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傳法
- 問天
- 夢青樓
- 2407字
- 2020-10-12 13:28:52
日中,風(fēng)清云動,火辣辣的驕陽似乎被擋在了云煙之外。偶爾有一兩聲不知名的怪物聲從山谷中傳來,有些嚇人。
古三通帶著白詩南停在了一座大宅子前。一路上都是在空中御劍飛行,白詩南難免有些失重的感覺,剛一落地,他都一個踉蹌。
古三通見之,欣然一笑,道:“老夫當(dāng)當(dāng)初上山時,也會你這樣,不必掛在心里。”
古三通的話讓白詩南少了分尷尬,但仍然有些羞澀。他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宅院,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切都是木頭所建。看來方外之人節(jié)儉之說并非空穴來風(fēng)。他一個躬身,道:“前輩,家父生前對晚輩提起過您。只是如今詩南自身的病情已有解救之法,今后詩南定會在您老門下,潛心修煉,孝敬您老。”
“好好。”古三通心中大喜,他一生僅收一徒,卻不幸被魔道妖人殺害。從此以后,古三通再無收徒之心。如今因緣所致,得一故交之后,他心里難免會有些興奮。
古三通居住的這座宅子叫靜宅,名字倒是起的有些怪異。據(jù)古三通介紹說:這座宅子以前是千年前一位無量宗高人所建,那位高人驚艷奇才,修為神秘莫測,手持一把問天劍,行走天下,未遇敵手。只是后來與巫族一戰(zhàn)后,巫族全滅,那位前輩也不知所蹤,問天劍也失去了下落。
白詩南對這位前輩心中敬佩不已,仗劍天下,這是何等的逍遙自在,讓人神往。
白詩南的房間離古三通不遠,空蕩蕩的房子,讓白詩南止不住有一絲哀傷。他心里隱隱發(fā)誓,定要潛心努力修煉,為父母報仇雪恨。
剛來靜宅的幾天,古三通想讓他熟悉環(huán)境,忘卻心中的悲痛,以至于白詩南無事可做,整日無所事事的閑逛,倒也是把這里的環(huán)境摸透了。
眨眼間過了三日,第四日一早,白詩南便被古三通拉去了靜宅祖師殿,里面安放著各個靈牌。
古三通的神色在這一刻也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嚴(yán)肅,上了幾柱香后,道:“弟子第十四代靜宅弟子古三通,給各位列祖列宗請安。”而后他手指指著白詩南,繼道:“此子與弟子我頗有淵源,弟子欲將他收入門下,廣傳香火。”說罷,古三通重重叩首。
白詩南不敢大意,也跟著跪在了地上。三拜九叩,這一直是自古以來收徒的教禮,更別說無量宗這等大派了。
待白詩南叩首完后,古三通將他扶起身來,一臉笑意,道:“詩南,你是為師第二位弟子,修煉之路,悠長寂寞,你且要持之以恒,方成大德。”
白詩南謹(jǐn)記在心,道:“是,徒兒謹(jǐn)遵師父教誨。”
古三通對白詩南的修煉方法有些奇怪,這是無量宗開宗以來從未出現(xiàn)過的。挑水砍柴,這就是古三通交給白詩南的必修功課。
白詩南不敢違背師父教導(dǎo),每日都是早出晚歸,雖然辛苦萬分,但他卻能感覺到身體的一天天強壯。累了的時候,他總是靠在樹梢上飲一口美酒。那位胡同里的老人不知如何釀成的這美酒,喝一口,全身疲勞都會消失不見。而更另他驚訝的是,老人送的那個玉瓶里不知道裝了多少美酒,喝了一個多月,都還沒喝完。天下之大,看來以前是自己孤陋寡聞罷了。
想到此處,他心中對那位老人有了一絲好感與尊重,對那仗劍天下的前輩更是滿分崇拜,原本的傷感也散去了幾分。
今日,天色微微暗了下去,山間的野獸也都開始歸巢。白詩南將今天砍到的柴火都捆在了一起,背在肩上,只身順著來路回去。
古三通每次在這個時分都會親自檢驗他的收獲,因為在他心里,白詩南對他而言,不僅僅是徒弟那么簡單。
白詩南遠遠的便看見了門口的那個高大的身影,他心中一暖,喚道:“師父。”
古三通似乎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種等待,每次見他歸來,都像是見到自己的孩子一般,滿心歡喜。
白詩南放下背上的柴火,那張小臉也被太陽曬得黝黑,身子骨似乎是比以前強壯了不少。他咧嘴一笑,那白牙與他的皮膚完全成了對比。道:“師父,您看,今日的功課可不比昨天少。”
古三通看了一眼,欣然一笑,道:“好,走吧,去洗一把,今日我便開始傳你修煉之法,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白詩南聽得兩眼放光,滿臉欣喜,拔開腳丫子跑去將這一身道袍換掉,再跑到了祖師殿里去。
由于古三通每日都是靜守在祖師殿,故而白詩南也對此非常熟悉。
祖師殿內(nèi),燈火通明。
古三通背對著白詩南,那身影中的幾分蒼老,印入了白詩南的眼底。
白詩南眼睛一紅,情不自禁的流了幾滴清淚。
古三通似乎是察覺到了什么,身子一晃,卻并沒有轉(zhuǎn)過身來,只聽他說道:“詩南,今日為師傳你修煉之法,無量宗列祖列宗留下了無數(shù)修煉秘籍,而我手中只有兩份,一份是身法《天涯咫尺》,另一份是法決《五行訣》中的金、木二法,掌握五行之力,便能威力無窮,千變?nèi)f化,你想學(xué)這其中的哪一種?”
白詩南摸了摸后腦,問道:“師父,難道不能一起學(xué)嗎?”
古三通被他這一問愣了愣神,自古以來無量宗好像并沒有說不準(zhǔn)一起修煉幾種法決,因為修煉的功法多了,那么進度肯定會很慢,還不如專修其一,所以身兼幾門功法被修煉者排斥在外。
古三通嚴(yán)肅道:“詩南,多學(xué)無益,不如專修一門功法。”
白詩南還是有些不理解,在他讀到的書本中,哪位成就很高的人都是讀百卷書,行萬里路。
他不以為然,道:“師父,技多不壓身,您就把這三門功法都傳弟子吧!”
古三通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說不定徒弟的話真的有道理。
于是,古三通做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決定,讓白詩南一下修煉三門功法。
他席地坐在白詩南對面,將這些法決經(jīng)文都一遍遍的念了出來,白詩南也在心里跟著默念,將這些經(jīng)文牢牢的記在心底。
直到第二日雞鳴時分,這三篇經(jīng)文方才被他牢牢記住,其中古三通考驗了他幾遍,但他都能一一答出來。
其實古三通不知道,是因為《五行訣》中的金、木二訣的經(jīng)文都相差不少,這些經(jīng)文讀起來都那般艱難苦澀,如果白詩南不發(fā)現(xiàn)這兩篇經(jīng)文的奧秘,肯定會記不住的。
古三通看他是一夜牢記三篇經(jīng)文,心中歡喜,心想自己的決定果然沒有錯,說不定這個徒弟就真的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
從那天以后,白詩南便告別了打水砍柴的日子了,他每日都是在默讀經(jīng)文,領(lǐng)悟其中奧妙。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是這個道理。說不定等哪一天一個頓悟,他便能一下子修得大成。
下山查看黑衣人身份的事也無下落,久而久之,時間沖淡了他心中的悲痛,卻讓他更加堅定了努力修煉的心。
也許世間一切,都經(jīng)不住時間的消逝,都會變得淡淡的,包括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