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武會搞到現在這個樣子基本上也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就算讓周權和沈沐風一決勝負,弄出個武狀元對朝堂的戰略來說也沒有什么推動作用。
注意力被打斷了,效果肯定不如預期。
所以朝廷決定直接放棄繼續舉辦武會。
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對各選手進行獎勵。
朝廷直接連發數道圣旨。
首先,周權作為其中佼佼者,且又有周家做后盾,直封正六品昭武校尉、驍騎尉,金銀若干,武備一套。
這個校尉是勛職,只有地位和待遇沒有實權。
驍騎尉是爵位,同樣如此。
將其列入吏部備選官員名單。
這已經很優厚了。
上京的兩個縣令也就是這個等級了。
只要以后有缺,一番運作之下,直接六品起步,五品也不是沒有可能。
對于目前還是白身狀態的周權來說,簡直一飛沖天。
隨后的昆侖劍俠沈沐風因自身不愿受朝廷官職,獎勵上等丹藥十瓶、武學秘籍一部、白銀萬兩!
這也足夠豐厚。
對照周權來看,六品官一年的俸祿純收入只有百貫,也就是一百兩白銀。
按照購買力來說,約等于后世三十三萬。
畢竟沒有具體職位,那么相應的補貼和外快肯定也是沒有的了。
不說價格高昂的丹藥和無法計算具體價值的秘籍,光那萬兩白銀就妥妥的是一筆巨款。
這一萬兩現銀,很多中型的世家都不一定拿得出來。
朝廷也是出了血本。
當然也是有過計算的,總比天下出了亂子,然后花大量人力物力再來解決要好的多。
其他進入決賽的選手也各有獎勵,或金銀、或丹藥、或武學等等。
這里就不過多贅述。
其中有一個封賞特別引人注意。
那就是關于華陽公主的。
其實公主這個稱謂是需要朝廷正式肯定的封號,必須要有正規文件支持。
皇帝很多女兒,并不是個個都能叫公主的。
大多數也就是個皇女。
相反,有些親王、郡王之女或者宗室女在需要和親時,也會給個公主的頭銜。
只有經過正式冊封了之后才在官方身份上得到認同。
平時或者內部私下喊一喊公主沒什么,但是在祭祀、外交等等大事上面,這可不能含糊。
大家看歷史書上,親王公主的好像也沒多少,大多數都是不夠格的。
公主也有虛實之分,有的公主封百戶,意思這一百戶的賦稅都由公主自由支配。
但是大多數公主連這里面的一分錢都看不到。
依然還是住在宮里,皇家養著。
只有公主出嫁,或者極少數因為受寵或者其他原因的皇女才能獲得實封。
王朝歷史上還暫時沒有超過三百戶的。
按照今日的圣旨。
華陽的封賞是:増號鎮國華陽公主、實封三百五十戶,敕造公主府、開府置官屬。不設長史、加親勛翊衛校尉自轄三旅以護安全。聯絡天下勇武之士!
這就比較狠了,超出國標太多。
鎮國是給了參議政治的資格,有事可以直接上奏、
實封給了經濟權利,領著朝廷的俸祿還有三百多戶人家的賦稅、
有個詞語叫開府儀同三司,開府,指以自己的名義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的行為。得授儀同三司加號者可以得到與三公一樣之待遇。開府儀同三司一般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
大楚多是以同平章事加節度使,等于相位加地方督撫。
給公主的肯定沒有儀同三司,那也太嚇人了,不可思議。
但開府是實實在在的給了實際的權利和兵權。
三旅就是三百人,親王衛隊也就不到四百的樣子。
當然這也是在不逾制的情況下,這三百人是要自己養的。
朝廷只給負擔這翊衛校尉和公主府總管之類的俸祿。
公主表示玩不起,太窮。
就算朝堂一般的三百甲士,那也是一大筆支出。
士兵是脫產的,指望三百多戶的賦稅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公主之前也沒有積累和產業。
就算有這些小瑕疵,這封圣旨也可謂皇恩浩蕩。
這下和親是不可能和親的了,自主性有了質的提升。
至于這個聯絡天下勇武之士,就是相當于給了一個大楚武修協會的名頭。
別人承不承認,就要看你自己本事了。
華陽公主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年幼的她不知道麻煩事情還在后頭呢。
按照圣旨所言,公主府的架構在公主以下,還要有總管、錄事參軍、主簿、功倉戶兵四曹、親勛翊衛校尉、親事府和帳內府的各級軍官。
這些公主都可以自由任命,當然朝廷也會有推薦人選。
不過公主府都還沒有開工,這些慢慢來都行,不著急。
總管不用說了,一直以來在公主身邊的就只有女官藍海棠,這個非她莫屬。
剩下的一個人選都還沒有。
她倒是有心招攬孟沉舟三人,但是考慮到連雍王這個有機會競爭皇位的親王都挖不動。
暫時也就沒有說出口。
對孟沉舟來說,其實這個位置還是不錯的。
有個官身卻沒有過分深入朝堂,主要業務按官方給的權限基本也就是面對江湖的。
其實挺好的,不過公主沒問,自己也不想上桿子去求。
一切隨緣吧。
朝廷給這么豐厚的賞賜,肯定有他自己的目的。
經過這次鑒武大會,公主在民間的聲望還是不錯的,用她來與江湖人士交流比直接用官府或者不良人效果要好的多,至少沒有那么大的抵觸。
朝廷打定主意把內部矛盾的注意力轉移向外部。
找個機會再炒一炒公主的言論,到時候公主的用處只會更大。
這一點,朝堂大佬們都有默契。
這里面主要的推力,當然是雍王。
雍王一方面盡量的參與國家治理,展示其才能,還要照顧好自己這個親妹妹。
他的理念比較特殊,主張削減世家大宗的利益,當然這個不能明說,還要競爭皇位呢。
世家大族的支持少不了的。
削減的目的在于使國家長治久安。
在自己還沒有足夠地位和實力的時候,也不能眼睜睜看著矛盾爆發。
雖然現在大楚的國力下降,但是些許江湖勢力依然不值一提。
主要是現在的朝堂世家勢力太大,一旦矛盾爆發,處理方向肯定跟自己是背道而馳的。
強壓下來,也只是徒耗國力,根本矛盾還在。
倒不如拖一拖,拖到跟外族開戰。
屆時先消耗一部分內部矛盾雙方的實力,打退外族之后自己上位就更能放開手腳。
野心、抱負、利益、親情都照顧到了,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