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不要命了嗎?面對我軍的箭雨面無一點懼色。”余樊君望著城樓下悍不畏死攀爬云梯的英布軍,急得額頭上汗珠直落。
還沒等他組織守城兵士準備好下一波雷石滾木,就見英布軍已經突破了不遠處城墻的一道防線。
涌上城頭的英布軍像一群狼跑進了羊圏,將城頭的守軍都趕向余樊君所在的地方。
“不要后退,給我上!”余樊君一劍砍了一名逃跑的敗兵,指揮其余敗兵回頭作戰。
這些兵卒早就聽聞項梁軍戰力很強,兵將勇猛,如今打不過項梁,而且己方本就是義軍,擒了余樊君投降項梁或許可免一死。
于是余樊君身旁的幾名兵卒鼓起勇氣上前,抄起長戈架住余樊君,一眾兵卒上前圍住將余樊君按在地上捆縛起來,隨后放下武器向城頭的英布軍投降。
殺紅眼了的英布軍哪理會他們的兵變,繼續朝著余樊君身后的兵卒殺去。
項梁遠遠望見彭城城樓上舉起了白旗,卻還是有將士在廝殺,心中生起不好的預感。
項梁望了一眼身后的項羽,再看看英布,喝令道:“傳我軍令,全軍一鼓作氣攻上城墻,若城上守軍投降,不得殺降!違令者斬!”
“殺!”于英拔出劍來,率眾登上了一處城墻,擊殺了這里反抗的幾百名彭城守軍,與英布軍一齊往城門的方向殺去。
片刻后,彭城城門大開,項梁引著大軍進了彭城。彭城本有五千守軍,被英布軍和項梁部下大軍殺了四千多人,只有不到一千人投降。
項梁聽完這個戰況匯報,厲聲對英布、項羽、蒲將軍等人說道:“我不管你們是我從會稽帶過來的兵將,還是后來投奔我麾下的人,誰要敢殺降卒,本將軍定然依照軍法處置!”
英布、蒲將軍一臉凝重,項羽也將頭扭了過去裝作聽不見的樣子。
項梁朝英布喝道:“英布,于英已持我將令去你營中斬了二十多名殺降卒的兵將!念你是新投奔來的將領,此次攻下彭城又有功,功過相抵,暫不處罰于你。你要嚴加約束部下,日后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本將軍就要判你個治軍不嚴之罪!”
“柱國,英布雖然沒有約束部下殺降,可畢竟率七千眾人馬來投奔柱國,又助柱國取下彭城。柱國得此猛將,應善加安撫,怎可因區區幾名降卒降罪有功之將?”沒等英布說話,蒲將軍已經為其鳴起了不平。
項梁掃了一眼這個蒲將軍,沒過多久就聽到【明察秋毫】使用成功的系統播報。
“—————叮!【明察秋毫】使用成功,讀取目標人物信息
姓名:蒲丘
體力:90
武力:87
智力:56
政治:63
統御:81
武器:貫石斧
技能:【力劈華山】【雷鳴斧】【挑戰】【弓箭術】
人物介紹:曾在番君吳芮部下任將軍,后與英布一起來投奔項梁。
當前人物忠誠度:60。”
項梁沒有想到這個蒲將軍之前還是吳芮的人,雖然吳芮和自己也是朋友,但軍紀必須要嚴明。
項梁于是對英布、蒲將軍說道:“爾等前來歸附我,我自然要為你們負責,為反秦大業負責。如今我們楚軍部眾已有幾萬人之多,大軍團作戰軍紀要嚴明,若我們楚軍是殺降、殺俘、殺平民,這樣好殺成性的軍隊,與暴秦何異?如此我們軍隊還能獲得百姓的竭誠歡迎嗎,失去民心我們還怎么推翻暴秦?軍隊,水也;民眾,舟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我們要讓天下萬民成為載著我們楚軍推翻暴秦苛政的潮流,而不是淹沒我們的洪水!”
