芥菜研磨成芥末端在他們面前,他們能嚶嚶嚶哭出來。
就這?!
陸宇只能理解為修真界的仙人們道行太淺。
要么是吃過的好東西太少。
要么就是被修真界的靈谷靈果慣壞了,口味養刁了,承受力實在一般。
嘗草之人,若是沒有一副好胃口,還是盡快轉行吧。
陸宇兩世為人,接受過甜點轟炸,接受過各式重鹽重辣的菜肴洗禮。
化工食品,致癌食品,保健食品,農藥殘留超標,雜質超標,含有害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含量超標,食品成分造假,食品衛生安全……
轉基因食品,輻射食品,太空蔬菜,人造肉,仿生食品,分子料理……
什么大風大浪他沒見過,早已練就一副“百毒不侵”之體。
他是重口味之人,是嘗草之人最羨慕的好口活。
走在腐敗的山道上,陸宇不時將一片片竹葉送入口中。
細細咀嚼口中的五味雜陳。
每路過一片竹林,陸宇便會擷取竹林中最完整的一片竹葉含入口中,細細品嘗,然后給出鑒語。
走走停停,穿過無數個山頭,越過無數個山丘,嘗遍諸峰臥草……
陸宇悟了。
他丟掉手中地圖,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清晰浮現一張更有層次的山峰輪廓圖,他恍若置身九天之上,俯瞰整座臥云峰。
山腳、山腰、山頂、河谷、溝壑、小溪……
腦海中閃過無數個畫面,陸宇保持著冥想,將自己嘗草得到的信息一一在腦海圖中復原,沒有放過任何細節。
一根根竹子開始生長,節節升高,最終長成茂密的竹林。
竹鼠出現了,它們棲息在竹林陽坡的草叢之下,過著混吃等死的穴居人生活。
終于竹子開花了,食物開始不足,幾個竹鼠族群的領袖因為領地和食物的歸屬問題產生分歧,他們發動了內戰。
先是老弱病殘鼠逃下山去。
緊接著,更多的竹鼠死于非命。
最后,養得膘肥體胖的健康成年竹鼠紛紛占據了山上為數不多的健康竹林。
哪里的竹子最可口呢?
哪里的竹子最符合竹鼠的口味呢?
竹鼠們可能藏在哪里呢?
陸宇心中已有答案。
陸宇睜開眼睛,目視東南方,悠悠道:“二長老,我大概知道鼠王的棲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