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雨
- 漢平王
- 阿丹哥
- 3379字
- 2020-10-12 23:11:35
一道閃電劃過冀州上空,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轟隆隆的雷聲,震耳發聵,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滂沱大雨緊跟著落了下來,天地間頓時變得一片灰蒙蒙的。
太原城,作為北方大城,軍事重鎮,歷史古都,蘊含了千年的文化沉淀,只是此刻,在大雨中也顯得有些朦朧模糊。原來熱熱鬧鬧的大街安靜了下來,熙熙攮攮的人群也不見了蹤影,偶爾傳來一陣狗吠聲或者小孩的的哭喊聲,或者也能看見一兩個在大雨中急速奔跑的行人。
一條破爛小胡同中,一個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大漢,不急不慢的走著,好像對這般傾盆大雨沒有絲毫的感覺,身后,在泥濘的小胡同中留下了一個一個堅實的腳印,隨后就被雨水淹沒了。
這名大漢,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終于走到了一個破爛的小院前停了下來,隨后用手輕輕地敲了敲門,里邊隨即傳出來了一個聲音,
“誰啊?”
“我。”
“大哥,你終于來了,兄弟們還想著你不一定能來,要不要把會議往后推一推。”開門的男子笑著把這個所謂的竇大哥迎了進去,進去后才發現院墻周圍有很多警戒的人。
此刻,小院正廳之內,已經聚集了大概二十多人,這些人穿著大多都是破破爛爛,一看就是是附近的農戶或者城里的小販,或許有那么幾個不同的人,但是不顯得怎突出,完全被堙沒了。
這蓑衣大漢進了正廳,眾人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大哥!”
蓑衣大漢揮了揮手,示意眾人坐下,隨后走到了專門為自己空出來的位置坐下。
“張天師料事如神,今天果然下起了大雨,若真是再連下四五天,黃河水必然泛濫,必會造成大批災民,再加上今年夏季大旱糧食顆粒無收,官府橫征稅收,災民人數必定會翻幾番,對咱們大事可是有利。”待那蓑衣大漢坐下后,旁邊站起來了一位頗有幾分士子氣質的人,說完后對著前方一個穿著破爛道袍的道士拱了拱手。
隨后有人附和說張天師真是神人,也有人說劉軍師分析的有道理,一時間,大廳里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又有一個人站了起來,坦率直言,
“大哥,此次恐怕是最有利的時機,不能再拖了,若是再拖,眾兄弟們可是拖不過這個冬天了。”
原本熱鬧的大廳,聽了這句話后,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一致看著那蓑衣大漢,很是期待著等著答案。
“劉屠子,太原城內招募了多少人?”
“大哥,是我辦事不力,只招募了二百人左右。”一名屠戶模樣的漢子站了起來,很是慚愧。
“張天師在城外收了多少教徒?”
“大概五萬左右。”
“那好,到時候太原城肯定會有大批流民聚集,你組織兩百人趁機混進去,交給劉屠子。”
“呂梁山大寨里有五千多好漢,加上周邊控制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寨子,總共也就一萬多好漢,但是,僅僅太原守軍就有五萬,還有途中的一些縣城必須拿掉,所以。。”蓑衣漢子環視了周圍一圈,一字一句的說道,
“繼續等待,發展,不求快,但求穩。”
聽了這話,大家紛紛欲言相勸,尚未開口,蓑衣漢子揮了揮手,
“這段時間,官府定會嚴加防備,盯梢很緊,大家就不要再聚了。至于大事,已經準備了快一年,還在乎這一時嘛?大家要明白我們做的是什么事情,若是成功了,榮華富貴,千秋功業,萬里江山就是我們的了,如果失敗了,那就是誅九族的后果,誰也承擔不起,所以只許勝!不許敗!現在我們要看到的實時是,敵人力量依然比我們強大,不要被一時的有利局面所迷惑。另一方面,我們的準備還不足,人、糧食、武器、藥材這些東西樣樣都缺,還無法支撐整個大局,所以還不能急。不過,可以讓大家放心的是,冬天之前一定會起事,一舉拿下太原城。”
本欲相勸的眾人,此刻也不好再說什么,必究大哥已經發話,所說也確實在理,但更多的則是眾人對大哥的信服。隨后大家開始交談起來,聊一些這段時間發展的心的經驗,相互學習借鑒,順便探討以后的發展。
蓑衣大漢隨后出了客廳,身邊還跟了一個人,正是那劉軍師。
“玉成,你親自去南邊催催對方,這次藥品先放下不運,只要武器、糧食,總不能讓我們的兄弟餓著肚子拿著木棍鋤頭打仗吧!”
