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平的傷勢非常嚴重,張韻秋含羞帶憤的一劍,可謂是用盡了全力,在她這種高手的全力一擊之下,幾乎不可能生還。
幸好她是在羞憤之中,下意識的出劍,沒有什么準頭,劍雖然穿胸而過,卻沒有刺到要害,而徐昌平神功護體,危急之下身生反應。饒是如此,內臟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在昏迷的三天中,青石老人用了大量的療傷丹藥,方才將徐昌平拉出了枉死城。
徐昌平就在茅屋中安心養傷,祖孫相見,有說不完的話題,青石老人一生恢弘壯闊,將自己平生所學所歷與徐昌平細細講來,徐昌平受益匪淺。祖孫兩人每日里鶴鋤弄月,守著小院花草一片,望著邙山的云霧蒸騰,日子過得溫馨又安逸。
這一晚,祖孫兩人依舊坐在屋內,趁著月光,品茗敘舊。徐昌平的傷勢已經大好,胸膛上的劍傷已經愈合,只留下一個深深創痕,讓他再也難以忘記張韻秋這個少女。
忽然,青石老人目光一閃,對著窗外輕聲喝到:“貴客既然光臨寒舍,又何必躲躲藏藏,進來吧。”
關閉的屋門被輕輕推開了,走進來兩個男女,躬身施禮:“這位想必是徐老爺子,我們師兄妹奉師門之命,前來拜見。”
進屋的居然是李柱與張韻秋,兩人恭恭敬敬的對青石老人說道:“祖宗遺命,讓我二人來取回師門至寶《懷素真經》。”
當日徐昌平被青石老人救走,李柱便猜測這位神秘人可能與自己的洛陽之行大有關系,此人能夠在眾目睽睽之下,神出鬼沒的救走徐昌平,而沒有被人發覺行蹤,這等身手,必然是絕世高人。
與如意坊眾人分別后,李柱拉上張韻秋,說出了自己的疑惑,立即開始搜尋神秘人的下落。兩人武功高超,竟然憑著徐昌平傷口一路遺留的淡淡血腥,追蹤到了這邙山。但是山風凜冽,血腥又太過淺淡,到邙山之后便再也感受不到。
兩人這幾日就在這邙山中苦苦搜查,今日才發現了青石老人與徐昌平兩人,遠遠的在暗中觀察,與師門留下的圖畫仔細比較,終于確定,這個老人就是他們要找的徐茂公,這才前來拜見。
“祖宗遺命?”青石老人感嘆的說道:“這么說張仲堅已經死了?”
張韻秋恭恭敬敬的說道:“曾祖于前年春病故,留下遺命,讓我前來尋找您老人家或者您的傳人,取回《懷素真經》”
“死了!他竟然走在我的前面, 想來不久后,我也要步他的后塵了。”青石老人黯然神傷:“既然你來到這里,想必帶著那件信物了?拿出來交給我吧!”
當年虬髯客張仲堅自知天下將歸李世民所有,遂遠避海外,建立扶余國。青石老人征討高句麗之時,扶余首先國滅,虬髯客趁夜襲殺青石老人,不料反被青石老人所擒,兩人不打不相識,英雄相惜,竟然成了莫逆之交。
此后,虬髯客隨著青石老人平定高句麗,兩人在高句麗與扶余國之間,發現了一座西漢墓葬,埋葬著一個道人,墓中所藏兩件物品,其一是一把寶劍,經過兩人反復觀察,竟然是傳說中的承影劍;另外一件物品則是一本古書,名為《懷素真經》,兩人看了半天,確定是一本道經。
虬髯客是武林大俠,寶劍就歸了他,而青石老人醉心于道,拿了《懷素真經》,兩人各取所好,皆大歡喜。不久之后,青石老人苦苦研讀之下,發現這本道經竟然是門神秘的內功心法。
虬髯額聞聽,心中懊悔不已,寶劍雖好,對于他這種高手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而心法卻是彌足珍貴。但他何等高傲之人,自然不愿出爾反爾,再行變化。看到此狀,青石老人便與他約定,等兩人百年之后,由雙方后人互相交換,張仲堅的后人用承影劍做信物,與青石老人的后人交換《懷素真經》。
張仲堅身故之后,他的后人便履約來到了中原,四處查探青石老人下落,終于在這邙山找到了青石老人。
聽青石老人提起信物,張韻秋師兄妹兩人神色變得尷尬。
原來他們此次前來,是師兄妹四人,分別是張韻秋、李柱和韓朝、蘇怡夫妻,張韻秋作為張仲堅的直系后人,自然以她為主。
四人來到中原,首先打聽到青石老人(李績)已于十多年前病故,他的孫子徐敬業起兵謀反,兵敗后被殺的消息。四人驚訝之余,心有不甘,便四處找尋青石老人的其他子嗣。
四人先到長安,找到了以前的英國公府,沒有打聽到任何消息。張韻秋性格急躁,心中煩悶的情況下,對幾個師兄妹多有埋怨,引起了幾個人的爭執,韓朝、蘇怡夫妻二人一怒之下,悄悄離去。
這夫妻二人都是外姓弟子,性格陰沉乖張,這二人從師父平時的言語中便已得知,《懷素真經》是一門神秘的內功心法,早生覬覦之心。離去之時,索性偷走了承影劍,準備自行尋找青石老人的后人,來交換內功心法。
張韻秋發現不見了承影劍,勃然大怒,與李柱商量之后,也隨即離開長安,到處搜尋這二人,在華山與花七娘相遇。桃花谷所習武功是紅佛女所傳,而紅佛女與虬髯客張仲堅是結義兄妹,紅佛女的武功多為虬髯客所授,見過花七娘的武功后,兩人覺得她的武功與自己頗有相似之處,有了好奇心,隨花七娘來桃花谷一看究竟。
因為此行的目的重大,兩人不敢輕易向桃花谷透漏自己的身份,而桃花谷又想了解兩人的武功,于是兩人就在谷中與桃花谷弟子切磋比試。切磋之時,李柱又突發奇想,與其漫無目的的尋找,不如去造一些聲勢,吸引武林人士前來,說不定能夠發現韓朝夫妻和青石老人后人的下落。
于是兩人不斷挑釁桃花谷,花大娘無奈之下,想出了以武會友這一招,希望借著洛陽城的其他武林人士來轉移張韻秋與李柱的注意,這才有了張韻秋與徐昌平的擂臺爭斗,從而發現青石老人的下落。
這一番經過曲折離奇,張韻秋他們來到中原尋找青石老人,已經兩年有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如今承影劍遺失,沒有信物用來交換,青石老人如何肯將心法交予他們?張韻秋愁腸千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