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也可能是見過的,但是不知道名字,也不熟悉,所以陳姐對這個名字才有陌生感。”
“都是一個地方的,反正,陳姐跟這個陳副總的先祖極有可能是一家來的,必須蓋戳。”
沐桐無言以對,不明白她們為什么一定要把那個陳爾東跟她拉進一家。
想了想,沐桐覺得為了避免跟那個陳副總被拉進一家,她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
“咳咳,我覺得陳副總跟我是一家的希望不大。”
“這又是怎么說?”
小林覺得瀟瀟的推斷是沒錯的,以同姓宗族為基礎聚居是國情。同一個村出來的,又是相同的姓氏,多為同一先祖的。
所以,此刻沐桐的否認,也讓她疑惑。
沐桐也很無奈,難道還要請上族譜翻閱證明嗎?
只是族譜這東西,現在還有嗎?
沐桐也不清楚了,她一個常年在外的人,也不是宗族核心人物,就算有,可能她也不知道。
“是這樣,我記得我小時候,家里就跟我們說過,我祖上往上數五代不是姓陳的。”
“啊,祖上沒姓陳,后代怎么就改姓陳了?”
“姓氏也是能改的嗎?難道是改了隨母姓?”
“不,不是隨母姓,跟父輩、母輩都沒關系。”
“啊,那也能改?”
其她人聽到沐桐她們是改姓而來,都很疑惑不解。
上下幾千年,一般都是隨父姓的,隨母姓也有,雖說比較少,但不隨父姓、不隨母姓,這······
“稍安勿躁,這還有個故事呢!我們祖輩原本也不住竹山都,我們這支原來是姓陸的,后來跟陸氏宗族失散,就搬到了竹山都定居,當時是為了避禍和融入當地的氏族,才改的姓。”
“再后來,穩定下來了,也就沒再改回來,子孫也都一直姓陳了。”
眾人恍然大悟,還有這樣的情況。
“原來是這樣。”
“那么,說來,陳副總跟陳姐就極有可能不是一家的了。”
“那,有沒有可能陳副總他們家也是改姓了的?”瀟瀟有點不甘心,好好的自家人怎么變沒了。
呃,沐桐也沒話說了,對了,族譜沒有,宗族群總是有的。
現在的人總是與時俱進的,宗族也不例外。
這個群還是當年家里人拉她進去的,說是宗族要求的,年滿18歲的必須進群,除了一些不會用微信的老人。
宗族理事會的效率還挺高的,因為很多人在外工作的,聽說當時花了一個星期,讓所有人都加了群,所以群里人員很完整。
用理事會的話說,你在群里不發言可以,但管理者時不時發布一些宗族大事,你總得了解一下。出門在外,要記得這里還有一個家!有困難也可以聯系宗族,看大家能不能幫上忙。
沐桐劃開手機,悄悄打開那個躺在她通訊錄列表里家鄉的龐大宗族群,群名就是那位搬遷過來的先祖,群成員好幾百人,都是這位先祖的后人,群成員都是按照要求全都備注完整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