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社交策略
- 連山
- 1541字
- 2020-09-27 14:33:53
●適當“自我暴露”能加深親密度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當封閉的,當對方向他們說出心事時,他們卻總是對自己的事情閉口不談。但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內向的人,有的人話雖然不少,但是從不觸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談自己內心的感受。
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強,他們可以饒有興趣地與你談論國際時事、體育新聞、家長里短,可是從來不會表明自己的態度。而一旦你將話題引入略帶私密性的問題時,他就會插科打諢,轉移話題。可見,一個健談的人,也可能對自身的敏感問題有相當強的抵觸心理。相反,有一些人雖不善言辭,卻總希望能向對方袒露心聲,反而能很快和別人拉近距離。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要想與別人成為知心朋友,就必須表露自己的真實感情和真實想法,向別人講心里話,坦率地表白自己、陳述自己、推銷自己,這就是自我暴露。
當自己處于明處,對方處于暗處,你一定不會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對方卻諱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會對他產生親切感和信賴感。當一個人向你表白內心深處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對方信任你,想和你達到情感的溝通,這就會一下子拉近你們的距離。
在生活中,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較多,雖然他看起來不是很擅長社交。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的人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人真誠,渴望情感溝通。他們說的話也許不多,但都是真誠的。他們有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幫助,而且很慷慨。而有的人,雖然很擅長社交,甚至在交際場合中如魚得水,但是他們卻少有知心朋友。因為他們習慣于說場面話,做表面工夫,交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卻都不是很深。因為他們雖然說很多話,卻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實感情。
實際上,人和人在情感上總會有相通之處。如果你愿意向對方適度袒露,總會發現相互的共同之處,從而和對方建立某種感情的聯系。向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時會一下子贏得對方的心,贏得一生的友誼。
由上面的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自我暴露要有一個度,過度的自我暴露反而會惹人厭。
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暴露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自我暴露應遵循對等原則,即當一個人的自我暴露與對方相當時,才能使對方產生好感。比對方暴露得多,則給對方以很大的威脅和壓力,對方會采取避而遠之的防衛態度;比對方暴露得少,又顯得缺乏交流的誠意,交不到知心朋友。
(2)自我暴露應循序漸進。自我暴露必須緩慢到相當溫和的程度,緩慢到足以使雙方都不感到驚訝的速度。如果過早地涉及太多的個人親密關系,反而會引起對方的憂慮和不信任感,認為你不穩重、不敢托付,從而拉大了雙方之間的心理距離。
真正的親密關系是建立得很慢的,它的建立要靠信任和與別人相處的不斷體驗。因而,你的“自我暴露”必須以逐步深入為基本原則,這樣,你才會討人喜歡,才能交到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