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6章 3,傳習錄

  • 豈獨無故
  • 智襄子
  • 1286字
  • 2021-02-07 22:06:26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賢儒也。后人徒以文詞之故,推尊退之,其實退之去文中子遠甚。”

愛曰:“伊川亦云:‘《傳》是案,《經》是斷。’如書弒某君、伐某國,若不明其事,恐亦難斷。”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說,未得圣人作經之意。如書‘弒君’,即弒君便是罪,何必更問其弒君之詳?征伐當自天子出,書‘伐國’,即伐國便是罪,何必更問其伐國之詳?圣人述《六經》,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則嘗言之。或因人請問,各隨分量而說。亦不肯多道,恐人專求之言語。

若是一切縱人欲、滅天理的事,又安肯詳以示人?是長亂導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門,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

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刪《書》,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間,不過數篇,豈更無一事,而

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刪去繁文,后儒卻只要添上。”

愛曰:“如《三墳》之類,亦有傳者,孔子何以刪之?”

先生曰:“縱有傳者,亦于世變漸非所宜。風氣益開,文采日勝,至于周末,雖欲變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況唐虞乎?又況羲黃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則一。孔子于堯舜則祖述之,于文武則憲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堯舜之道,但因時致治,其設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業,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繼日’。況太古之治,豈復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略也。”

到了周朝末年,要想恢復夏朝、商朝的風俗已經不可能了,更何況回到伏羲、黃帝之世呢?

【一】

又曰:“專事無為,不能如三王之因時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學術。因時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業。后世儒者,許多講來講去,只是講得個伯術。”

出于功利的心態來治理,那就是春秋五霸的事業了

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復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論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則亦不可復矣。”

先生曰:“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

又曰:“《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善可為訓者,特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愛曰:“存其跡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將萌否?”

先生曰:“圣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著文句。”

愛又問:“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獨于《詩》而不刪《鄭》《衛》?先儒謂‘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然否?”

先生曰:“《詩》非孔門之舊本矣。孔子云:‘放鄭聲,鄭聲淫。’又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鄭衛之音,亡國之音也。’此是孔門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謂雅樂,皆可奏之郊廟,奏之鄉黨,皆所以宣暢和平、涵泳德性、移風易俗,安得有此?是長淫導奸矣。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會,以足三百篇之數。蓋淫泆之詞,世俗多所喜傳,如今閭巷皆然。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是求其說而不得,從而為之辭。”

朱熹說保留壞的,可以讓人引以為戒,只是因此事沒法解釋清楚,生拉硬扯這么說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三穗县| 朝阳区| 土默特右旗| 鄄城县| 溧水县| 于田县| 开封市| 黄梅县| 方城县| 浑源县| 永川市| 广饶县| 和田市| 望奎县| 新丰县| 肃北| 象山县| 亚东县| 綦江县| 弥渡县| 肇源县| 东方市| 莫力| 北票市| 简阳市| 普陀区| 林州市| 蕉岭县| 筠连县| 南汇区| 高雄县| 盖州市| 抚顺市| 双桥区| 贡嘎县| 白河县| 达州市| 井冈山市| 东明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