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就是京城
- 跨界行
- 翌仙
- 3066字
- 2020-10-12 17:22:00
吃了這一頓所謂的大餐也沒有花多少錢,一錢都不到,馬薩付了一兩銀子,那酒樓掌柜是一個老板娘,找了好幾錢,拿在手里都嫌重。
“對了,你們這里有客房嗎?”馬薩問道。
“有有有,樓上的客房多著呢,客官你想住幾天?”
“先住兩天吧。”
“一共三錢,另外請客官您出示一下通關文牒。”
馬薩把已經裝進行囊里的錢又掏了出來,這里住宿價格也沒有馬薩想象中的貴,也幸虧馬薩把通關文牒一直貼身帶在身上,不然真的連客棧都住不了了。
辦好了“手續”之后,又換了一個店小二,熱情的領著馬薩上了樓。還別說,這京城里大酒樓的服務是真的好,走過長廊,馬薩在小二的帶領下進了這間客房,進屋的一瞬間,馬薩覺得自己身心愉悅,雖然這間客房也算不少特別豪華,但是住宿的環境也算相當不錯了,該有的物件也一應俱全,而且還有一個大露臺,過去就能看見樓下熱鬧的街景。
看看房間里的陳列,除了一張精致的雕花床,不遠處還擺放了一張圓形的桌子,至于那桌子是什么材質,馬薩也不知道,只覺得那圓桌看上去還挺上檔次的,而且屋里放了幾個瓷器的花瓶作為裝飾,花瓶上的花紋也精致的很,要是離店也可以把花瓶帶走就好了,這在威尼斯可算是稀罕物件。
馬薩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初才進入明朝境內的場景,一片全是荒漠,天天刮風沙,住的客棧也十分破舊,除了嘎吱嘎吱響的床板,屋里就沒什么物件了,對比起來,住這京城的中的客棧,可以說是如神仙般的日子了。
馬薩來到了陽臺上,和西北比起來,這里的天是這么藍,空氣是那么清新,怪不得當初朱元璋要把明朝的首都定在如此養人的城市中。
稍微歇息了一會,馬薩也決定出去好好逛逛這個繁華的城市。
也許威尼斯已經是很大的一座城市了,但應天府可要比威尼斯再大上個好幾倍,此時這座城市里的人口就已經有七十萬以上了。并且在京城之中,城市規劃也是井然有序,城東也就是皇城的所在地,那里更是整個明朝的政治中心,而城北就是軍事區域,很多的軍營就駐扎在那里。
并且此時的應天府還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城墻,光是城門就已經有十三座了,東邊的是朝陽門,南邊有聚寶門、通濟門、正陽門,西邊有三山門、石城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鳳門,在北邊還有太平門、神策門、金川門、鐘阜門四個城門。而且除了這十三個內城門,應天府還有十八個外城門,一個城市連城門都要建這么多,可見這個城市有多大了。
除了軍事區和政治區,工業區商業區以及居民區大部分都在城中,這個區域東起大中橋,西至三山門,南自聚寶門,北抵北門橋。
功臣、官僚和其他貴族的府第多位于城南和城中。像大將徐達的府第,就在城南的瞻園路,由于他死后被追封為中山王,也通稱為“中山王府”。據說中山王府的西邊原有一座大牌坊,是明太祖朱元璋特地為徐達建造的,坊上題有“大功”二字。但是,另外兩個功臣吳偵和吳良兄弟很不服氣,就乘酒醉時故意把題榜打碎。后來,徐達又在東邊造了一個牌坊,與“大功坊”遙遙相對。
還有城中部偏東的“常府街”,是明朝第二名功臣常遇春的府第,由于他死后被追封為開平王,因此又稱“開平王府”。常遇春曾經帶兵追逐元順帝直到開平,現在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在NMG,所以他的功勞很大。朱元璋特地在今楊公井附近造了一座花牌樓來表彰他的功績。還有城北的“鄧府巷”和城南的“信府街”,分別是功臣鄧愈和湯和的府第。
另外雖然是在明朝,可城中的學校詞廟也不少,除“應天府學”設在了夫子廟外,多數集中在雞籠山麓。如當時的國立大學——“國子監”,因為在國子監讀書以后,可以成為“賢人”,所以這一代就叫成賢街。
而功臣廟、歷代的帝王廟、關羽廟、城隍廟、真武廟、蔣王廟(祭漢代秣陵尉蔣子文)、卞壸廟(祭東晉忠臣卞壺父子)、劉越王廟(祭南唐大將劉仁瞻)、曹武惠王廟(祭北宋大將曹彬)和元福壽廟(祭元末守金陵死難的大臣福壽)等都建于雞鳴山南,通稱為“十廟”。而應天府作為明王朝的首都,也展現出了其該有的繁華。
中原地區的確挺有意思,但初來乍到的馬薩,最感興趣的還屬這里的美食。問了一下客棧里的小二,他說整個京城最熱鬧的地方就在夫子廟。