“是,大哥,我親自去襄陽一趟。”
“還有,注意太行山那邊的動作,適當的時候拉他們一把,讓他們先起事。”
“知道了,大哥,我會通知那邊的人。”
“好,那我就先走了,一會再告誡他們一次這段時間不可再聚,要小心為上。”蓑衣大漢,拍了拍了對方的肩膀,就又冒雨走了,依然是不緊不慢,留下身后一排堅實的腳印,隨即被雨水淹沒。
太原的這場大雨已經是第三天了,其實不光太原下雨,京城長安也在下雨,只是沒有太原的雨大,偶爾還停歇一會,然后才繼續稀里嘩啦的繼續下。太原城里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開始預感到問題的嚴重,然而最先預感到的還是商人,太原的米價,從今年開春的八十文一斗,變成夏季的一百二十文一斗,然后又變成初秋的二百文一斗,現在則直接賣五百文一斗,隨著米價的提高,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的,都開始慌慌張張地哄搶米糧,越搶價格越高,最后竟然一兩銀子一斗。
此刻一個身穿軍服披著蓑衣年輕小伙,剛從鬧哄哄的米鋪回來,左肩膀上扛了一只密封好的大缸,里邊放的應該是大米,怕被淋濕了,右手則提了一把長槍,飛奔著朝家里趕去,路過胡同里的積水潭,竟不見任何水花飛濺,只是偶爾水面蕩起了一圈波紋。
“娘,孩兒回來了。”
“雷兒,米買回來了嗎?”
“娘,米已經漲到了一兩一斗。”
“哎,這世道。。”老人家嘆了口氣,“雷兒,你說這太原的真會亂起來嗎?”
“娘,放心,一切有孩兒在,你什么也不用擔心。”
……
深宅大院,閨樓閣臺,主仆兩人。
“小姐,這雨會下到什么時候啊?我聽趕車的阿牛說,護城河的水已經漲到城門口了,把路給淹沒了,若是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護城河。”
“我也不知道還會下幾天。”這位小姐趴在欄桿上,雙手撐著下巴,深情望著外邊的大雨,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上午給老爺接待客人,我在倒茶的時候,聽見老爺在嘆氣,說著世道怕是要亂了。小姐,老爺說的是真的嗎?”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還聽說,老爺已經下令關閉了咱家所有的糧鋪,把糧食都運回來,說是以后還會缺糧的,這些糧食怕是不夠。”
這位小姐“哦”了一聲,繼續看雨。
……
太原城里同行中規模最大當屬春暉園,雖然外邊依然下著大雨,但絲毫不影響這里營業,男人的歡笑聲,女人的嬌嗔聲,一如往常。
三樓豪華的包間里,完全聽不到外邊的噪雜聲,頗有一股高潔雅致的氛圍。房間里,圓桌旁圍坐坐了幾名士子和一名女子,這女子卻是春暉園當紅頭牌詩詩姑娘。
“早就聽說了詩詩姑娘的大名,只是沒有機會,今日得富恒兄邀請,有幸一睹詩詩姑娘芳容。所以,第一杯酒當敬富恒兄,諸位覺得如何?”
“甚好!我等共同敬富恒兄一杯。”
“諸位真是太客氣,來,共飲此杯。”眾人一飲而盡,詩詩姑娘卻是輕輕地抿了一下嘴,但諸位也沒有覺得不妥。隨后眾人開始暢談天地,縱情飲酒,偶爾有一人提議以雨為題作首詩,眾人則紛紛叫好,隨后又開始評詩、論詩,詩詩姑娘只是笑著為各位斟酒,偶爾點頭,稱贊一聲好詩。忽然,注意到一人只顧埋喝酒,卻不與眾人論詩,顯得相當孤獨寂寞,詩詩姑娘就走了過去,斟了一杯酒,
“不知這位公子如何稱呼?小女子敬你一杯。”
那人依然低頭喝酒,彷佛沒聽到一樣,詩詩姑娘頓時略顯尷尬,不知如何是好,旁邊的一人的卻醉醺醺的說道,
“平之兄,美人給你敬酒,難得的艷福,你要不消受,我可就不客氣了。”說完那人醉醺醺的走了過去,想要拿起那杯酒,剛伸出去手,另一只更快的手搶了酒杯,正是之前詩詩姑娘敬酒之人,看著那人一飲而盡,詩詩姑娘這才滿意坐回原位。
“外邊已經連著下了三天的大雨,尤其是太原府附近最為嚴重,之前已有旱災,如今又是水災,這災民數量定會少不了的,若是官府救濟及時到位,災民可能還會好一些,怕的就是如今的官府置之不理,那就會釀成亂民啊!諸位還有心思在此飲酒,我真是。。”最后那幾個字還是說不出來,畢竟大家一起多年的好友。
“平之兄,就算你再著急,可是也做不了什么啊!這是畢竟是太守大人的事情,我們做不來的。”旁邊一人勸解道。
“這事情只需富恒兄回家勸說他那太守父親即可,我們呢?來來來,繼續喝酒。”
那邊,眾人所謂的富恒兄已經喝得爛醉如泥,還在堅持拉著一邊的人喝酒,根本沒有注意這邊的事情。
詩詩姑娘則是很好奇,來青樓喝花酒的人,竟然還有一位能說出如此一番憂國憂民的話來,情不自禁不禁對那人有了好感,本想上去再敬一杯,問問對方的名字,卻沒想到那人嘆了一聲氣,便拂袖而去。“平之”,默默地念了幾句,詩詩姑娘自此便記住了這位憂國憂民的士子。看著窗外的大雨,不禁也傷感了起來,小時候也是和普通人家一樣,有爹爹和娘親,一家三口,幸福溫馨,只是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