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精裝彩繪本)
- 柳萍著 高文哲繪
- 1362字
- 2021-01-14 14:49:08
上古 輝煌的部落大聯盟
有文字記載之前的時代

親愛的小朋友,你一定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盤古開辟了天地,女媧用黃泥捏造了人類,這些上古神話,蘊藏著早期人類的思想。
也就是說,遠古的時候,一部分神話歷史化,一部分歷史神話化,神話中隱藏著一些真實的歷史。

小提示
在我國,夏朝開始有正式的文字記載,上古時代一般指夏朝之前的時代,也叫史前時期。
起初,人類居住在野外或洞穴里,靠狩(shòu)獵為生,石塊被磨制成各種武器和用具。
后來,他們不斷遷移,不斷融合,聽從有才能的人的領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有三個部落非常大,一個是燧人氏部落,一個是伏羲氏部落,一個是神農氏部落。
小提示
我國的農業出現在一萬多年以前,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的國家之一。神農氏神話傳說表明,在4000多年前,中原一些地帶已經不再是原始的開荒,而是開始了先進的鋤耕。

燧人氏教大家學會了鉆木取火,伏羲氏教大家學會了捕魚打獵,神農氏教大家學會了耕種采藥。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這三大首領,也被稱為“三皇”。
各個部落逐漸壯大,開始爭取地盤。大約4000多年前,爆發了一場改變歷史的大戰——涿(zhuō)鹿之戰。當時,南方的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爭奪黃河下游的沃土,炎帝失敗,向北逃去,求救于黃帝。于是,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聯合起來,一起對抗蚩尤,打敗了蚩尤。
小注釋
針灸:史前人類發明了中醫、針灸,現在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小提示
遠古先民從南往北遷徙,進入黃河流域,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燦爛的中華文明自此發展起來了。
不久,黃帝和炎帝為爭奪適合牧放、淺耕的土地,也爆發了大戰。他們勢均力敵,對峙很久,最后,黃帝派人偷挖地道,通到炎帝大營,打敗了炎帝。這就是涿(zhuō)鹿之戰。
炎帝服輸后,幫助黃帝發展農耕。炎帝和黃帝大聯合,共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炎就是指炎帝,黃就是指黃帝。
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意義重大,意味著古代華夏族推開了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邁進的大門。
黃帝繼續征服其他部落,最終成為各部落大首領,稱為“共主”。接著,有四位首領脫穎而出,分別是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他們與黃帝合成“五帝”,先后成為“共主”。

小提示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和其他文明古國一樣,都是從小部落開始,不斷聯合、擴張,發展成大帝國的。唯一不同的是,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統一的、連續的文明。

首領的職責是,為部落成員解決困難。首領老了之后,要把位置讓給別人。這就是禪(shàn)讓制。
有才能、有威望的人,才能被禪讓,這樣既公平,又不會引起戰亂。
本來,這是一個很美好的制度,但沒實行多久,就被大禹破壞了。是的,就是那位治水英雄,把泛濫的黃河治好了,被推舉成首領,老了之后本該把首領之位禪讓給能干的伯益,但最終還是由自己的兒子啟繼位了。
有禪讓制時,由大家推舉能干的人治理天下,叫“公天下”。
沒有禪讓制時,由父親傳位給兒子治理天下,叫“家天下”。
從家天下開始,部落聯盟走向了土崩瓦解,君王時代開始了。
小提示
史前時期,據說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了文字。史前人類還用葛、蠶絲制成了衣服。天文學也發展起來了,遠古人根據天象、物候變化,確定了一年四季,四季有十二個月,還根據對太陽的觀測,把日出時的方向稱為“東”,日落時的方向稱為“西”。
小注釋
禪讓:“禪”是大力推薦的意思,“讓”是讓出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