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想爹瞅著他,道:“放心,不會讓你閑著,待會兒你負責開棺,拿東西,知道嗎?”
茍武兒吃了一驚,頭皮一陣發麻,道:“什么?我……我來開棺?不行,不行,這活老子從來沒干過,不懂。”
歐陽想爹道:“不懂就學,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懂的。從現在開始,你不是風水勇士了,是開棺師,懂嗎?”
一個漢子笑道:“茍兄弟,你可走運了,歐陽大哥這么器重你,提拔你當施咒開棺師了。”
另一個漢子道: “是啊,茍兄弟,你年紀小小就當了開棺師,將來前途無量啊!”
歐陽想爹皺眉道:“趕緊挖,不要廢話!”又抬眼望了望天空,天上似乎聚集了一些烏云,陽光也逐漸暗淡下來。
茍武兒苦著臉,道:“可是老子又不會施咒,什么也不會,怎么當開棺師啊!”心想,他奶奶的,要老子干這開棺的活,那不是和死人面對面打交道嗎,倘若開棺的時候,一個僵尸從棺材里蹦了起來,在老子的喉嚨上來一口,媽呀,你奶奶的歐陽坑爹,這回把老子坑了。呸,什么開棺師,還不如當個挖墳的苦力呢。
歐陽想爹道:“不會就學,我教你,行了吧。你這摸金校尉的真龍命格可不是用來挖墳的,是用來開棺的。懂嗎?”
茍武兒道:“你怎么肯定老子就是摸金校尉的真龍命格?說不定你算錯了呢。”
歐陽想爹“哼”的一聲,道:“我給了你娘一兩銀子,她就把你的生辰八字給了我了。放心吧,我不會找錯人的。”
茍武兒摸著光溜溜的腦門,嘆道:“哎呀,老娘啊,你一兩銀子就把兒子給賣了。”
歐陽想爹不再搭理他,望著天空,臉色頗為凝重,心下忐忑不安,此處乃大陰大兇之地,背靠棺峽山,頭上有懸崖做拱頂,山坡下面是一條深逾十米的山溝。山溝的走勢乃東北向西南,形成一個半月狀,將這片山坡和懸崖圍了起來。無形之中,這條小溝壑就是一堵鬼煞墻,將這里面的陰氣和尸氣聚集起來,又因為山溝的西南段位于低洼處,陰氣和尸氣順著地勢而走,漸漸地匯集于山坡的西南邊。這種地形環境造就的格局,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墓室!
辰時主水淹土,巳時主火克金,午時主土葬木,這三個時辰都是大兇破命的時辰。當然,陰氣遇水化蒼龍,只要不下雨,一天之中,辰時挖墳開棺是最安全的,所以歐陽想爹選了辰時來挖墳開棺,他也時刻在留意天色的變化。
那四個漢子拼命挖墳,沒多久,墓坑之中,就看到棺木露出來了。那是一口大棺材,由于年月久遠,棺上的黑漆已剝落不少,棺木也被白蟻啃得碎木斑斑。
歐陽想爹躍進墓坑里,向茍武兒招了招手,要他也下來。茍武兒無奈,只有硬著頭皮跳下了墓坑,立馬聞到了一股臭味,像是木頭腐爛的味道,他將身體往后靠著墓坑的土壁,眉頭緊縮,很不情愿。
歐陽想爹橫了他一眼,道:“把手給我。”
茍武兒伸出右手,歐陽想爹抓住他的手腕,將他拽到棺材旁邊,道:“記住,作為一個開棺師,不可以害怕棺材,更不可以害怕死人,否則邪煞反噬,神仙也救不了你。”
茍武兒只覺得腿在發抖,心在狂跳,上次在魚子坳古墓的石槨內,也沒這么害怕,因為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吞一顆寶石,發他一筆橫財。心里別無雜念,所以不覺得害怕。現在卻面對一口臭哄哄的大棺,心里老是想著里面會不會蹦出一只僵尸來,因而怕得要命。
歐陽想爹右手捏住他的食指,左手夾一枚銀針,突然在他的食指上扎了一下,茍武兒吃痛,“啊”的一聲,道:“你干嘛扎我?”
歐陽想爹不說話,抓起他的食指,在棺材尾端的棺蓋上,以指血畫一道鎮煞驅鬼符。茍武兒又痛又怕,叫道:“哎呀,好痛,哎呀,好痛……”
畫完了符文,歐陽想爹瞪了他一眼,道:“還說自己不是娘們,他媽的,你叫得可真好聽。”
那四個漢子也暗自偷笑,搖頭不已。
茍武兒臉上一紅,道:“哼!不就是開棺嗎?有什么可怕的,歐哥,你說怎么做,我照做就是了。”心想他奶奶的,剛剛糗了一把,老子怎么也得連本帶利撈回來。
歐陽想爹向那些漢子道:“阿虎,阿星,你們撬棺蓋!”
那兩個漢子答應了,操起開棺叉,躍進墓坑里,只聽得“啪嚓”的一聲,兩個漢子就將棺蓋撬開了。
眾人“啊”的一聲驚叫,連歐陽想爹這種老江湖也嚇了一跳。茍武兒喊了一聲:“媽呀!妖怪!”,一轉身,就從墓坑里爬出去了,再回頭望向墓坑,邁開雙腳,隨時準備逃命。
棺材里出現了詭異的東西,或者說恐怖的妖孽!
一顆人頭長在狗的身上,棺內躺著一具干尸,詭異而恐怖的干尸!
歐陽想爹一臉沉重的表情,喃喃道:“人頭狗妖,人頭狗妖……”
只見那只狗妖干尸直挺挺地躺在棺內,頭枕青花瓷枕,狗身赤裸,左側是一團粉碎的衣服,右側放一串佛珠,一方端硯,兩桿精美的毛筆,還有三本已經枯黃的書。
只見那人的臉部浮腫,眼睛塌陷,鼻子扭歪,嘴巴揉成一團,毛發完好無損,頭上尚有發髻和發簪,一頂烏紗帽落在一旁。人頭的下面是干癟的狗身,銅黃銅黃的,四肢卷縮,還有一條軟蔫蔫的狗尾巴。
歐陽想爹見了那些書籍,頓時面露喜色,趕緊俯下身子,將棺內的三本書拿起來,只見那三本書一部是《金剛經》,一部是《楞嚴經》,還有一部是《清心齋詞話》。書的封面都已枯黃,甚至有了霉斑,顯然年月久遠了。
歐陽想爹大為失望,將書籍放回棺材內,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把書拿上來,將那三本書逐一翻開,細細地閱讀,過了好一陣子,三本書都看過了,似乎沒有找到想要的東西,喃喃道:“這不是《養生錄》,不是,他娘的,又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