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資本并沒有發明剩余勞動。凡是社會上一部分人享有生產資料壟斷權的地方,勞動者,無論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須在維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以外,追加超額的勞動時間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生產生活資料,不論這些所有者是……現代的地主,還是資本家。”
“英國的工廠法是通過國家,而且是通過資本家和地主統治的國家所實行的對工作日的強制的限制,來節制資本無限度地榨取勞動力的渴望?!?
馬克思強調:“即使撇開一天比一天更帶威脅性地高漲著的工人運動不說,也有必要對工廠勞動強制地進行限制”
日工和夜工。換班制度。
第一,馬克思說:“在一晝夜24小時內都占有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要求。”
生產資料閑置起來就成了無用的預付資本;一旦恢復中斷的生產必須追加開支,這種損失就成為積極損失。
馬克思說:“這種換班制度,這種換班制的經營方法,在英國棉紡織業等部門方興未艾的青春時期是很盛行的,今天,在莫斯科省的紡紗廠中也很流行。這種24小時連續不停的生產過程,作為一種制度……為打破名義上的工作日界限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用英國官方報告的話來說,‘實在可怕’?!?
馬克思又引用了13份資料闡述了這種經營方法是如何被制度化的。他還引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明,資本主義的這種經營方法被制度化的理由:“在我們這個富于思考的和論辯的時代,假如一個人對于任何事物,即使是最壞的、最無理的事物,不能說出一些好理由,那他還不是一個高明的人。世界上一切腐敗的事物之所以腐敗,無不有其好理由?!?
資本的回答是:“工作日就是一晝夜24小時減去幾小時休息時間?!?
針對德國的實際情況,即那時它是歐洲大陸上一個較為落后的國家,馬克思說:即便“在資本主義生產已經在我們那里完全確定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廠里,由于沒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廠法,情況比英國要壞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們也同西歐大陸所有其他國家一樣,不僅苦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且苦于資本主義生產的不發展。除了現代的災難而外,壓迫著我們的還有許多遺留下來的災難,這些災難的產生,是由于古老的、陳舊的生產方式以及伴隨它們的過時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還在茍延殘喘。不僅活人使我們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們受苦。死人抓住活人!德國和西歐大陸其他國家的社會統計,與英國相比是很貧乏的。然而它還是把帷幕稍稍揭開,使我們剛剛能夠窺見幕內美杜莎的頭?!?
馬克思說:“現在的統治階級,撇開其較高尚的動機不說,他們的切身利益也迫使他們除掉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階級發展的障礙。因此,我在本卷中還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敘述英國工廠立法的歷史、內容和結果。一個國家應該而且可以向其他國家學習。”
馬克思把“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改變工作日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作相對剩余價值”
“通過延長工作日而生產的剩余價值”,馬克思則稱為“絕對剩余價值”。
在馬克思看來,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方法,或是采用新的生產工具,或是采用新的勞動方法,或是二者同時采用。
資本要提高勞動生產力,“他的勞動生產條件,也就是他的生產方式,從而勞動過程本身,必須發生革命。”
需要指出:在這里,“生產方式”這一概念指的是,資本作為“物質生產力總和”的內容,其表現形式是生產過程中的方式和方法。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既包括勞動者所使用的勞動資料,又包括勞動者的勞動經驗和技能,以及勞動過程的社會分工與協作的組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