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史
- 呂思勉
- 6字
- 2020-09-27 14:49:55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漢族的由來
研究一個國家的歷史,總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現在世界上,固然沒有真正單純的“民族國家”。一個國家,要想自立于世界之上,究竟民族宜乎單純,還宜乎復雜?假如說復雜,可以復雜到怎樣程度?自然也還是一個問題。然而一個國家建立之初總是以一個民族為主體,然后漸次吸收其余諸民族,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則要曉得一個國家最古的歷史,必須要曉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無疑義的了。
建立中國國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漢族”,這個也是講歷史的人沒有異議的。近來有人說:“漢”字是一個朝代的名稱,不是種族的本名,主張改稱“華族”或“中華民族”。殊不知“漢”字做了種族的名稱,已經兩千多年,譬如唐朝用兵,兼用本國兵和外國兵,就稱“漢蕃步騎”,這就是以“漢”字為種族之名的一證。而且現在還是一句活語言。譬如現在稱漢滿蒙回藏,豈能改作華滿蒙回藏?況且“種”“族”二字,用起來總得分別。漢族不能改作“華種”,若稱“華族”,這兩個字,有時候當他貴族用的,不免相混。若稱“中華民族”,四個字的名詞,用起來怕不大方便。而且現在“中華”做了國號;中國又是五族共和,這四個字,用到最近的時代,意義也容易混淆。總而言之,把臆定的名詞,來改通行的語言,極難妥當。所以本書仍舊用漢族兩字。
然則漢族還是從“有史以前”久已在中國本部的呢?還是從他處遷來,入“有史時代”,其形跡還有可考的呢?這便是“漢族由來”的問題。
關于這一個問題的回答,要算是“西來說”最為有力。近來人關于這一個問題的著述,要算蔣觀云的《中國人種考》,在《新民叢報》里。最為詳博。但是他所舉的證據,還不盡可靠,我現在且舉兩種證據如下。2這兩種證據,似乎都還謹嚴的。
其(一)古書上說昆侖的很多?!吨芏Y·大宗伯》:“以黃琮禮地?!薄多嵶ⅰ罚骸按恕Y地以夏至,謂神在昆侖者也?!钡淙稹皟晒缬雄?,以祀地旅四望”。《鄭注》:“祀地,謂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笔瑁骸鞍浮逗訄D括地象》,昆侖東南萬五千里,神州是也。”入神州以后,還祭“昆侖之神”,可見得昆侖是漢族的根據地。然則昆侖究在何處呢?《爾雅》:“河出昆侖墟?!薄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啊队肀炯o》言河出昆侖。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隱蔽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薄墩f文》:“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水經》:“昆侖墟在西北,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其高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山海經》:“海內昆侖之墟,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倍家院铀鰹槔觥:釉此冢m有異說,然都起于唐以后,不能拿來解釋古書。要講“古代所謂河源”,《史記·大宛列傳》所謂“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采來。而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云”。其說自極可靠。那么,如今于闐河上源一帶。一定是漢族古代的根據地了?!稌び碡暋罚骸翱椘?,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敘。”《釋文》:“馬云:昆侖,在臨羌西……。析支,在河關西?!薄妒琛罚骸班嵭疲阂缕ぶ瘢哟死?、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嵰岳鰹樯剑^別有昆侖之山,非河所出者也?!边@一個昆侖,在如今西寧縣的西邊青海地方,和前一個昆侖無涉。所以孔疏特地申明一句道:“非河所出?!惫薄渡胶=涀ⅰ罚舱f:“言海內者,明海內復有昆侖山?!边@個“海”是夷蠻戎狄,謂之四海的“海”,不是洋海的海。
其(二)漢族二字,是后起之稱,古代漢族自稱。他族稱漢族,或說“華”,或說“夏”?!蹲髠鳌啡肿玉x支對晉人,“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襄公十四年。《國語》“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都是個證據。近人因此附會到《列子》上頭的華胥之國,固然不甚可靠。列子這部書,本來真偽夾雜,這一段又是寓言。凡寓言里的人名、地名,以至一切物的名,都不宜求其物以實之。然而西史的巴克特利亞(Bactria),史記上稱它做大夏,似乎是這地方的舊名。為因漢時西域諸國,譬如安息、大夏等,都能證明他是譯音。《呂氏春秋·古樂篇》:“黃帝令伶倫作律,伶倫自古大夏之西,乃之阬隃之陰,取竹于嶰溪之谷”,似乎就是這一個大夏。那么,阿母河流域,似乎也是古代漢族的居地。參看近人《太炎文集·論種姓》。
以上兩種說法,如假定為不謬,則漢族古代,似居今蔥嶺帕米爾高原一帶,這一帶地方,據人種學歷史家考究,原是各大人種起源的地方。漢族入中國,所走的大概是如今新疆到甘肅的路。近來人多說,“漢族沿黃河東徙”。這句話,似乎太粗略。現在的黃河上源,在古代是氐羌人的根據地。
總而言之,“漢族西來”,現在雖沒有充分的證據,然而蛛絲馬跡是很多的。將來古書讀得更精,古物發現得更多,再借他國的歷史參考,一定可以大為明白。這就要希望諸位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