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長物志
- 文震亨
- 1085字
- 2020-10-09 15:15:10
欄桿
【原文】石欄最古,第近于琳宮、梵宇〔1〕,及人家冢墓。傍池或可用,然不如用石蓮柱二,木欄為雅。柱不可過高,亦不可雕鳥獸形。亭、榭、廊、廡,可用朱欄及鵝頸承坐;堂中須以巨木雕如石欄,而空其中。頂用柿頂,朱飾,中用荷葉寶瓶,綠飾;“卍”字者宜閨閣中,不甚古雅;取畫圖中有可用者,以意成之可也。三橫木最便,第太樸,不可多用。更須每楹〔2〕一扇,不可中豎一木,分為二三,若齋中則竟不必用矣。
【注釋】〔1〕梵宇:寺廟。
〔2〕楹:計量房屋的數量單位。
【譯文】欄桿要數石欄桿最古樸,只是多用于道院、佛寺以及墓地。池塘邊也可以用,但是不如石雕蓮花柱和木欄桿雅致。欄桿的立柱不能過高,也不能雕刻成鳥獸形狀。亭子、水邊樓臺、走廊、小屋,可以用朱紅欄桿和鵝頸杠桿作為靠背;中間的立柱要用大木料雕成石欄桿的樣子,中間挖空。頂部做成柿子形狀,漆成朱紅色,中部做成荷葉寶瓶形狀,漆成綠色;飾有“卍”字圖案的欄桿適合用于內室,但不太古雅;可以從畫圖中選取符合自己心意的圖案來做。用三道橫木做成的欄桿最簡便,只是過于樸拙,不能多用。而且欄桿要以一根立柱為一扇,不能在中間用豎木來分成二三格,如果在室內就不必都這樣。
◎欄桿諸式樣圖
在古代園林中,欄桿指置于樓閣殿亭等建筑物臺基、踏道、平座樓梯邊或兩側有扶手的護圍結構;豎木為欄,橫木為桿,故為欄桿。欄桿多用木、竹、石等材料。這些不同材質的欄桿,又可分為不同的形式,其中常見的有普通欄桿、坐凳欄桿和鵝頸欄桿等。

□ 普通欄桿
普通欄桿多用于樓閣敞軒中,以分隔空間和裝飾,其樣式較多,以簡樸為雅。在《園冶》一書中作者記錄了上百種欄桿樣式,多為江南園林中的圖案花樣。

□ 鵝頸欄桿
鵝頸欄桿常用在臨水的亭榭、樓閣上層的回廊上,是在坐凳欄桿上加了一個彎曲的靠背而成,既有休息觀賞的功用,也是建筑外立面很好的裝飾。

□ 坐凳欄桿
坐凳欄桿多用于長廊中,安排于廊柱之間,可供有人走累時停留休息之用。

□ 照壁
照壁,是中國四合院特有的部分。古人稱之為“蕭墻”,因而有“禍起蕭墻”之說。舊時,人們認為自己宅中不斷有鬼來訪,修上一堵墻,以斷鬼的來路。另一說源于古代的風水學說。古代風水講究導氣,氣不能直沖廳堂或臥室,否則不吉。為避免氣沖,古人便在房屋大門前置一堵墻。同時為保持“氣暢”,這堵墻不能全部封閉,故形成照壁這種建筑形式。照壁與大門之間形成一個小小的院落,這個過渡空間可以使人們在進入四合院之前稍作一下整理。因此,照壁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

□ 照壁中心圖案
照壁中心圖案多為磚雕,圖案可以是四季花卉,象征富貴;也有的雕刻文字圖案,家中照壁多做“福”字,佛寺中的照壁則以“凈”字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