“好一句‘水可載舟,亦能覆舟’,陳王果然沒有看錯人,我呂臣愿意尊項梁公為反秦盟主,從此聽項梁公驅使!”呂臣聽到項梁的一番論斷,當即決定效忠項梁。
此時項梁的系統彈幕又開始熱議起來,這些彈幕從英布歸順時聊到呂臣稱贊項梁。
“666,反秦盟主,梁哥,合著你是武林盟主了現在!”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好好好,玩尬的是吧?”
“恭迎項梁盟主,武林盟主,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23333,英布這武力值可以啊,也就他能和項羽過兩招了吧?”
“蒲將軍史書上只知道其姓氏和職位啊,沒想到叫蒲丘。”
“噗嗤,蒲丘?我咋想到了一種食物?”
“樓上的,你是廬州的吧?”
“黥面賊,反復無常的小人,梁哥殺了他啊,免得以后被背刺。”
“是啊梁哥,咱不缺英布這一個猛將。我瞧瞧,咦,此人腦后有反骨,可速斬之。”
“梁哥有了項羽這樣的絕世猛將,還要英布干啥?楚霸王項羽是咱梁哥的侄兒,這關系,絕對的忠心!”
“話說這個呂臣部下的‘蒼頭軍’雜人人都帶綠帽子,他們不覺得尷尬嗎?”
“9999,綠帽子好丑,覺得蒼頭軍綠帽子難看的扣一波‘111111’。”
“11111111”
“11111”
“22222222”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就得帶點綠呀!”
“君不見關公關二爺喜戴綠帽子,也沒見過誰敢綠了關二爺。”
“敢綠關某,看看他跑得過爺二十米長的大刀不?”
“古代綠帽子可沒有現代這種被強行賦予的意義,反而是一種時尚呢。”
“666,不懂他們的審美,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
“呂臣,你身為陳王舊部,你說說陳王為何初舉義時一呼百應,最后為何眾叛親離,孤掌難鳴?”項梁看了一眼呂臣問道。
呂臣嘆了口氣說道:“陳王最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激起了多少有志之士懷著一腔抱負加入了義軍,那時的陳王親士卒、愛百姓,義軍聲勢浩大、蓬勃發展。可后來陳王漸漸迷戀于權力,不肯親近與自己同樣出身貧苦的同鄉,‘茍富貴,勿相忘’已拋之腦后,殺了家鄉的故友,又猜疑諸將擅殺大臣,最終因勢單力薄被暴秦擊破。”
呂臣說完,項梁補充道:“陳王為何前后變化這么大,只因其忘了初心,忘了我們義軍起義的初心,初心是什么?是推翻暴秦,是解救被暴秦苛政刑法壓迫的百姓!若是貪權好殺,給百姓留下殘暴的印象,則必失去民心,進而失去天下!”
項梁一番話說得英布、蒲將軍、項羽都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再反駁,他們都被項梁的氣魄所折服,上位者比他們看得更遠、想得更多。
“項梁公言之有理,然而叛徒也要除掉,我從新陽打回陳縣殺了莊賈,安葬了陳王,以祭其在天之靈。今彭城守城士卒雖為假楚王景駒部曲,卻敢發動兵變擒余樊君獻城,此為不義,項梁公當誅殺帶頭發動兵變的兵將,以儆效尤!”呂臣向項梁建議道。
項梁卻不以為然:“呂臣,我知你忠義,然我義軍如今大敵乃是章邯的秦軍,我軍須快速瓦解假楚王景駒的部眾,能少費刀兵保存力量才是關鍵,如此方能使大軍很快休整完畢,繼而與章邯交戰!”
項梁沒有下令殺了兵變的彭城守軍,而且釋放了余樊君,讓其在自己帳下效力。余樊君和彭城守軍都感念項梁仁義,各自拜謝項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