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當今的教育

對于日本的青年,我有一事始終憂心忡忡:大體來說,日本的青年較為膚淺,讀書時往往淺嘗輒止,對文章的精髓不愿花費精力研磨,更有甚者連書中的意思亦無法理解,而這類人并不在少數。即便如此,這些青年卻偏好閱讀巨著,往往手持那些內容晦澀無比的書籍。在這一點上,與外國學生,尤其美國、歐洲的學生相比,日本學生著實有一些不良習氣。聽其發言,起初似乎頗為高端,頗為深奧;然而說上三五分鐘后,這些學生即開始說些自己亦不知所云的內容,可謂漏洞百出,膚淺盡顯。不單學生有各種毛病,教師亦問題不少。日本的教師對自己所教之物未曾消化,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即便如此,這些教師卻總是提出些大而籠統的問題,亦或喜好引經據典而不知其意。

某次,我到一所中學拜訪,遇到一位教授文明史的教員。我問道:“當前授課所用教材是哪本?是否為基佐[1]所著的文明史?”該教員答道:“基佐的文明史過于陳舊,已不適于當今社會。如今我用自己編寫的教材授課。”基佐所處時代距今確實久遠,這自不必多說;然而基佐在其所著文明史中,能夠巧妙地將錯綜復雜的歐羅巴歷史概括編纂,我認為此乃十分了不起的能力。我亦時常驚嘆于基佐知識之廣博,思維之敏捷,論辯之機巧,綜合歸納之精煉,可謂是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即便時至今日,我仍然這樣認為:對于基佐所著著作,我們有反復研讀的必要。而在日本國內,別說中學,恐怕大學亦不會有學者夠格評論基佐早已過時,甚至于對其推陳出新、取而代之。然時至今日,世間有一種好大喜功、夸夸其談的不良風氣蔓延,儼然已成常態。雖說當下中學仍在使用斯文頓[2]的世界史,但恐怕沒有中學教師能夠將其從頭至尾徹底理解。而正因為跟隨這種教師,學生們缺乏個性,凡事只求得過且過,做到按時聽課、應試合格即可心滿意足。相比于鉆研學理,他們更在意考試結果,進而導致精神層面匱乏不堪。我擔心,學生當中那些愛耍小聰明的人,或有徹底淪為油腔滑調之徒的可能,如此一來,其精神貧瘠的情況恐更為嚴重。

依我愚見,縱使考試成績不佳,或排名落后于他人,或被他人嘲笑,此皆無甚大礙。更為要緊之事,在于對其淡然處之,磨練自己的心性并潛心鉆研學問。常言道,人生如戰場,處處皆競爭。事實確實如此。我們往往在就業時互相競爭,在學校中以獲得高分為目的互相競爭,競爭無處不在,戰爭無處不在。然而,這些只是低層次的競爭,是小兵的競爭,即所謂匹夫之爭。我們稍加思索即可明了:即便考試未能合格,即便同事攀上了比自己更高的職位,若自己能放平心態,戒驕戒躁,耐心鉆研學問,則最終成功的一定是自己。歌德曾有言道“莫著急,莫放棄”,我們應當謹遵此言,形成從容鉆研學問的習慣。若不然,則日本國民的小家子氣將有日趨嚴重之虞。

另一方面,所謂耐心鉆研學問,指的并不是一味地蒙著頭死讀書,而是應當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充分理解所讀書籍的內容并加以消化,切忌成為那些一知半解之徒。然而甚為遺憾,當今的日本社會中充斥著此類人士,恐怕即將徹底淪為只會耍小聰明的社會了罷。然而,耍小聰明的時代勢必不會長久。三十年后,現今的青年將會身心成熟,成為國之棟梁。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社會一定與現在這個耍小聰明的社會有天壤之別。因此,從長遠來考慮,我們從現在起就應當做好準備,培育自己的品格。若是品行卑劣之輩,即便掌握了學問,到頭來仍會淪為他人的道具,最終一事無成。故無論是讀書亦或上學,切不可只一味地死讀書,修心養性一事亦不可松懈。同時,讀書時亦需時刻秉承這一精神。當下的青年,或是思想日漸淺薄之故,但凡觀其文字,聽其話語,均有無可救藥之感;學習時亦心浮氣躁,時常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能意識到這一點,甚至于有足夠決心去踏實求學的青年少之又少。是故,若有心為之,青年們皆應注意這一問題。