而在離馬薩住的不遠處就有一條河,聽說那就是秦淮河,站在客棧房間的陽臺眺望過去,還能看到不時有人在河上泛舟,而城中最熱鬧的夫子廟離馬薩住的地方也不遠,走路只要十多分鐘就能到了。
還在蔣山寺的時候,寺廟里的和尚有和馬薩說過有關夫子廟的歷史,夫子廟幾百年前就已經存在了,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是一個極其繁華的鬧市,六朝時期的秦淮河一帶,就設置了不少水榭酒樓。名噪天下的夫子廟小吃也在燈影漿聲中日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而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還有在首都光環的籠罩下,如今的夫子廟更是熱鬧非凡。
另外和夫子廟密不可分的秦淮河,可以說是這里文化淵源之地,內秦淮河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8.4里的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自六朝至今,十里秦淮的繁華景象和特有的風貌,也被歷代文人所謳歌。所以現在的秦淮河兩岸更是處于鼎盛時期,也使這里成江南佳麗之地。
漫步在秦淮河的岸邊,除了欣賞風景當然也少不了吃,秦淮小吃就不得不提,秦淮小吃早在六朝時期就有了,如今的小吃種類更是豐富,街邊巷尾總是時不時傳來陣陣香味,看來以后就算在京城里住下的話,吃這件事是根本不用愁了。
逛著逛著,這時一棟規模挺大的建筑物映入了馬薩的眼簾,大門上同樣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三個大字,這三個字馬薩倒是認識,就是“來鳳樓”。
那這“來鳳樓”又是一個什么地方呢?馬薩停下了腳步。
來鳳樓是一棟兩層高的建筑,雖然還是白天,但這棟樓前人來人往的還挺熱鬧,門前有幾個穿的花枝招展的姑娘手拿手絹,風騷的扭動著自己的身軀,難道這里就是京城中的妓院?
妓院在歐洲也當然是存在的,特別是威尼斯,作為文藝復興的起源地,在性方面也是充滿了絕對的自由,其實馬薩很小的時候就對妓院充滿了好奇,但是他從來沒有進去體驗過,這也算是一種遺憾吧?
不過說起中國的妓院,不止只有齷齪的事情,其實妓院也可以充滿詩意,畢竟從中國的歷史來說,妓院也就是青樓的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從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開始,他就設置了擁有700名妓女的國家妓院。而他設置的妓院也是有用的。一是通過稅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于是,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一時間官妓大興。
官妓中有一種專門為軍隊服務的,叫做營妓,而正式成為制度則在漢代。漢代以后,家妓興盛起來,到南北朝達到頂峰。家妓的地位處于妾與婢之間。妾是滿足主人肉體之需的,婢是端茶掃地,鋪床疊被的,而家妓的作用是為主人提供藝術服務的。家妓普遍受到嚴格的藝術訓練,實際上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中國的音樂舞蹈不但是她們發揚光大的,還是她們傳續下來的。但不論官妓還是家妓,都是沒有自由的,主人對她們可以任意買賣和殺戮。
隨著商業的發展,都市的繁榮,在官妓、家妓之外,出現了個體營業的私妓,這才真正出現了青樓妓女。其實私妓在先秦已經出現,到六朝時開始活躍,至唐代走向興盛,而明朝時期的青樓文化,依舊相當盛行。
青樓不止是只有性愛的地方,很多的文人墨客還就是喜歡往青樓跑。
縱觀中國的歷史,青樓似乎是古代文人除了廟堂、家庭、江湖以外必不可少的寄托之所,少了青樓文學,傳統的文學大概就少了很多的韻味。畢竟在《全唐詩》將近5萬首中,有關妓女的就有2000多首,所以看來青樓文學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了。
站在來鳳樓前的馬薩還有些興奮,自己還真的挺想去見識見識的,這內容要是寫進自己的傳記里也一定很受歡迎。
剛來到來鳳樓前,幾位青樓女子就一擁而上說:“公子,里面請!”
馬薩笑呵呵的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