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叢書:營造法式
- 李誡
- 512字
- 2020-10-09 15:12:26
樓
【原文】 《爾雅》:“狹而修曲曰樓。”
《淮南子》:“延樓棧道,雞棲井干。[1]”
《史記》:“方士[2]言于武帝曰: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帝乃立神臺井干樓,高五十丈。”
《說文》:“樓,重屋也。”
《釋名》:“樓謂牗戶之間有射孔,樓樓[3]然也。”
【注釋】 [1] 延樓:高樓。高誘注:“延樓,高樓也。”棧道:原指沿懸崖峭壁修建的一種道路,中國古代高樓間架空的通道也稱棧道。雞棲:雞棲息之所,雞窩。井干:一種不用立柱及大梁的房屋結構。該結構以圓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疊置,在轉角處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古代井上的木圍欄,再在兩側壁上立矮柱承脊檁構成房屋。
[2] 方士:方術之士。古代自稱能訪仙煉丹使人長生不老的人。
[3] 樓樓:《說文》:樓樓當作婁婁。婁,空也。這里是空明之意。
【譯文】 《爾雅》上說:“狹窄而修長迂曲的就叫做樓。”
《淮南子》上說:“高樓之間凌空架設通道,雞窩采用井干結構。”
《史記》上說:“方術之士對漢武帝說:黃帝修建了五座城和十二座樓以等候神仙降臨。漢武帝于是下令建造神明臺、井干樓,高達五十丈。”
《說文》上說:“樓,就是重檐之屋。”
《釋名》:“之所以稱作樓,是因為門窗之間設有射擊孔,光線照射進來而顯得寬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