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聽老人言,不光吃虧在眼前:你一輩子都要聽的老話
- 劉江川
- 861字
- 2020-09-27 14:37:36
前言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么要聽老人言?因為老人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看待問題的深刻。姜還是老的辣,很多時候,時間本身就是一種資本。經歷的事多,走過的路多,吃過的鹽多,也就相當于在這個世界上接受過的歷練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深刻,看人就能看到骨子里去。這些老人言都是來自于生活,是我們的祖輩們吃過虧、受過苦、交過了學費后一點點積攢下來的。那些口耳相傳的智慧,讓我們無法不去敬畏。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聽老人言,是一種智慧尋根。
老人言是祖輩留給我們的財富,只不過它沒有以實物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種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的智慧,也正因如此,老人言才顯得更加的寶貴。因為口耳相傳實際上是一個經過歲月大浪淘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歲月幫我們淘汰掉那些并不值得流傳的經驗,而留下來的就都是能夠指導我們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一些成功的人身上,我們總能夠看到他們遵循老人言的特質;那些失敗者的身上,我們則可以清晰地察覺其違背老人言的行為。“忍得一時,風光一世”,這是老人言。韓信遵之而忍胯下之辱,終成一代名將;項羽未遵而烏江自刎,終令天下英雄扼腕嘆息。“得意之時不可忘形”,這是老人言,曾國藩遵之自裁其軍,終于得保天年;年羹堯未遵,居功自傲,落得被賜自盡的下場。“身輕失天下,自重方存身”,這是老人言,朱元璋遵之以廣積糧、緩稱王,終于雄踞天下;袁術未遵而奪玉璽、僭君位,終為天下所不容。“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老人言是對馬云、俞敏洪這樣的成功者最好的詮釋;而“十個空想家,抵不上一個實干家”,這句老人言不也正好是那些天賦過人卻耽于幻想而最終一事無成的失敗者的注腳嗎?由此可見,對于老人言這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智慧,我們是不能不重視的。
老人言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濃縮,雋永有味,字字珠璣。它們是立身處世的法則,是求索生活的道理。老人言內涵豐富,包羅萬象,且實用性強,飽含生活的智慧,可以為我們的人生指引航向。只要你能聽老人言,明白其中道理,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然會讓你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