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多事之秋

  • 征塵漫道
  • 令狐原
  • 3186字
  • 2020-11-18 14:14:57

于永樂找個陰涼地方,靠著背囊,剛打了半個盹,通信員急匆匆跑過來說連長有請,十萬火急。

于永樂莫名其妙,一問,才知道是孫大發這個刺頭兵捅了婁子。

滿腦生意經的當地商販看見一隊人馬在此駐留,豈肯錯失這個生財機會,三輪車拉著吃、喝、抽三樣東西,在山腳下吆喝。

孫大發伙同三四個人,抄了別道,秘密下山,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剛要做成交易,被軍務股長人贓并獲地逮住了。

順著通信員手指方向,拐了三道彎,兩位主官對著這幾個肇事的人,怒目而視,忍氣吞聲地批評,生怕家丑外揚。

剛到現場,連長正要將火力轉移,于永樂審時度勢,首先把責任攬了過來,說:“我兵沒帶好,回去以后再作檢查。”

臨走,指導員不改鐵青著臉的本色,說:“出了這樣的事,大家臉上都不光彩。回去先看機關的通報,連隊再作處理決定。”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因為這件事,全連都跟著服了一劑辛辣刺鼻的中藥。

開飯前,連長、指導員少不得將此作反面教材,給每個人打了一回預防針。

于永樂受牽連挨了兩位主官的怒目而視,心情大受影響,氣打多處來。

看見孫大發陰郁的臉,好容易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再作火上澆油地批評。

孫大發也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不可饒恕。

原以為班長會對他劈頭蓋臉批評一頓,偏偏于永樂又這樣的不動聲色,反倒加重了心理上的負罪感。

飯后行軍,孫大發有意要將功贖罪,積極地做事,郭興維的槍也被他接過去了。

一路上,于永樂始終若無其事,看他瘦弱的背影,覺得可氣可笑可憐。

倒是旁人幸災樂禍,拿他們說笑個不了,七嘴八舌地道:“孫大膽,回去看你們做報告。”

“報告可以這么寫:今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藍藍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我摔跤——”

“怎么那么不走運,偏偏撞槍口上了?也許昨晚你們半夜起來小便,把尿撒在人家地盤里,今天找你們算賬來了。”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橫豎都是一刀,想開點。”

也有偷偷罵軍務股長的,說這人怎么樣怎么樣。

他手下的糾察隊就是狗仔隊,一個個趾高氣揚,狐假虎威,被逮住了不死也要脫層皮。

下午照樣是熱得出奇,大家都說春意還未遠走,盛夏已經粉墨登場了,到三伏時節,還不知會熱到什么程度。

趙不識突然說:“到最熱的時候,不光是人,只要是動物,都不敢在路上走了。豬在操場上跑了一圈,回來變成了烤豬,拔了毛,蘸了油鹽醬醋就可以直接吃。”

洪邊祁道:“豬只會往菜地里跑。豬怎么會跑到操場上?只有你這頭豬才會在操場上跑來跑去。”

趙、洪兩人為此吵起嘴來了。

孫大發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樣子,煽風點火道:“本是同根生,何必爭得你死我活的呢?”

于永樂有氣無力地擺出威嚴道:“別吵了!別吵了!天氣這樣熱,我都累得要死,你們還有精力斗嘴!”

于永樂三言兩語,平息了一場世紀紛爭。

傍晚前,天氣溫和了好些,一陣風吹過,落葉沙沙作響。

官兵們高興地說,蒼天有眼,總算送來了涼風。

蒼天仿佛聽到這句贊揚,驕傲起來,再接再厲地送風。

又過了半個多鐘頭,天邊起了烏云,天色開始變得灰蒙蒙一片,天地銜接處融化在連綿起伏的山巒里,緊接著細雨一脈相承,紛飛起舞。

果然是天有不測風云,大罵這雨下得不是時候。

天公聽到官兵們的抱怨,傷心起來,雨也變得越來越稠密。

大家連忙穿上雨衣,披在背囊上,防止被子被雨水浸濕。

連長在前面喊:“步子邁開一點,還有五公里就到宿營地了。”

到了宿營地,首先搭好帳篷,保護好背囊,相互寬慰道:“無論怎樣,今天的路算走完了,熬過今晚,明天回家,萬事大吉。”

炊事班挖灶做晚飯,柴被淋濕了,好半天燒不著,狼煙四起。

保障處來了兩個助理員檢查伙食,三句不離本行,說他們無煙灶沒挖好,若在戰時,定然暴露了目標。

司務長解釋了半天,他們才起了憐憫之心,沒叫搬遷,另起爐灶。

等他們背影消失,司務長鼻子出冷氣,罵他們紙上談兵:“這天氣燒什么不起煙?除非用電磁爐。”

晚上九點鐘,這雨乘著夜色,淅淅瀝瀝下起來了。

官兵們望著黑壓壓的天,聽著雨打帳篷的聲音,心想今晚莫非要重演水淹七軍的歷史悲劇么?

便陸陸續續有人爬起來,穿上雨衣,拿了工兵鍬挖排水溝。

一個帳篷就是一座城堡,四周都是護城河。

睡到午夜,恍惚中隱約聽見有人喊:“不好了!”

接著是鄭鵬程的聲音:“都起來,帳篷塌了!”

