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渡江
- 大楚武信君
- 冷劍情
- 2427字
- 2025-05-31 05:37:42
“————叮!成功讀取絕世武將的信息,技能【明察秋毫】經(jīng)驗+75!技能【明察秋毫】升級,當前等級:Lv04。
【明察秋毫】Lv04:可讀取250米范圍內目標的信息,當前成功率55%。”
此時項梁的系統(tǒng)彈幕上已經(jīng)如同爆炸般熱議起來。
“我去,66666,西楚霸王這武力值也太變態(tài)了吧!”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梁哥,霸王舉鼎的名場面我們都沒看見,啥時候讓項羽再表演一個給兄弟們看看。”
“手中天龍破城戟,胯下踏雪烏騅馬,這才是我心目中大英雄的樣子!”
“樓上的,我再補充一句,懷中含羞虞美人。你別犯花癡了,人家項羽已經(jīng)有虞姬了哦。”
“23333,項羽這身高有1米9了吧,又這么英俊魁梧,我要是女生我也愛他!”
“可惜太過殘暴,這脾氣肯定好不了哪去,萬一家暴,我恐怕直接被打死。”
“想什么呢,我們羽哥雖然大男子主義,但卻不打女人好伐。”
“項羽這智力和政治屬性太拉胯了,難怪打下天下卻守不住,就一莽夫。”
“樓上的滾粗,莽夫怎么可能統(tǒng)率千軍萬馬多次以少勝多?還是要靠兵法。”
“是啊,人怎么可能完美無缺?項羽只是政治幼稚,不是有勇無謀,有梁哥在一旁指點教育他,補充了他的短板,肯定戰(zhàn)無不勝。”
“話說霸王這鎧甲有些過于普通了,梁哥啥時候幫他弄個絕世鎧甲。”
“23333,這還不夠強啊,項羽得削弱了,不能再加強了。”
“削你妹啊,削了咋玩?削韓信,削婉兒吧!”
“樓上的,削這兩個干啥,你不會玩才讓削的吧?”
“王者黨滾粗!”
………
項梁看了一眼彈幕,被他們的評論搞無語了。此時項羽卻突然說道:“叔父,我最近發(fā)現(xiàn)我拔不出湛盧劍了!”
項梁聞言心中犯起了嘀咕,項羽這天生神力,連還能有他拔不出來的劍?
“羽兒,你且去將湛盧寶劍帶來,讓我看看!”項梁說完,項羽便回去拿了。
項羽奉上湛盧寶劍,項梁接過后對著它使用了【明察秋毫】。
“————叮!【明察秋毫】使用成功,讀取目標信息:
武器類別:寶劍
名稱:【湛盧】
攻擊力:110
評價:SSS級絕世神兵,為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冶子所鑄,相傳為仁道之劍,非仁者不能用之。”
“————叮!【湛盧】裝備失敗!”項梁試著將它拔出來,結果和項羽一樣,怎么拔它就是不出鞘。
項梁納悶道:“羽兒,可是當初你斬殷通和擊殺郡守府衛(wèi)兵時不是用的正是此劍嗎?為何如今卻拔不出來了?”
