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實戰:以Python為工具
- 張寧等
- 3461字
- 2020-09-29 15:47:53
1.5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又稱為資金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是金融發揮作用的平臺,是資金融通市場——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資金盈余活動的場所,也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動組成的場所。一般來說金融市場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1)以資金為交易對象的市場。
(2)交易不是單純的買賣關系,而是借貸關系,這體現了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
(3)可以是有形市場,也可以是無形市場。
現代金融業的目標不僅有資金融通,而且還有優化資金效率,這就促使金融市場變得更加復雜。
1.5.1 金融市場的分類
我們一般可以根據金融市場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也可以按地理位置、交割期限等分類。
1.貨幣市場
貨幣市場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內的金融產品和工具交易的市場。該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以便參與者隨時轉換成可以流通的貨幣。它的存在,一方面滿足了借款者的短期資金需求,另一方面為暫時閑置的資金找到了出路。
貨幣市場交易的金融產品包括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可轉讓定期存單、回購協議等短期信用工具。這里所說的信用工具,表示依靠信用借貸的工具。下面對商業票據和銀行承兌匯票進行介紹。
● 商業票據:其是賒銷(出)商品的企業為了保證自己的權益,需要握有一種能夠受到法律保護的債務合同,上面會注明債務人有按照規定金額、期限等約定條件償還債務的義務,這類合同或文書就是商業票據。例如,某工廠有需要銷售的產品,而某商店想銷售這種產品但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于是商店就跟工廠商量賒銷,最終雙方約定半年時間,到期之后商店就要支付賒銷的貨款。商業票據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很顯然,這些債務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轉讓這些“債務”的債權,而轉讓的市場就是貨幣市場。
● 銀行承兌匯票:其是一種第三方介入的“商業票據”模式,交易雙方簽訂購銷合同,約定購貨方可延期付款,并以銀行承兌匯票支付貨款。當商品交易成功后,購貨方可因資金短缺或資金管理的需要簽發商業匯票,交由其開戶銀行承兌,之后將承兌后的商業匯票用于支付貨款。由于銀行承兌匯票以承兌銀行為付款方,是一種銀行信用為基礎的支付工具,因此具有較高的信用度,容易被銷貨方所接受。對于購貨方而言,使用銀行承兌匯票無須支付現金,即可以完成貨款的支付,等于從承兌銀行獲得了一筆成本較低的資金,這也是銀行承兌匯票的融資功能;對銷貨方而言,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之前,也可以通過向銀行申請貼現的方式獲得現金。銀行承兌匯票主要用于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進行真實交易的款項結算。
在貨幣市場上,交易的產品具有期限短、流動性強和風險小的特點,對應在貨幣供應量層次劃分上,其被置于現金貨幣和存款貨幣之后,許多學者稱之為“準貨幣”,這也是該市場被稱為“貨幣市場”的原因。
貨幣市場還可以繼續細分為金融同業拆借市場、回購協議市場、商業票據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大面額可轉讓存單市場等。
2.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指證券融資和經營一年以上的資金借貸和證券交易的場所,也稱為中長期資金市場。資本市場有多種分類形式:
(1)資本市場以融通資金的方式可以分為銀行中長期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銀行中長期信貸市場是一種國際銀行提供中長期信貸資金的場所,為需要中長期資金的政府和企業提供便利。這個市場的需求者多為各國政府和工商企業。一般1年至5年的被稱為中期信貸,5年以上的被稱為長期信貸。資金利率受經濟形勢、資金供求量、通貨膨脹和金融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是在倫敦同業拆放利率基礎上加減一定的幅度。該市場的貸款方式有雙邊貸款和多邊貸款之分。證券市場是證券發行與流通的場所,企業在這個市場上發行證券,籌措長期資本,屬于長期資本借貸。
(2)資本市場以金融工具的基本性質可以分為股權市場和債權市場,前者是指股票市場,后者則是指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上流通的憑證即為公司股票,除非公司結束營業,持有股票的股東的股權資產只有每年的股息收入,對公司資產不能有立即請求權。債權市場內流通的各種債務工具,包括各種債券、商業本票、存單及貸款等,其基本特點為有一定期限、有較確定的收益率以及具有全額請求權。
