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主人宴請
- 風起云揚劍嘯嘯
- 老面湯圓
- 2787字
- 2020-11-17 12:45:54
屈昊與吳夢瑤人隨主人經過大門,再穿過一塊空地上臺階,走進大堂,只見大門對面放著一張低矮的茶幾,主人抬起手,一個請的動作將屈昊引導至茶幾左側,將吳夢瑤請到左側旁邊。
屈昊與吳夢瑤不知所措,因為沒有凳子或者椅子。吳融見之微微一笑,知道來客不知當地禮節,于是先示范給他們看,席地盤腿地坐在了矮幾的右邊,屈昊合吳夢瑤這才明白那時還沒有座椅,依主人樣分別坐了下來。
坐定后,主人對旁邊的房間叫了聲:“夫人,來了兩個客人。”
里面有人答道:“喏。”
不一會兒,就見一個頭上挽著精致發髻、身穿藍色長袍的女人端著一個木盤走了出來,木盤上放著三個陶質茶杯、一把陶壺。
這女人將木盤放在矮幾上,分別與他們行禮,倒上茶后先后給屈吳、吳夢瑤、男主人奉上茶,然后退了出去。
男主人問道:“屈先生遠道而來,是生意還是公干?”
屈昊答道:“鄙人來此,確實是為生意。”
說著,屈昊從兜里掏出一個夜明珠:“吳融先生,來此打擾,事出無奈。這是鄙人從海外帶回來的夜明珠,作為一份小小的禮物送給您。”
吳融一看,大驚失色:“不可不可,這夜明珠可是無價之寶,這么大的禮鄙人如何能承受?”
屈昊說:“雖說這夜明珠有些名貴,但兄弟我一見您,就覺得您氣宇軒昂,將來必定經國濟世之才,只有這個禮物才配得上您。”
“無功不受祿,這個禮鄙人萬萬不能收。”吳融推辭道。
“吳兄,實不相瞞,我們從海外到貴國后,先去了六合。不過在那附近遇到不幸,財物除了懷里的這枚夜明珠,其它全部被人劫走了,只求您能借我一點銅幣,將來必當歸還于您。”屈昊說道。
“哦,原來如此。”吳融雙手接過那個夜明珠,用雙手合住遮擋光線,留出一條縫隙。只見一束幽幽的綠光透了出來。他極力掩飾著內心狂喜,因為他明白,這個夜明珠雖然不大,但是比他整棟房舍的價值都要高上好幾倍。
“先生遠道而來又遇不幸,鄙人自當相助。不過您這禮實在過于貴重了,請稍等。”吳融說著站了起來,走進內室,不一會兒就用木盤裝了五塊方形的金塊,還有一大把蟻鼻銅錢,說:“真是不巧,家里的錢都拿去收糧和支付佃農工報酬,就剩這五塊爰金和一些零錢,萬望先生和太太不嫌棄。”
屈昊接過這些錢,只見爰金是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黃金,上面還刻著不知是圖案還是文字;而蟻鼻銅錢則像銅質的小貝殼,上面刻著鬼臉。
“謝謝吳先生,您幫了我們的大忙。”屈昊拱手謝倒。
“還有一事相問,我們的財物丟失后,在來邗越的路上遇到有驛站盤查,找我們要通關文牒,我想知道我們如果去邗越會不會遇到同樣的事。如果是要通關文牒,我們如何才能進去?”屈昊又問道。
“通關文牒丟失,對于你們外地人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麻煩,要不你們就換一下裝束打扮。如果是像本地人一樣的話,就不會有問題。你夫人只要換一下裝,頭上的發髻能夠稍微改變一下就可以,您的話可能要配上一套假發,然后換上一套本地衣服。”吳融說道。
“原來是這樣,那我想問一下,我們要換裝和配假發的話,需要到哪里去才能弄好呢。”屈昊又問道。
“這個好辦,剛好我們家有幾套新衣服,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可以挑上兩套,你們換換裝。假發我也有一套,是我曾經用過的,你不嫌棄的話也可以用。我家里有人幫工,會給你們弄好的。”吳融答道。
“真是太感謝了,幫了我們的大忙。”屈昊和吳夢瑤不勝欣喜。
吳融起身,叫來男女兩個幫工,并從內室拿來幾套綢緞衣服供他們挑選,還有一套假發。然后分別帶他們兩個去沐浴、在內室指導他們如何穿戴換裝。
