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風緊緊的抓著上官健柏的衣襟,看著腳下飛快掠過的景物,比起剛才,心中的恐懼慢慢的淡了些。
今日一早,和趙曉白家人告別后,二人便離開了七巷鎮,張亦風本以為去天隱山的路途遙遠,免不了要走上數月,可怎想上官健柏帶著他出了鎮子,便御劍飛行,剛開始自然是嚇的他連眼睛都不敢睜開,飛了一會才慢慢的適應。
穿梭在云海之中,張亦風想著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心中又是一陣難過,他多么希望這只是一個夢啊,醒來以后,娘親還會輕聲的喚他洗漱,做錯了事情,父親還會高聲的訓斥,還可以與趙曉白一起捉蟬猴、一起去鎮子旁邊的小河洗澡,張亦風狠狠的掐了自己一下,可惜的是這不是夢,這一切都真實的發生了。張亦風,曾經張家的小少爺如今已然成了孤兒,或許,這是命中注定…………
兩人就這么飛行了一日,到了傍晚,慢慢的降落在一個小城外,雖然御劍趕了一天的路,法力消耗很大,但上官健柏全然看不出有疲憊的神色,倒是張亦風一臉的倦容。
“今天我們就在這鎮子落腳,吃些東西,明日再趕路。”上官健柏看了張亦風一眼,說道。張亦風嗯了一聲,然跟著上官健柏走向城門。
城門上方上寫著“岷州”兩個大字,雖已至傍晚,但城門處人仍然川流不息,張亦風從小在七巷鎮長大,雖出身富裕,卻從來沒有出過門,此時見城中如此熱鬧,孩童的心性自然表露出來,對什么都很是好奇,上官健柏就這么看著張亦風在路邊攤位上左挑右撿,也不催促。
直到天黑,城內的小販都要收攤了,張亦風才感覺肚子叫的厲害。
上官健柏似是看穿了張亦風的想法,說道:“亦風,我帶你去前面那家餛飩攤上吃些東西吧。”
張亦風正餓的厲害,聽上官健柏這么一說,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店家,給我們來兩碗餛飩,一屜小籠包。”上官健柏坐到餛飩攤的小板凳上喊道。
不一會,熱騰騰的餛飩和小籠包便端到了兩人面前,上官健柏伸手拿了一個小籠包遞給張亦風,說道:“這的小籠包和餛飩可是岷州城的名吃,每次路過,我可都要吃上一回。”張亦風伸手接過,一口咬掉了小半個,連說好吃,又把剩下的多半個一下子塞到嘴里,幾下吞了下去。上官健柏自己也拿了一個小籠包一口吞了下去。
兩人狼吞虎咽的吃完剩下的食物,張亦風滿意的拍了拍自己有些隆起的肚子說道:“這里的小籠包和餛飩真的很好吃,比起我娘親做的也差不到那里去。”想起娘親,張亦風的臉色瞬時黯然下去。
“我們去前面的客棧住下吧,早些休息,明天還要趕路。”上官健柏也未勸慰,說著丟在桌子上幾個銅板便起身走去。
張亦風低低的嗯了一聲,起身跟隨。
夜晚有些悶熱,熱風吹過客棧的小院子,小樹被吹得沙沙作響,月亮被烏云遮住,院子里一片的漆黑,其他房間的房客都已經睡熟了,張亦風呆呆的站在窗前,回想著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心中滿是悲傷,一夜之間,疼愛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竟是全部離自己遠去,曾經張家少爺,如今卻成為了一名孤兒。
上官健柏盤膝坐著,也不睜眼,口中喃喃道:“看來今晚是要下雨了。”
忽的,天際劃過一道閃電,照亮了漆黑的夜空,隨之傳來沉悶的雷聲,風也漸漸的大起來,不一會,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張亦風依然在窗前站著,轟隆隆的雷聲不時的傳來,幾道電光映在張亦風的臉上,卻見他鼻子激烈的起伏著,臉上掛滿淚花。
張亦風很想大哭,但是他沒有,他用盡全身的力氣讓自己不要哭出來,就這么顫抖的站著……站著……