我于教育一道所知不多,當今中學的倫理課發展程度如何亦不甚了解。然而我有一件深感遺憾的事,即倫理課所教之物僅止步于一般道理,鮮見傳授決定人們行為動機的相關知識。正因如此,當今社會在道德問題上亦存在不少歪理。例如,世人都知道應當對父母盡孝。但是,世間有人即針對“為什么必須對父母盡孝”這一問題大書特書,并將其理論化。若只是從學理的角度研究道德問題,則此方法頗為可行;而若是為了培育青年的品德,則這種強詞奪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我認為,強行構建關于孝道的理論并不利于孝道的傳播。因為所謂孝行,歸根結底還是理論以外的、由人來實施的行為。

例如,論及孝道時,學究們往往有各種理論——“究竟‘孝’字應如何理解”“孝道的歷史”“各國孝道的比較論”等等,多是些晦澀難懂的長篇累牘。這也反映了當今倫理學說的一種傾向:竭盡所能地堆砌一些理論——結果都是一些無用的空談。真正的孝道,應該是靜下心去回顧父母為自己所做的點點滴滴,是飽含熱淚去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比起那些花費五六年時間完成的理論化的論文,這些話語寫下來不過一兩分鐘,卻能讓人在一瞬之間感悟到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才是符合孝道真髓的教化方式。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明白什么是孝道。是故,關于倫理行為的教育,我們不應空談各種理論,而應身體力行。

然而,今日倫理學的教育方式卻多流于理論化,連學生亦不例外,張口閉口盡是一些了不起的大道理,其中大多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身體力行者為數甚少。正因為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般德行,所以倫理教育的推行舉步維艱亦不足為奇。教師想的并不是努力勸導那些秉性較差的學生,而是對其冷嘲熱諷;學生只在乎考試及格,忽略對道德的追求。此種風氣若長期持續下去,人情將變得更加冷漠,道德水平亦將日趨衰退。在這種環境下,即便社會有些許發展,亦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無法培育出真正的偉大人物。雖說按照常理,一般教育的目的在于對大部分普通人進行培養,而非只為培養英雄豪杰;但是,過于平庸的教育手段只會令那些有希望成為英雄豪杰的人才過早夭折,這同樣違背了教育的目的。是故,教育家應當為這樣的人才開辟出一條廣闊無垠的康莊大道。所謂康莊大道并非外界之物,而是指內在品行的培育。然而甚為遺憾的是,在當今的學校中似乎并未實施類似的教育措施,雖然有部分教師在培育品德方面十分用心,但終究只是少數而已。

簡而言之,依我愚見,品行的培育在當今日本的教育中可謂稀有之物。即便如此,我亦非意圖對教育者橫加指責,而只是想直接對諸位青年闡述一番自己的觀點:既然在當今社會無法借助外在的條件培育自己的品行,何不如自己去主動提升呢?即使不依靠教師,只要用心,亦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進實現道德品性的提升。求人不如求己,我衷心地期望青年們能做到這一點。

〔一九〇三年八月一日《青年界》二卷十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定边县| 织金县| 桓仁| 刚察县| 凌云县| 乡城县| 富阳市| 乌拉特中旗| 腾冲县| 饶河县| 吴忠市| 奉贤区| 永泰县| 石渠县| 开阳县| 抚宁县| 安徽省| 颍上县| 逊克县| 阿拉善左旗| 松阳县| 莱州市| 岑溪市| 库尔勒市| 无极县| 含山县| 革吉县| 安新县| 历史| 赞皇县| 邵阳市| 方正县| 永春县| 黑龙江省| 永宁县| 焦作市| 中阳县| 安化县| 齐齐哈尔市|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