(3)根據融資范圍的不同,資本市場可以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一般不被公眾所知,被稱為發行市場或初級市場,是資本需求者將證券首次出售給公眾時形成的市場。該市場的主要經營者是投資銀行、經紀人和證券自營商(在我國,這三種業務都屬于證券公司)。它們承擔政府、公司新發行的證券以及承購或分銷股票,如在二級市場上將已經發行的證券易手。二級市場則是指在證券發行后各種證券在不同的投資者之間買賣流通所形成的市場,又稱為流通市場、次級市場或股票市場。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屬于二級市場。在二級市場上銷售證券的收入屬于出售證券的投資者,而不屬于發行該證券的公司,這是兩者在市場形式上最大的不同。
3.按地理范圍劃分
金融市場按照地理范圍可劃分為國際金融市場和國內金融市場。
(1)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由經營國際間貨幣業務的金融機構組成,其經營內容包括資金借貸、外匯買賣、證券買賣、資金交易等。
(2)國內金融市場。國內金融市場由國內金融機構組成,辦理各種貨幣、證券業務。其還可以細分為城市金融市場和農村金融市場,或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的金融市場。
4.按交割期限劃分
金融市場按照交割期限可劃分為金融現貨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
(1)金融現貨市場:融資活動成交后立即付款交割。
(2)金融期貨市場:投融活動成交后按合約規定在指定日期內付款交割。
此外,許多個人投資者喜歡按照交易標的物劃分金融市場。
1.5.2 金融市場的交易
通常來說,在金融市場上進行的交易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融資,另一類是投資。當然,兩者是對應的,融資方需要投資方來匹配,投資方也需要融資方來匹配,由此組成了金融市場。
融資的主體一般是企業(當然也包括個人)。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行為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1)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直接通過金融市場向社會上有資金盈余的機構和個人籌資。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就是直接融資行為。
(2)間接融資是指資金需求方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所進行的資金融入活動。對銀行來說,資金需求者向銀行申請貸款就是典型的間接融資。
投資的主體是個人或機構(企業和其他法人組織),投資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投資也可以是間接投資。例如,個人直接投資可以通過購買債券、股票實現,而間接投資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等方式實現;而企業投資則對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在金融市場上,融資和投資都表現為資金的運動。由于資金余缺調劑(政策手段或收益驅動)的需要,資金會從多余的地區和部門流向短缺的地區和部門。
1.5.3 金融市場的作用
從上述可知,金融市場其實起到了類似商品市場“聚集意愿”的目的——將眾多投資者的買賣意愿聚集起來,使單個投資者交易的成功率倍增。以股票來說,在接受市場價格的前提下,股票的買方可以買到他想買的數量,賣方可以賣出他想賣的數量。聚集意愿促使交易進行,由此提供了金融市場中重要的“流動性”,使得資本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和行業之間進行轉移,資源得以有效配置。事實上,流動性就是金融市場經濟功能的基礎所在,沒有了流動性,金融市場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流動性的作用不僅于此,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促使資源優化配置,即對交易機制的選擇和變遷起決定作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下,幾乎所有的金融市場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這些競爭最終都集中在流動性上,換句話說流動性是其競爭力最直接的體現。
1.5.4 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和組織形式
1.金融市場的參與者
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經濟單位——因為經濟體系中所有的參與者都需要“貨幣”來進行“交流”。我們可以將參與者分為如下幾類:
(1)政府部門: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2)工商企業:既是籌資者,又是資金供應者。
(3)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它分為存款性金融機構、非存款性金融機構、中央銀行等。
(4)個人:市場上的資金供應者。
2.金融市場的組織形式
金融市場中進行的金融交易一般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1)在固定場所進行的有組織的集中交易,一般用“雙邊拍賣”方式成交,即買方的最高出價等于賣方的最低要價。
(2)通過金融機構的柜臺進行,采取分散交易的方式。這種方式原則上可以通過“討價還價”的方式成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投資者是按照金融機構提供的固定價格購買的。
(3)場外交易。當前,借助于互聯網我們可以輕松地完成這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