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后主詞
- 楊懷源
- 735字
- 2020-11-06 15:13:48
四 后主的詞
后主幼年,國勢即就削弱,其后臣服中原,更無自主之力10;然而偏安江左,在當時仍不失為南中樂土,所以他的早年作品,還是由繁華歡娛的生活中產生的。我們從《一斛珠》、《浣溪沙》(紅日一首)、《子夜歌》(尋春一首)諸詞的綺麗的情緒里,還看不出作者是一個臣事他人的國主11。實在,任何藝人都逃不出“窮而后工”的例子,當時茍安的局面,尚不能使他的天才發揮盡致,尚不能使他的性靈從血淚中迸出,直至坐困圍城,幽禁異域,他才產出用血淚寫成的《破陣子》《虞美人》《望江南》《浪淘沙》等偉大作品。在這些作品里,其情致之深摯,意境之高遠,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在關于后主作品的許多批評中,要算近人王國維氏最能認識他的真價了。王氏謂“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12”又謂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略似后主,“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13”試看他的“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和“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靜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諸句,真不僅覺其詞意是尋常的凄涼悲壯,尤可以見到他是“傷心人別有懷抱”。絕不是“風云月露”一類的靡靡之詞。我們要欣賞后主的作品,這一點是不可忽略的。
以上所論,是他的作品的內相;即就外像言之,其詞句之清麗,音韻之和諧,都已達于最高點,而全部作品盡用素描,絕少涂飾,所引鄉言俚語,信手拈來,無不妙造自然。元人的戲曲,近人的新詩,雖亦多釆白話,究覺其不及后主詞之蘊蓄有味,由此可見他的藝術手段的高妙了。
兩宋固為詞的黃金時代,但不能謂學詞必宗兩宋。近世詞家以為“唐五代詞并不易學,五代詞尤不必學”14,未免偏激。我們愛贊后主的詞,盡管學他的詞,可不必為前人陳說所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