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層之境,其意在聚,那么什么是聚?又如何去聚?”宋小鐘看著書本的記載,陷入了沉思,這一刻他腦力飛速的旋轉,用上了所有能夠用上的方法,為的就是能夠順利加入應天神宗。
可是要想成功的加入,就得先明白什么是聚?又如何去聚?就得真正的踏入修真才行。什么是聚?又如何去聚?這兩個問題一下充斥了宋小鐘的整個腦海,似乎這聚層之境不像表面那么簡單,或許隱藏著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只能不停的反問著自己,這聚層之境,到底有何意義?
“聚層之境,其意在聚,這句話就是說聚層之境的關鍵還是在這個聚字之上,這聚到底有何意義……”宋小鐘反復思索,能不能成功進入應天宗,關鍵就在這里,不得有誤,也不容有誤,“聚之意,該如何去解釋?小溪進入河流,河流奔入大海,是為聚;多年未見的親朋好友相見,也是為聚;輾轉反側多年,然后回到部落,回到家鄉,這理順當然的,也是為聚……那么,這聚之意,應該便是相聚匯集,乃至團聚之意,即如此,到也能夠明白。”
宋小鐘深深的吸入一口氣,隨后氣沉丹田,調整自己的精氣神,連續不斷的吐吶收腹,感悟天地靈氣……他照著聚層卷的步驟,小心謹慎的進行,開始第一次聚層。
聚層之境,其實就是將天地靈氣強行的注入丹田,起到聚合之意,以此突破瓶頸。
第一次聚層,尤為重要,第一次聚層的多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日后的成就,相傳當年的應天老祖,就只用了一夜便聚出九十九層,當時,轟動了整個應天州,更是用了不過千余年的時間,就將應天宗打造成第一宗門,成為應天州的神話。
當然,宋小鐘知道,自己是無法與應天老祖相提并論,這種打破常規,不可思議的逆天之修,不是常人所能夠相比的。
聚層之境,顧名思義,就是像樹木一樣刻下年輪,修真者每聚出一層,他的壽命就會隨之增加一年,九十九層,剛好增加九十九年。若是能夠突破聚層之境,進入煉層之境,壽元更會成倍的增加,若是有大造化,大機緣,能夠突破修士的枷鎖,紫氣東來,邁入紫層之境,那壽元更會成倍的增加,若是能夠感悟紫氣的真諦,那更是有將近千年的壽命。
千年的壽命,對宋小鐘這種剛剛步入修真的修士來說,遙不可及,不敢想象。
“疼!”一滴滴的汗水順著宋小鐘臉頰流下,這第一次聚層,就如同自己拿著一把小刀不停的割在身上,即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弄得他苦不堪言。
宋小鐘咬著牙齒,不停的做著深呼吸,以此減輕疼痛,如此他才能夠堅持更久更遠。
一晃一天時間就這么過去,陸陸續續的有人聚層成功,隨后被天空中的身影帶走,讓宋小鐘平靜的心開始變得焦慮起來。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
“就是現在!”又是半天時間過去,宋小鐘雙眼猛然一亮,沉重的呼出一口氣,將精氣神再次凝聚,能不能踏入聚層之境就在這一刻!
只是片刻,一道紅光突然從宋小鐘身體發出,只是一下,紅光就被收入體內,隨之而來的便是兩道蛋殼破碎的聲音。
“紅光出體,聚層成功,南荒武志部落宋小鐘,過!暫為資格弟子,三拜祖師之后,在看綜合之成績。”就在宋小鐘成功聚層成功之刻,一道聲音傳入他耳中,隨后他便被一道紅色身影帶到了一處偌大的空曠之地。
宋小鐘看著四周人山人海,內心吃驚,在他之前,竟然已有不下數萬人聚層成功。
其實,在還為進入此地之時,宋小鐘在外面看去,是霧氣繚繞,若隱若現,神秘無比,可一進入這空曠之地,霧氣就瞬間消散,顯露在他眼前的,是一尊巨大的雕像,這雕像所刻是一個背著寶劍的青年,這青年抬頭仰望著天空,眼神似要穿破這片天地,劍指蒼穹。
似乎在這一刻,宋小鐘仿佛看到了一個紫衣青年緩緩出現在天空,拔出一把巨劍,向著天空斬去……
“數萬年前,老祖應天感悟九七道源至法,創吾應天神宗,戰應天州前三百宗門,無一敗績,老祖之志,吾輩忽忘,爾等速下第一拜,恭心之拜!”就在這時,一道模糊的紫色身影憑空出現在天空之中,將宋小鐘的心神打斷,隨即以不容置疑的眼光注視著下方,仿佛他就是主宰,就是此地的天,他的話仿佛就是規則,不容違背,這是新入弟子三拜祖師的規矩,傳承萬年。
古有大能者,以三為極,五為尊,七為法,九為至,故九三稱為天地至極,九五化為蒼穹至尊,九七融為道源至法,至于九九是什么?從沒記載,從沒出現。
應天宗,就是追尋的九七道源至法,就是以九為道,以七為源,以承天應命,應命承天為至,以心與神為法。
宋小鐘神情有些恍惚,不由之主的跪了下去,這一刻容不得他思考,更是讓他無法去思考,仿佛有著不可拒絕的語氣。
這是三拜之心的第一拜,恭心之拜,尊祖之拜!
“入吾應天宗,爾等需謹記以下七條,
一,應天神宗以‘承天應命,應命承天’為立宗之根;
二,應天神宗以九七道源至法為立宗之本;
三,應天神宗以七彩至尊為應,以九天道子為天;
四,應天神宗以應天九鼓為開宗之初;
五,應天神宗以應天九鑼為開宗之始;
六,應天神宗以‘應’,以‘天’為道源之心;
七,應天神宗以‘天’,以‘應’為道源之真;
此七條,為吾應天神宗弟子當務之責,當務之任;此七條,為吾應天神宗弟子道源之心,道源之真。爾等速下第二拜,門規之拜!”紫色身影每說完一條就向前踏出一步,他的聲音好似摩尼之語,直接滲入宋小鐘的心里,莫入了他的心神,不容反抗,不容違背。
這是第二拜,門規之拜,香火之拜!
“道源至法還略有耳聞,其他的卻是不明白說的什么東西?”宋小鐘略微思索,這七條除前兩條還有跡可尋外,其他的均是不知所云,應天神宗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尊難以超越的大佛。
九三天地至極,九五蒼穹至尊,九七道源至法,并無先后強弱之分,都是修真的基礎之路,都是一種頂峰的追求,都是對道的一種參悟。至于九九為何?
傳聞是九三天地至極,九五蒼穹至尊,九七道源至法三種同修,或許能夠探測,但具體是什么,依然沒有確定的結果。
“承天應命,應命承天,入我應天,此生應天!宇宙蒼穹,星辰銀河,入我應天,老夫便是你的天!爾等速下第三拜,浮生之拜!”這道模糊的紫色身影突然出現了波動,連續向前踏出九步,可謂步步生蓮,難以捉摸其軌跡,他的每一步落下,有著難以捉摸的玄奧。
宋小鐘兩條眉毛連在了一起,左臉上的疤痕也在這一刻顯得尤為清晰,發自內心的尊敬向下一叩,這是第三拜,浮生之拜,承天之拜,應命之拜!
“三拜叩下,即為三拜之心!結!”
就在這時,在應天神宗的祖師祠堂,多出了一塊不起眼的玉佩,一塊屬于他宋小鐘的命簡。于此同時,一道聲音再次傳來:“宋小鐘,綜合考核之成績,如下,實力次等下,天賦劣等上,悟性……咦,悟性空白……怎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