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袁譚口里突然冒出一個名字,“你們知道曹操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偷襲烏巢嗎?”
“為何?”辛評和郭圖不猜袁譚會突然提許攸,一齊反問道。
“因為,一切的一切,便是許攸這個叛徒!”袁譚咬牙切齒道,“他投靠了曹賊,將我們的底細盡數說給曹操聽……”
“大公子……此話當真?”
“這還能有假?!你們的這些判斷,他早就跟曹操說得一清二楚!”袁譚幾乎是用吼的聲音,把這些話叫了出來,“一旦我們不救烏巢,而強攻曹營,就正中了曹操和許攸這個奸賊的圈套了!”
“不可能……許先生怎么可能回去投靠曹操?”辛評難以置信地搖頭道,“他與大將軍可是舊識……”
“他與曹賊,也是舊識!” 郭圖卻要冷靜得很多,他微微一思索,便有了對策,“此事,一試便知!前日,許攸離營時,說奉了大將軍之命,回鄴城公干……某等都知許攸是大將軍故人,從未懷疑……某等只須詢問大將軍,是不是真的派他回了鄴城,便知……”
“對!我們現在就去見大將軍!”袁譚一拍桌子,“走!去中軍!”
“通……通……通……”恰在此時,中軍,突然響起了如雷聲一般的鼓聲,正是中軍召集各營主將的鼓聲。
幾人急忙加快了腳步,朝中軍趕去。
等他們趕到,中軍大帳前,各營主官大多已經到齊,匯合了袁譚后,便分別按文武,分左右兩列進帳……
文官一列中,除了袁譚這個長史外,另外幾人,都是后世都有名之人:主簿陳琳,代行軍司馬郭圖,謀士辛評、護糧司馬紀逢等等
武官一列,也是將星云集:右軍步兵校尉蔣奇、中軍步軍校尉高覽、射聲校尉呂曠等等都是不錯的武將,當然,其中最厲害的,還是屯騎校尉張郃。
看到這么強大文武組合,袁譚突然明白了,剛才郭圖為什么說,烏巢只是一個糧倉,丟了也不怕了:有這么多的武將、謀士作為臂膀,再坐擁十萬大軍,袁紹確實有這個底氣去相信,哪怕丟了烏巢,也能把戰爭贏下來!
若不是從后世而來,早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結局,袁譚大概也會支持郭圖的主意吧!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他排開所有的雜念,只待袁紹進了大帳,在帥位坐下后,他便上前一步,朝袁紹躬身道:“啟稟大將軍,不知許攸許先生,是否差使在身?三通鼓閉,未見他來!”
袁譚身為長史,清點應到的人數,是他的本職工作,袁紹也沒有多想,大手一揮:“許先生身有不適,回帳中休息去了,在已經跟某告假了!”
“啟稟大將軍!許攸并未在帳中休息,而是自稱奉大將軍之命,返回鄴城公干,離營已有兩日了!”袁紹話音剛落,郭圖便上前道。
“哦?果真如此?”袁紹一愣,朝陳琳看去。
陳琳也是一臉驚訝,看來,他也不知道,許攸離營,并未獲得袁紹的許可,他連忙躬身答道:“啟稟大將軍,許先生的確已經離營兩日,也確實聲稱奉大將軍之命……”
“許攸,竟然騙某?”袁紹臉上露出驚疑之色,“他意欲何為?”
“若是所料不差,此時,他已是曹操的座上賓了!”郭圖答道,“偷襲烏巢大營,便是他給曹操所獻的計策!”
“啪……”袁紹一手拍在案幾上,勃然大怒:“老匹夫!枉費某平日里對他諸多信任,竟然背叛于某!”
“大將軍!還請息怒!”紀逢卻有不同意見,他出列道,“許攸何故離營,尚不明確,豈可胡亂猜測……“說著,紀逢橫了郭圖一眼,“橫生猜忌,只會禍亂人心!”
是啊……憑什么說,許攸離營便是去向曹操告密?這跟曹操偷襲烏巢有必然聯系嗎?
郭圖一細想,許攸離營和曹操偷襲烏巢好像確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說許攸離營是去投靠曹操的,那是袁譚!但是……老子就算是猜錯了,又能輪到你紀逢來指摘?!郭圖冷眼一橫:“許攸上欺大將軍,下欺某等同僚,若不是行那見不得人的事,還能如何?這點心思都看不穿,倒是如何對得起那一份俸祿!”
“二位先生……”袁紹見兩人又要吵架,連忙舉手攔住,“如今最急迫的,還是淳于瓊將軍所匯報的緊急軍情,該如何處置!”
“當是兵來將擋,既然曹操要攻烏巢,咱們便救烏巢!”紀逢拱手獻策道,“大將軍軍力遠在曹賊之上,只需堂堂正正地和他硬拼便是了!”
這個策略,袁譚喜歡!他相信,只要烏巢沒事,曹操就贏不了這一仗,那當前的危局,就不攻自破了!
“不妥!”紀逢話音剛落,郭圖上前一步,也獻策道,“曹營之重,在于曹賊!曹賊既然親自領兵去了烏巢,曹營必然空虛!大將軍當起大軍,奪取曹營,以斷曹賊后路……曹操后路一斷,必敗無疑!”