雨越下越大,似是要吞沒整個世間,院子里的一顆小樹在這風雨中不斷的搖曳著,面對著聲勢浩大的天威,拼命的掙扎著,反抗著,苦苦的支撐著那隨時有可能被這風雨擰斷的軀干,縱然是搖擺不定,但卻是未曾有一絲一毫的退卻…………
天亮,雨停,天空仍然沒有放晴,天氣不像昨日那般悶熱,甚至有些涼意,空氣經過雨水一晚的清洗,變得格外的清新。
兩人吃過早飯,便起身趕路,一路上,上官健柏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張亦風說著話,張亦風心不在焉回答著。
自岷州城向西,大約御劍飛行了三四個時辰,上官健柏忽然眉頭一皺,腳下巨劍一沉,降落在一個小村中的參天大樹上。
張亦風心中詫異,正想開口,卻見上官健柏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后將手指向離大樹不遠處的幾處民居,張亦風順著手指的方向一看,頓時嚇得汗毛乍起,只見遍地的尸體,而且死狀極慘,仔細看去這些尸體的眼睛部位都只剩下兩個大洞,看上去極為駭人,整個小村子上空更是彌漫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
“看狀這些人是被蛇妖所害,眼球腦髓都被吸食,這孽畜平時只是在邊外的萬毒沼澤中活動,怎會在這里出現”上官健柏低聲的自語。
張亦風此時正害怕的緊,聽到上官健柏說是蛇妖作亂,心中恐懼更甚,頓時臉色刷白,額頭冒出冷汗。
“你且呆在這里不要亂動,我下去看看。”說罷,上官健柏便跳下樹去,只剩下張亦風自己站在大樹上。
上官健柏來到一處民居附近,看了門口的尸體兩眼,將手搭尸體的頸部探了一下,心中暗道:“看尸體的死狀,這行兇的蛇妖少說也要有百年的修行,而且這尸體還未涼透,怕是這孽畜并未走遠?”
想到這里,上官健柏登時警惕起來,在懷中摸索了幾下,掏出一個刻有八卦圖案的銅盤,右手呈劍指往上一抹,口中念出幾句咒語,瞬間銅盤上黃芒大盛,上官健柏劍指一揮,八卦盤穩穩的懸在半空中,只見那八卦銅盤中的太極迅速的旋轉起來,接著一道耀眼的白色的光柱沖出。
上官健柏眼睛一刻也不曾離開八卦銅盤,見到白色光柱沖出的方向,心中暗道:“不好。”隨即拿出一張符篆,口中大喝:“亦風,快跳。”
在上官健柏走后不久張亦風就感覺到脖頸后面傳來一絲絲涼意,夾帶著腥臭的氣味,側臉一看,頓時差點嚇昏過去,只見一條碩大的蛇信在他的身體的左側來回的掃著,心中極為恐懼,但不知如何是好,心跳快的都要窒息了。
就在這時,忽然一道光柱射來,接著又聽到上官健柏大喝,登時便做出了決定,一咬牙嗖的跳了下去,張亦風剛才棲身的大樹高約四丈,若是就這么跳下去,最輕也得落得個雙腿骨折的下場,這一跳,張亦風感覺下墜的時間好長,眼睛卻是不敢睜開。
幾息之后,忽的,張亦風感覺身體猛然間橫了過來,止住下墜之勢,趕忙睜開眼,只見上官健柏將自己橫接在懷中,這才沒有讓自己落得雙腿骨折的下場,此時全身已經是冷汗濕透。
上官健柏接下張亦風后,將其放在一旁,隨即將目光轉向頭頂的大樹,只見一只長約四五丈的巨蛇盤在大樹上,通體灰白,一條碩大的蛇信掃來掃去,兩只拳頭大小的蛇眼正看著地面上的兩人。此時張亦風爬了起來也望向樹上,正好看到蛇妖那冰冷的眼睛,只見一對蛇眼通紅,仿佛隱隱有道血光從中射出,張亦風對望之下頓時感覺全身麻木,腦子也慢慢的昏沉下來,似乎有一股吸力慢慢的拉扯著他的魂魄。
就在這時,忽聽上官健柏大喝一聲:“莫要看這畜生的眼睛,他會攝魂之術。”這一喝,上官健柏樹可是用上了深厚的道行。張亦風此時已接近崩潰,就要魂魄離體,猛然聽到上官健柏這一聲大喝,隨即心神俱震,醒了過來。
張亦風本來身子就有些虛弱,現在又受攝魂之術,頓時脫力,一下癱坐在了地上。
上官健柏扭頭看了一眼癱坐在地上的張亦風,見他并無大礙,稍稍安心。
忽的,一種危險的感覺傳遍全身,下意識的從背上抽出長劍回身抵擋,一股極度腥臭的勁風迎面襲來,這氣味嗆的他差點背過氣去,定睛一看,只見巨蛇正咬在長劍之上,鼻中噴著粗氣,若不是反應的快,此時上官健柏定是要被這巨蛇生生的吞了進去。
