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了一陣的白衣公子撐起脖頸,瞅著天上來回穿梭的劍影,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便順著孤峰崖壁間粗如手臂的藤蔓,艱難地朝著峰頂的“天闕云殿”攀爬……
好在自己這身輕身功法甚妙,又有萬年老樹藤蔓和巖壁凸起的嶙峋怪石……即便如此,任天還是足足攀了一個時辰……
誰讓這“云海孤峰”是昆侖的天柱之峰呢!高有數千余丈,即使御劍而飛,也得半刻鐘的時辰……
好不容易爬上峰頂的白衣公子,氣喘吁吁地瞧著眼前云海勝景,以及在白茫茫一片的棉絮中隱隱露出的若干黑點,越發顯得腳下孤峰有一種傲然獨立于天地的姿態,俯瞰人間……
昆侖界域共有大小山峰八十六座!方圓數千里之廣,而四界均為綿亙不斷的大雪山……縹緲仙蹤、神跡難尋……
云海露出的那些小黑點,便是一些海拔可達千丈的名峰!
以“日月星崖”為中心,涵蓋五大神峰以及河洛書院的巨石坪,再加上“云海孤峰”在內的方圓三百余里,才是真正的天墟核心……
而通天神樹“建木”,則是隱于昆侖山脈某地一處虛空之境,肉眼無法尋到!只能依靠九鏡功法“虛空踏境”方可達到……
此時一鏡未破的建木之巔白衣人,別說“虛空踏境”了,就連御劍而飛甚至其他的“行者秘術”,都無法施展!
望著建木之巔的方向,任天越想越來氣!如今怎就落得個有家不能歸的慘樣子……
想罷轉身望著不遠處的一座恢弘殿宇,怔怔發呆……
“天闕云殿”位于峰頂的正中央位置,四周盡是琪花寶樹,翠荇香菱……峰頂氣候宜人,不冷不熱!
偶爾吹過面頰的微風,恰似美人玉手輕拂般令人陶醉享受……
巍然而立著重檐九脊頂的龐大建筑,斗拱交錯,黃瓦蓋頂!較之人間帝王的金鑾殿,不知要氣派多少……
“天闕云殿”正前方青石鋪就的廣場,聳立著兩排高大的石柱!每根石柱都雕刻著兩條巨龍,一條在上,一條在下!盤繞升騰,騰云駕霧向中間游去!
而中間則是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珠,二龍奪珠的浮雕栩栩如生,各現其像……
此刻,已有有數位上三鏡的陸神謫仙御飛劍落于大殿門口……遠遠瞧著,大殿石階之上似乎有一位道人在迎接著眾人……
白衣任天沿著大殿周圍的矮灌叢,貓著腰身,躡手躡腳地去往后殿一處!那里是專為大殿奉茶準備的一處茶水間……
來至墻根處,瞧著里面十幾個小道童里外忙碌著,燒水的、洗茶的、準備干果點心的……一派繁忙景象!
正巧一個十六七的小道士,不小心被撞到,手中茶湯灑滿了青藍色的長衫!滿臉沮喪懊惱的樣子奔到隔壁房間,取出一件嶄新的道袍換上,急匆匆地前往大殿伺候……
任天瞧見房間內替換下來的青白色長衫,嘴角上翹心中一喜!趁著沒人便潛入房間,換上了那件沾染茶漬的長衫,扮作道童的模樣去往茶水間……
早在登上峰頂之時,白衣公子便打定主意!前往“天闕云殿”之內尋尋天涯海閣的鳳無雙,順道聽聽“一頁經綸”對于征魔之戰的安排和部署……
幸好那個小道童的身形與自己差不多,這身青白色道袍倒也合身!于是將滿頭黑發挽做道髻,低著頭隨著其他人一起在茶水間和大殿之間忙活起來……
“天闕云殿”之內正中是一處丈于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雕刻青松云鶴圖案的烏木寶座,背后是一副“四界通天靈獸圖”的圍屏……
任天瞧著四只栩栩如生的小家伙,心中泛起一陣酸楚!到現在也沒有“四靈祖印”的蹤跡和消息,也不知道明月清風樓查訪得如何了……
朱漆方臺下方各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其形狀俱都是依照“曜金古龍”的形態雕刻!
誰讓建木之巔的白衣人喜好那只小家伙呢,四界通天靈獸之中的“曜金古龍”,這世上估計只有小八慕容百曉見過,至于雕刻的工匠,都是參照白衣人的圖樣雕刻完成……
仰望殿頂,中央藻井上有一條巨大的金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的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方的烏木寶座!
梁材間彩畫絢爛,鮮艷悅目,金龍圖案形態各異,有雙龍戲珠、有單龍飛舞、有行龍、坐龍、飛龍、降龍、多姿多彩造型獨特!金龍周圍還襯著流云火焰……
左右各六根金龍石柱下面,對應著十二把寬大的梨花太師椅,旁邊擺放著方形紫檀茶幾……
不到一刻鐘,大殿內已經是座無虛席!
而唯一無人之處,則是正首朱漆方臺上的烏木寶座,一頁經綸蘇祖遲遲不現身!引得眾人時不時瞧著那張空蕩蕩的座椅,翹首以盼……
他們哪里知道,就算是蘇子來至“天闕云殿”,也沒資格坐在那把寬大的烏木寶座之上……
原因很簡單,只有建木之巔的白衣人,才配得上大殿之中整整空了上千年的位首寶座!
朱漆方臺之上站立著三位天圣!其中一位便是玄璣峰的墨裳真人!另兩位便是來自書璣峰的五璣之首,書璣真人“百里辰”!
以及玉璣峰的玉璣真人“黎瑾瑜”,也是五璣天圣之中,唯一一位女真人……
這兩位真人,白衣任天自然識得!尤其是那個書呆子百里辰,最是受蘇祖喜愛……
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心中所蘊天下道藏萬千,學攬百家,理綜三教!若講才學論辯,天下無出其右!
建木之巔的白衣人瞧著百里辰這個書呆子,常常獨自一人在“道藏天閣”一呆就是整月!足不出戶,吃喝拉撒盡在其內……
一雙咪縫眼也是視力極差,幾近瞎盲!而修為亦是五璣之首,九鏡無相一轉的天人之境……
當然,憑著蘇子的能耐,還教不出無相天人的弟子!不過是建木之巔白衣人瞧著刻苦勤勉的書呆子,終日悟道勤讀,修為甚至還不如五師弟墨老道……
這才助他破鏡成功,一躍成為九鏡天人!
而河洛書院術、法、道三科中,唯一的“道科”老師,便是這位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書璣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