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水井之爭(二)
- 歡田喜嫁
- 雁來憶君
- 2116字
- 2020-10-12 18:23:40
吳氏早料到兩個妯娌會來,卻沒料到單翠花會帶著衣料來,這下子不好辦了。鬧得太僵老二家的一翻臉,自己想了這么久的好東西就有可能得不到了;如果讓步,自家不是白忙活了嗎?
“一天不見,大嫂家變樣了。”單翠花皮笑肉不笑道。
吳氏收起滿臉的不耐煩,看在衣料的面子上強撐起一張笑臉解釋道:“水井放在外面別人會惦記的,哪如圈在自己院子放心,你們該來擔水就來,咱們防外人,不防自家人。”
簡直是強詞奪理,單翠花進到院子里,目測了一下,吳氏確實圈占了分給自己家和喬氏家的地,倒也不多,兩家加在一起三、四分地是足有的。
“大嫂想圈井也不是不行,總該找我們商量一下吧!還有這地是怎么回事,難道我們也要到大嫂家院里來種不成。”喬氏也不是個好欺負的,更何況她現在還存著和單翠花搞好關系,一會好得到布料的心思。
吳氏故作驚訝地說:“我占了弟妹們的地了嗎?如果是那樣的話,圈起來的這些歸我家,剩下的你們平分好了,雖然我們吃點虧,誰讓我家那口子最大呢!自己兄弟我們就不計較那些了。”
她的如意算盤打的可真好,單翠花和喬氏都被氣樂了,昨天分地的時候大家就已經說明白了,三畝地東西方向分,因為有塊澇洼的地方,這樣分三家都有點,又不太多。按照吳氏現在的說法,她自己占了比較好,地勢高的一畝,剩下的洼地都歸了另外兩家,她可真會算計。
自己就不信還找不到講理的地方了,單翠花給大兒子遞個眼色,讓她抱著布料站在院子外面別動,自己轉身進屋找婆婆和大伯哥說理。要是這倆人講理肯改正錯誤自己就不和吳氏計較,如果他們也不講理,自己就動手拆了他們的院子,看看是圍的快,還是拆的快。
原本藏在屋里的麥劉氏見到兒媳婦氣沖沖進來,就知道躲不過去了,心里罵了吳氏一句“死婆娘”掀起灰麻布的簾子走出來。她無奈地說:“這件事我管不了,我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院子弄成這樣了,你們自己商量去吧!”
昨天還一副當家做主的模樣,今天就變了說法,單翠花也不客氣直接問道:“這么說婆婆是不管了,有您這句話就行,我們自己商量去,不知道大哥在不家。”
吳氏告訴單翠花,自己家那口子出門去了,要到晚上才回來呢!
這是躲出去了,單翠花冷哼一聲,挽起袖子,問喬氏敢不敢動手拆籬笆,喬氏稍微猶豫一下就點了頭,她們倆現在要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才行。
單翠花讓大兒子把布料送回家去,這里有自己就行,看著自己惦記了許久的東西就這樣從眼前消失,吳氏氣的直嚷:“永河懷里抱的料子是送給幾個堂妹的吧!快送到屋子里去,放在桌子上就行,總抱著再把孩子累著了。”
這些東西拿回去做窗簾也不能便宜了這倆人,單翠花看著兒子扭頭往家走,趁著吳氏愣神的功夫就出了手,她是連推帶踹,沒用多就就拆倒一片籬笆。
喬氏也不甘示弱,去到另外一面學著大嫂的樣子拆起籬笆。
“你們給我住手,這可是我們辛辛苦苦圍好的。”吳氏跑到單翠花前面阻止,喬氏就故意把聲音弄大,吳氏跑去另外一面的時候,單翠花手腳并用又毀了一大片籬笆。
麥小玲和麥小慧躲在墻角不敢出來,她們的娘就夠彪悍了,沒想到二嬸和三嬸一點也不差,自己這個時候出去,會不會被丟進井里,還是不要冒險的好。
“你們兩個死丫頭去哪了,趕快去扯住你三嬸。”忙的滿頭大汗,頭發也松了,衣襟也散了的吳氏氣急敗壞地喊道,閨女們再不出手籬笆就要被人拆完了。
麥小玲和麥小慧慢騰騰地挪到喬氏身邊,倆人一邊一個,抱住喬氏的胳膊,喬氏也不掙扎,反正她也累了,正好借機休息一會。
單翠花也停下動作,見眼前已經是亂糟糟一片,拍拍手上的木屑和浮土,笑著警告吳氏:“大嫂如果不嫌累今晚還可以把這里圍起來,我明天再來拆就是了,只要你不嫌麻煩就成。我家地里的破爛大嫂今天最好給收拾干凈了,明天我就來翻地,留著過些日子種白菜。”
吳氏被噎的半天說不出話來,她沒想到這倆人真好意思拔了自己辛苦圍好的籬笆,自己沒撿到便宜不說,已經送到門口的東西還被拿回去了,真是失算啊!她也歇了繼續圍籬笆的心思,一家子忙了大半夜加一大早上,人家一會的功夫就拆完了,還費那勁干嘛!
“老二媳婦,下午讓永河把衣服料子再抱回來,一家子哪有隔夜仇。”麥劉氏見戰爭平息了,走出屋子說道,一點沒把三個兒媳婦扭做一團當回事,她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沒少和妯娌打架,她已經對這種場面見怪不怪了。
還想著自己東西呢!單翠花嗤笑道:“就算我有東西也不會送給欺負到自己頭上的人,什么時候大家把水井和地的事情弄明白再說吧!”
誰有閑心陪她們天天鬧騰,想要布料也要看大嫂的態度,以后就連婆婆這里的布料能省也可以省下來,總不能她偏心著大哥一家,自己還送這送那的,好事都成他們的了。
吳氏惦記的可不止單翠花家的布料,還有肉和米面呢!她裝成孝順媳婦樣的扶著婆婆,好像閑話家常樣的說起話:“二弟妹家里的米面都要堆不下了吧!怎么不見多孝敬咱娘點,我們家伙食不好,看把娘都餓瘦了。”
“大嫂的話可真有意思,當初分家的時候說好了我們和老三家每年給婆婆送三石麥子做口糧,我家可是一點也沒差過,年節的禮都是拿了雙倍的。小園哪次回來不是點心、布料的送著,大嫂和弟妹要是比我拿的多,我立馬把少的那份補上咋樣。”
真以為自己不說話就好欺負呢!老大家從來不往婆婆身上搭一個銅板,老三家的口糧都不知道欠了幾年了。自己家一切都按照規定來,結果還是被嫌棄,惹急了自己以后也和他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