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亂而不可亂也
即使再混亂的局面,都不能使己方變得混亂,要冷靜沉著,以合適的謀略應對。
旌旗紛亂,人馬混雜,在混亂的情形下作戰,要使自己的軍隊整齊不亂;在戰局模糊不清、勢態混沌不明的情況下作戰,要部署周密而能應付四面八方出現的情況,保持態勢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在一定條件下,嚴整可以轉化為混亂,勇敢可以轉化為怯懦,強大可以轉化為弱小。軍隊的嚴整與混亂,是由組織編制是否有序決定的;勇敢與怯懦,是由軍隊所處的態勢決定的;強大與弱小,是由實力決定的。所以,善于調動敵人的人,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敵人一定會被他調動;給敵人一些小利,敵人一定會前來奪取。用利益來引誘調動敵人,再埋伏士兵伺機打擊它。
【原文】
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1],故能擇人而任勢[2]。任勢者,其戰人也[3],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4],危則動[5],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6]。
【注釋】
[1]不責于人:不苛求部屬。責,苛求。[2]擇人而任勢:挑選適當的人才,充分利用形勢。任,任用、利用。[3]戰人:指揮將士作戰。與《形篇》中“戰民”的意義相同。[4]安:安穩,這里指地勢平坦。[5]危:高峻、危險,這里指地勢高峻陡峭。[6]勢:指在“形”(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發揮將帥的主觀能動性,所造成的有利的軍事態勢和強大的沖擊力量。
【譯文】
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人,所尋求的是可以利用的“勢”,而不會苛求部屬,因而能選到合適的人去利用有利的形勢。能夠利用有利形勢的人,他指揮將士作戰,就像轉動木頭和石頭那樣。木頭和石頭的本性,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靜止,放在高峻陡峭的地方就滾動;方形的木石會靜止不動,圓形的木石則容易滾動。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態勢,就如同把圓石從千仞的高山上推下來(那樣不可阻擋),這就是所謂的“勢”。
【實用謀略】
耿弇出奇制勝
行軍打仗時,充分發揮將帥的指揮才能,使戰術生生不息、變化無窮,這對戰役的勝敗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耿弇出奇制勝”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