屈昊和夢瑤換好裝后從內室走出,兩個人都被對方的裝扮嚇了一跳,然后又覺得有些滑稽可笑。因為早已習慣了對方的現代風格,猛然間出現在對方的,一個是風情萬種的古典美女,一個是瀟灑風流的古裝翩翩少年。
等他們倆換好衣服走出來,吳融又熱情地帶著他們參觀他的豪宅,吳融介紹道:“在我們吳國,房屋大致分為兩種:大戶人家住的路寢和小戶人家住的小寢,而庶人只有一寢。路寢都有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
屈昊和夢瑤見這整套住宅前庭后院十分寬敞,房屋以大圓木為柱,青磚青瓦、飛檐寬廊,氣派非凡,知道不是一般的大戶人家。
吳融還介紹相關的禮儀:“堂下有兩道階:在東邊的叫做阼階,在西邊的叫做賓階;賓客進門時,主人迎入,自己從阼階走上去,賓客從賓階走上去,互相揖讓行禮。屋內布席和幾筵,屋外又有園圃之類,娛樂的地方是各種臺榭。”
參觀完豪宅,一桌酒菜已經在等著他們。
吳融對屈昊說:“按我們待客的規矩,女客是不可以上桌吃飯的。但是您和太太都是貴客,只好改一下規矩,作為家宴來請你們吃飯,只有我和賤內陪你們,萬望莫見怪。”
“吳先生客氣了。如此盛情我和我太太真的非常感謝。”屈昊說道。
男女主人用最高的家宴禮儀款待,這讓屈昊和吳夢瑤既好奇又驚喜。好奇當然是對古代吃什么有著莫大的好奇心,驚喜的是想不到會如此豐盛,而且有一些自己沒有吃過的青菜。兩人還第一次喝到古代美酒,雖然酒味很淡,卻是十分香甜。
在酒桌上,四個人觥籌交錯,言語甚歡。
屈昊問吳融:“吳先生,您一看就是為官之人,不知當今君主為何人?”
男主人答道:“哪里哪里,鄙人不過是一地方小吏而已。當今君主乃吳去齊是也。”
熟讀吳國歷史的吳夢瑤一聽,心里暗暗吃驚,她清楚地記得吳去齊是公元前600年左右春秋時期吳國稱王之前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說她與屈昊身處的地方,是2600多年前的吳國,那個時代戰火紛紛,大小國家你爭我奪,戰爭習以為常,而且當時的吳國國力并不強大。
屈昊也不知道吳去齊是什么人,還是拱手恭維道:“貴國國力強大,定能越來越好。”
“哪里哪里,現在強國林立,我們吳國偏安于一隅,好在我們依靠曬鹽和鑄錢這兩大財源,國力還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吳融侃侃而談。
“貴國鑄錢發達,但是不知時下錢幣如何通行?”屈昊問到。
“時下錢幣,以珠玉為上幣、金為中幣、銅為下幣。”吳融答道。
“哦,原來如此。”屈昊說,心里暗暗為自己帶了夜明珠慶幸,但是又為帶太少有點懊悔,特別是車上還有和田玉,自己居然怕太沉而沒有拿。
“貴國現在與鄰國關系還好吧?”屈昊又問道。
“我國右面靠海,左面是楚國,北為徐國,南面是越國。與鄰國不戰不和,總的來說邊境還算安定。”吳融介紹道。
“那你們與鄰國貿易貨運如何進行?”吳昊問道,他當過兵,知道道路狀況對于他們不熟悉地理的人非常重要。
“我們與徐國和越國不通水路,貿易靠馬車,所以量不是很多。楚國與我國有江水相連,貿易量很大。楚國的木材等運到我國,我們的鹽和鑄錢運到楚國。”吳融答道。
“不知貴國在海外是否發達?”吳融問道。
“我國還算發達,只是與貴國有很遠的距離。其實我的父輩也是貴國人,早年乘船去了海外,所以我會使用貴國的語言。”屈昊說道。
兩個男人交流順暢,吳夢瑤和吳融太太也不好插嘴,兩個女人相互問了一些自己關心的問題。
吃完飯,屈昊和夢瑤就用布包裝好所有物品,斜背在屈昊胸前,黃金和銅幣則是裝在吳融提供的一個小麻質袋,系在屈昊腰部衣服里面。
屈昊和吳夢瑤一再向吳融夫婦道謝并告辭,兩個人要找船過江去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