蛇妖見一咬不中,隨即松口,蛇尾一擺,卷著泥土鋪天蓋地的掃向上官健柏,上官健柏剛才是被襲擊,方顯有些慌亂,此時卻已定下心神,見蛇尾掃來,猛的躍起一丈多高,躲過一擊,還沒等上官健柏落地,巨蛇從口中又噴出一道黑色的液體,直射向上官健柏的眼睛。
離之尚遠,張亦風便聞到一股令人作嘔的腥臭之氣,心想這液體肯定是劇毒,隨即對著上官健柏喊道:上官叔叔,小心有毒。”
“手執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見吾為血,化作紫塵,魁罡正氣。”上官健柏口中念完一串咒語,頓時全身光芒大盛,如神兵下凡。
上官健柏身在半空左手掐訣,虛空一劃,一道金黃色的氣勁形成一面透明屏障,瞬間便將蛇妖噴出的毒液給擋了下來,毒液與金黃色氣勁一接觸,發出嘶嘶的聲音,化作白煙消散。
上官健柏剛一落地,便單手掐訣,扔出一張符篆,瞬間變為一道真火打向蛇妖,這乃是道家真火,并非尋常之火所能及,蛇妖雖說身軀龐大,但畢竟行動有些遲緩,真火打到了蛇妖滿是鱗片的皮膚上,見那真火并不熄滅,而且有越來越旺的趨勢,巨蛇吃痛在地上翻滾起來,好不容易才弄滅了身上的真火,只見那被真火所灼的地方,鱗片已經焦黑脫落,露出了森森的白肉。
蛇妖受傷大怒,再度向著上官健柏白襲來,尚有兩丈之遙,巨蛇血口已然張到一個極為夸張的程度,腥臭之氣撲面而來。
上官健柏神色凝重,接連拿出兩張符篆,插在劍尖,腳踏七星,口中念了幾句晦澀難懂的咒語,眼看巨蛇之口就要殺到,上官健柏大喝一聲,兩張符篆化作一個火球和一個電球直奔蛇口而去。
蛇妖嘴巴張開到了極限,眼睛被擋出了,忽然感覺有東西從喉嚨中進入身體,隨即感覺全身麻痹,腹中更是猶如火燒,疼痛之感越來越劇烈,頓時,無法再保持攻擊之勢,蛇頭重重的摔倒地上,龐大的身軀在地上翻滾著,發出十分恐怖的嚎叫。
過了不一會,蛇妖整個身體便被燒了個精光,僅剩的頭顱上,還不時有電光閃過,嘴巴仍然保持剛才攻擊時的形狀,看了仍然是讓人毛骨悚然。
張亦風強撐著站了起來,渾身依然不受控制的有些顫抖,顯然是極為害怕,畢竟他只有十三四歲,哪里見過這樣的陣勢,見到如此駭人的場景,當真是害怕至極。
上官健柏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看了張亦風一眼道:“這畜生真是狡猾,適才竟然藏身于樹上,我竟沒有發現。”
張亦風呆呆的看著上官健柏,不知是被嚇到了還是身體太過虛弱,竟是連話也說不出。忽然感覺眼前一黑,剛剛勉強站起來,此時卻又是昏了過去。
神州大地,歷史悠久,道家傳承了近千年,就連現在各大修道門派的功法和鎮派之寶也多是由千年前的遠古時代所傳承而來,這應龍古劍便是赫赫有名的遠古奇寶。
“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為龍中之精,有雙翼,法力通天,曾受黃帝之令將蚩尤擊殺。
相傳,這應龍古劍便是取應龍當時與蚩尤大戰之時掉落的逆鱗,用地心之火將其與一塊神秘的天外隕鐵灼燒了近百年才融合淬煉而成。
數千年前,一位不知名的修道者不知從何處機緣巧合得到應龍古劍,中原修道界傳聞,此劍一出,天地為之變色,神魔退避,有毀天滅地之力。
如此法寶,定然引起了修道界的軒然大波。無數修行高強之人聞之,遂起歹心,欲將此劍奪為己有。因而對這把劍的主人展開了猛烈的追殺,但數月下來,應龍劍下亡魂無數,只要是見過應龍劍的追殺者,無一幸免,皆被斬殺。
隨著追殺者死傷殆盡,而那位劍的主人,竟也是很快的銷聲匿跡,自此,應龍劍不知所蹤。
千年飛逝,當年的修道者大多已仙逝,應龍劍也從未再次出現,這期間,也有無數修道者想要尋找這失蹤的古劍,但均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