項羽拿過劍,又反復拔了幾次嘗試還是拔不出來,項梁于是讓人去請鑄劍大師徐業(yè)師傅來看看。
徐業(yè)拿著湛盧劍,撫摸著劍鞘說道:“此劍名為‘湛盧’。相傳湛盧寶劍鑄成時,越王視之為國寶。越國被吳國攻滅,吳王闔閭獲此劍。但有一天此劍忽然不翼而飛,而后某日在楚昭王的枕邊突然發(fā)現(xiàn)這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相劍大師風胡子入宮觀此劍道:此乃吳中劍師歐冶子所鑄湛盧寶劍,吳王無道,殺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以殉其女,吳人悲怨,豈能得此劍?此劍所在之國,其國祚必昌。項梁公,此劍乃是一柄仁義諸侯之劍,非外力可持之,必須胸懷仁義方可得到此劍認可。至于此劍為何令侄項羽再度使用卻拔不出來,我以為是項羽將軍殺戮過重,不再被湛盧劍認可,故此不肯出鞘。”
項羽聽完臉都黑了,他沒想到一柄劍還對主人有這么苛刻的要求,當即將湛盧劍交給項梁:“叔父,此劍既然不認我,那就交給叔父保管吧。”
“此劍乃是當年汝父項渠臨終托付給我的,我本想著交給他的兒子,沒想到如今卻又回到我手里。也好,湛盧劍就先由我保管,羽兒,你日后切不可再屠戮好殺,否則為天道所不容。”項梁收起湛盧寶劍,囑咐項羽道。
項羽默不作聲,項梁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他一直想改變項羽的急躁好殺的性格,卻發(fā)現(xiàn)如同人力撼山一樣困難。
過了十多天,桓楚和于英回來了,二人撲通一聲跪到在地向項梁請求責罰,桓楚羞愧道:“末將二人奉命北上收取各縣兵馬,在東海郡界上遭遇一伙三千人的秦軍,領軍主將名叫‘鐘離眜’,末將率著臨時拼湊起來的三千余人與之交戰(zhàn),鐘離昧先是佯裝敗退,我與于英引兵追擊,誰知道那鐘離昧早有埋伏,將我等引入山谷中隨后萬箭齊發(fā),兄弟們死傷慘重,我只得引兵退回!末將初戰(zhàn)不利,請主公責罰!”
項梁一聽說鐘離眜的名字,頓時打消了責罰桓楚的打算,他扶起桓楚和于英說道:“鐘離眜此人有勇有謀,我早識得此人,你倉皇應戰(zhàn)下敗于其手,不是你之過。今我欲收其為大將,桓楚,你可整肅麾下剩余軍馬與我合兵一處,我親自統(tǒng)軍,任項羽為先鋒,渡江前往東海郡,定要生擒鐘離昧!”
項梁收攏會稽郡守府項冠等人訓練的新兵,和桓楚帶回來的二千多人整合一處,得五千兵馬。
項梁于是率軍乘船渡江來尋找鐘離眜交戰(zhàn),剛到東海郡界上,項冠派出的探馬來回報:符離縣人朱雞石與陵縣人秦嘉、铚縣人董緤(xie)、取慮縣人鄭布、徐縣人丁疾各自領兵把東海郡郡守陳慶圍困在郯縣城中。
“再探,再報!”項梁吩咐完探馬,回身詢問桓楚道:“桓楚,你可知這些人的底細?”
桓楚回道:“我剛到東海郡時,聽說此地不少楚人聚眾起義,甚至和泗水郡的起義軍有聯(lián)系,鄭布、丁疾等人便是其中比較大的勢力,末將便想趁機為主公收服這些兵馬,誰成想遭遇了鐘離眜率領的秦軍。”
“傳令!全軍往郯縣前進。”項梁用劍指著北方,隨后傳下軍令。
快到郯縣界時,項梁命所部五千人馬就地扎營,探知秦嘉、朱雞石等軍的情況。
沒過多久探馬來報:秦嘉、朱雞石等人合兵近二萬兵馬攻擊郯縣縣城,東海郡守陳慶誓死不降,率領城中三千多秦軍殊死抵抗,兩軍目前僵持不下。
“菜雞互啄呀!”項梁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項梁系統(tǒng)彈幕上的評論都被逗樂了。
項梁就準備在這里隔岸觀火,因為他沒見到鐘離眜的兵馬出現(xiàn),這鐘離眜是東海郡守陳慶的下屬,肯定不會見死不救。
又過了兩天,探馬回報項梁:陳勝聽說秦嘉、朱雞石等人圍攻郯城久攻不下,就派武平君陳畔為將軍,來督統(tǒng)郯縣城下的各路軍隊。秦嘉拒不接受這個命令,自立為大司馬,拒絕隸屬于武平君陳畔。并告訴朱雞石、鄭布等人:武平君年輕,不通軍事,不要聽他的!隨后假托陳勝的王命殺死了武平君陳畔。
“陳畔?我好像在哪里聽說過這個名字。”項梁翻開腦海中的記憶,努力地去回想。
良久,項梁終于想起在之前秦軍攻打百越時,勞工營里有個裁縫就叫陳畔,他還幫助項梁的六國勞工營大軍趕制出了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