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馬太效應

《新約·馬太福音》里說,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仆人,并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科學社會學家R.默頓即借用這段話,類比科學界存在的上述現象,并稱其為“馬太效應”。用來形容正向回饋,即“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

馬太效應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如今,馬太效應在經濟領域的延伸意義就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其實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因為在金錢方面也是如此: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一個本錢比他人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股市里的大莊家可以興風作浪而小額投資者往往血本無歸;資本雄厚的企業可以縱情運用各種營銷手腕推廣自己的產品,小企業只能在夾縫中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地馬太效應適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財富的增減有時候以幾何的形式呈現。每一個有志于擴張財富的人,都應掌握財富增長的規律,去實現自己的計劃。

對于投資者來說,儲蓄和投資是積累財富的兩大重要途徑。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最沒有風險的,而且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殊不知在低利率時代僅僅依靠儲蓄不可能滿足你積累財富的要求。因為通貨膨脹一方面會使你手中的貨幣貶值,另一方面,投資會使以貨幣計量的資產增值,你持有了能夠增值的資產,自然就不用擔心資金購買力的侵蝕了。

不如我們先看個案例:光成和青楠是同一個公司的職工,他們每月的收入都是2000元,光成剛開始每個月從工資中扣除400元存在銀行做儲蓄,經過3年,積累了近15000元。然后,他將其中的5000元分別存在銀行和買了意外保險。再將剩下的1萬元投資了股市。起初,股票上的投資有賠有賺,但經過兩年多的時間,1萬元變成了4萬元多,再加上后面兩年再投入的資本所掙得的贏利以及留存在銀行里的儲蓄,他的個人資產差不多達到了七八萬。

而青楠則把錢全都存在了銀行,5年下來扣除利息稅,再加上通貨膨脹,他的錢居然呈現了負增長。也就是說如果他和光成一樣,每月存400元,那5年后,他的存款也不過是25000元,再扣除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假定為0.03%)7.5元,則剩下24992.5元。

5年的時間,就讓兩個人相差將近5萬元!一年就是1萬,那么40年后呢?就是更大的數字了。而且,光成因為積蓄的增多,還會有更多的機會和財富進行投資,也就是能掙更多的錢。青楠則可能因為通貨膨脹,積蓄變得更少。

案例正應了馬太效應里的那句話,讓貧者更貧,讓富者更富。即便是再小的錢財,只要你認真累積,精心管理,也會有令人驚訝的效果,并讓你有機會、有能力更加富有。

一些工薪族認為,每個月的工資不夠用,即便省吃儉用也沒剩下多少。即便理財,效果也不大,還有必要理財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只要理財,再少的錢都可能給你帶來一份收益,而不理財則再多的錢也會有花光的時候。再者,理財中還有一種奇特的效應,叫作馬太效應。只要你肯理財,時間久了,也就積累了更多的財富,有更多的機會收獲成功。不要讓你的財富陷入負增長的不健康循環中去,善理財者會更富有,而不懂得運作金錢賺錢的人會日益貧窮,這就好比馬太福音中的那句經典之言: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航空| 伊春市| 花莲县| 芮城县| 蒲城县| 博爱县| 富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安远县| 金湖县| 苗栗市| 米易县| 定南县| 夏河县| 英山县| 乐陵市| 民权县| 额敏县| 车致| 莆田市| 开鲁县| 揭东县| 永丰县| 吴堡县| 肃北| 恩平市| 弥渡县| 象州县| 河南省| 通河县| 汽车| 和林格尔县| 六盘水市| 吴堡县| 彰化市| 建湖县| 满洲里市| 扎鲁特旗| 澳门|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