原來這帳篷喝飽了雨水,醉醺醺地彎著腰,又因缺鈣,斷了幾根肋骨,強撐不住,一股腦兒趴在地上。

鄭鵬程找出背包繩,給帳篷做捆綁包扎,總算又能支撐起來,有個安身之處。

樂觀的人常說,天塌下來,不是我一個人頂著。

鄭鵬程懊惱地嘆息:帳篷塌了,倒只有他們三個頂著。

裹緊被子,還是覺得冷。

于永樂被凍醒,寒氣正圍城,四面皆楚歌。

左手不小心摸到了冷冰冰的一灘水,打開手電一照,才知道雨水沿著篷布流下滲進來,被子都濕了一角。

這帳篷只能抵御細雨露水,風雨稍大些,它就無可奈何了。

郭興維在于和洪的中間,一副高高掛起的樣子,酣然大睡。

他身寬體胖,睡覺又不老實,狹窄的帳篷被他一個人巧取豪奪占用了一半的空間。

于、洪協力幫他調整睡姿,動用了蠻力,洪邊祁甚至在他大腿上狠掐一下,他依然不為所動。

雨水不停地滲進來。

郭興維一轉側身體,于、洪就向兩旁積水處靠近,兩人如臨深淵,小心地護惜著被子。

這時候,他們不像是在睡覺,倒成了郭興維的防洪大堤。

寒冷從地面直逼上來,兩人同時起來找絨衣穿上。

睡意只在眼前飄蕩,若即若離。

郭興維驚天地、泣鬼神的鼾聲,又讓他們無法耳根清靜。

他昨晚倒怪洪邊祁打呼嚕,而今看來,分明是賊喊捉賊了。

天還沒亮就起床,雨還在下,只比先前小了些,紛紛揚揚,像從花露水瓶里噴出來一般四處彌漫。

尖刀班先出發,要到五公里外的地方定點。

接著部隊迤邐跟進。

構工地點就在對面山腳下的樹木里。

土質疏松,構工本不是什么難事,只是兩手沾了濕泥,鎬頭、鐵鍬握不緊,滑溜溜的像捉泥鰍,有勁使不出來。

劉大友手拿相機,給戰士們拍特寫。

鏡頭里一個個灰頭土臉,一身泥濘,無須化妝,每個人的模樣便是電影里浴血奮戰中想要的效果。

大家齊心協力,挖好了掩體,機關檢查過了,接著將土反填回去,恢復原來的地貌。

大家歸心似箭,冷得瑟瑟發抖。

軍務股長用對講機跟團里聯絡,電池恰巧沒了電。

換了一個對講機,剛跟作訓股長聯絡上,講不到幾句話,傳來團長的聲音:“急著回去奶孩子呀,三番五次地問!再等一等!”

大家哄堂大笑。

心想即使家里孩子嗷嗷待哺,咱們這些爺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電臺突然響起,接通知的人報告說,全團定于幾時幾分返回。

連長喊了聲全體注意:“把周圍的白色垃圾收拾掩埋好,我們是文明之師,別走一路垃圾丟一路。范排長帶幾個人后面走,消除痕跡。”

那天直到掌燈時分,才到團大門口,一個個步履蹣跚。

團里又下了奔襲的命令。

連長抖擻精神,用嘶啞的聲音道:“目標,連隊,沖刺!”

大家畢其功于一役,爭先恐后,拼了命地往前奔跑。

回到連隊,上氣不接下氣,卸下背囊,一屁股坐在地上,人都要昏厥過去。

關于孫大發幾個人違紀的最終處理結果是這樣的。

軍務股長覺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長了雜草,說出去無異于自打嘴巴,因此并沒有向團領導報告,只要求連隊批評教育,內部自行處理了事。

指導員則說,我跟連長低三下四地向機關同志求情半天,人家總算給我們點面子,這事機關就不通報了。

可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們絕不搞下不為例,紀律是條高壓線,誰碰了該自認倒霉,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

支委會研究出的處理意見,本著治病救人、警示部隊的原則,孫大發等四個人在全連軍人大會上作出深刻的書面檢查。

每人字數不少于兩千字,時間初定于下周日晚收看新聞之后;于永樂等人有管理不力的責任,得向全連官兵作口頭檢查,并向連隊黨支部書面保證加強所屬人員管理。

全體官兵要舉一反三,引以為鑒,杜絕此類現象再度發生。

處理結果出來以后,鄭鵬程笑嘻嘻地說:“老于,終于有機會聽你作報告了,到那天你登臺,我跟排長借了相機,給你咔嚓咔嚓照幾張相。”

于永樂冷笑一聲,沒好氣地說:“明天我就遞休假報告表,我把拋頭露面的機會讓給你。”

正眼不瞧他,走出排房。鄭鵬程討了個沒趣,空留一張落寞愕然的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翼城县| 湖口县| 九江市| 腾冲县| 新蔡县| 大兴区| 章丘市| 岐山县| 迭部县| 南靖县| 宣汉县| 三穗县| 达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民丰县| 盘锦市| 新密市| 邛崃市| 九寨沟县| 秦安县| 榆中县| 安康市| 措勤县| 连州市| 府谷县| 铜梁县| 高淳县| 井冈山市| 二连浩特市| 怀仁县| 育儿| 肥东县| 通化县| 美姑县| 即墨市| 张掖市| 延津县| 麻阳| 临朐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