咦……剛剛在袁譚的營帳中時,不是說好了救烏巢的嗎?這郭圖怎么又改變主意了?袁譚急了……
“烏巢若失,你我吃什么?”紀逢針鋒相對道。
“曹營都被拿下了,你還愁沒東西喂你?”郭圖反唇相譏……
這……不對啊!你們都是袁家的謀士,不能一見面就掐架啊!這狀況不對啊……
然而,事出危機,袁譚沒有時間去思考為什么郭圖和紀逢會搞成這樣,連忙也出列道:“大將軍!當先救烏巢啊!萬一曹營沒打下來,烏巢又失,咱們可就沒退路了!”
“大公子!”郭圖轉過身來,朝袁譚拱手道,“兵者,進退取舍之道也,當以釜底抽薪為上策!”
“郭先生!曹操的釜底,不在曹營,而是曹操自己!若是滅了曹操,就算有十個曹營,都必然土崩瓦解!”袁譚不知道郭圖怎么突然變卦,一時間,也沒法去深究了,只能急忙先把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既然曹操就在烏巢,那我們應該即刻派大軍過去,把曹操圍殺在烏巢!”
“曹賊最善逃命……張繡于宛城設伏都沒能殺得了他,在野地里,如何能圍殺得了?”郭圖呵呵笑道,“大公子,可能還沒見識過曹賊逃命的本事!”
是了……曹操逃命的本事那可是一流:刺殺董卓失敗,他跑了;張繡設伏,他跑了;馬超追擊,他又跑了……甚至在華容道,只剩幾個殘兵了,居然又跑了……
“就算不以圍殺曹賊為目的,烏巢也是必救之地!”袁譚不肯放棄,繼續爭辯道。
“夠了……”聽到這里,袁紹終于失去了耐心,打住袁譚和郭圖的爭辯,朝余下眾人問話道,“你們的意思呢?”
“孫子曰,不言勝,先言敗!末將以為,當以救烏巢為先……”張郃出列拱手答道。
“大軍在此,已經半年無功……若是攻下曹營能一舉而勝……當以大軍攻攻打曹營……”蔣奇道。
“當救烏巢……”辛評道。
“當攻曹營……”高覽道!
……
一人一句,很快眾人都表態了,卻是有支持救烏巢,也有支持打曹營。
“大將軍,不若,雙管齊下!”郭圖又開口朝袁紹道,“何不派大公子和張將軍,率騎營去往救援烏巢,另派蔣將軍和高將軍攻打曹營?”
郭圖一邊說,一面朝袁譚使眼神,示意他不要再爭……原本還要開口的袁譚,也不知道這郭圖的葫蘆里,到底裝得什么藥,卻只能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袁譚一閉嘴,大帳瞬間安靜了許多,袁紹才終于有了幾分能自己思考的余地,只見他攥了攥拳頭,錘在案幾之上: “蔣奇說的不錯!大軍在此與曹賊對峙,已經半年有余,而無寸進,已經耽誤了太多時間……現下,曹操離營,當是曹營最空虛之時`!此時不取曹營,更當何時?!”他一句話,下了最終的方向,“眾將聽令……著蔣奇、高覽領大軍五萬,即刻強攻曹營!袁譚、張郃領騎兵五千,救援烏巢……”
啊……五萬大軍打曹營,五千偏師救烏巢?袁紹想了一陣,就得出這么個結果?這不跟歷史是一樣一樣的嗎?!
袁譚還想出言,卻見眾將一起躬身領命,齊聲答道:“諾……”
這事,就這么定了?
這是歷史的慣性使然嗎?難道曹操當真就是天選之子,哪怕自己早已知曉結局,也依舊挽回不了袁紹的敗局?!袁譚心里一片嗚呼哀哉……
難道,當真是閻王要你三更死,絕不活著到五更?
袁譚無法接受這個結局,心中一片絕望,直到被郭圖拉著出了中軍大帳,才回過神來,對著郭圖便質問道:“剛剛不是說得好好的嗎?怎么一進大帳,便變了卦?”
“大公子!紀逢這老匹夫,也是這般見識……某等,怎么能和他一樣言辭呢!”郭圖朝左右一看,見有眾人都領了任務,急匆匆地離開,并未注意這邊,才開口勸道:“別忘了,他可是三公子袁尚的人!”
呃……之所以要跟紀逢撕逼,是因為內斗?!袁譚被這個秘密雷到了:都快要完蛋了,還不忘內斗?
“事有輕重緩急……我跟三弟的事,可以先緩緩的!”袁譚無力地對郭圖道,“得先救烏巢啊!”
到了這時,郭圖似乎也意識到有點過了,連忙分辯道:“烏巢離此地,足有四十里之遙,若是派步卒前往救援,須得明日才能到……如今唯一的辦法,便是派遣騎營去往救援……”
這倒也是!步兵速度太慢了,四十里,得走一天!袁譚默默地點了點頭,如今之際,只能寄希望于張郃了!
也不知道張郃能不能給力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