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那么一兩個好事者敢到沐桐面前提起這樣的話就好了,那沐桐就有機會可以肯定會回一句,腦洞害死人。
可惜別人的腦洞,沐桐無從知曉,只能任其沉浸其中了。
說來,沐桐當然沒有跟某某某的愛恨情仇了。
從小到大,她就沒談過戀愛,是一個純粹的母胎單身汪。
要說原因,其一就是沐桐年紀小的時候很害羞,跟異性交往少。
沐桐高中時也是見過人早戀的,但沐桐始終覺得跟一個異性靠那么近,是多么地不好意思!
她見人牽著手在校道上走,看著一男一女那種親密的樣子,都覺得臉紅。特別是認識的人,沐桐見了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雖然人家自己并沒覺得需要害羞。
其二么,那就是年少讀書時,沐桐就是個小書呆子,一心在學習上,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而少年人的好感,可能來得快,去得也快。
沐桐在這方面是懵懂中的懵懂,可能她還沒察覺某一個同學對她的靠近,是存著發展愛情的心思,那男同學便已覺得在沐桐這里屢屢碰壁了,已經萌生退意了。
什么回應都沒有,也是很難讓人堅持下去了,少年人的驕傲,也不允許他再繼續下去。
就這樣,在無形中,沐桐已經拒絕過了不少人,而她卻不自知。
后來吧,年歲漸長了,畢業了,沐桐也沒有一絲談情說愛的心思。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她懶得很,懶得去認識一個人,懶得去了解他的從小到大,懶得去理解他的三觀。
而且現在工作還不夠忙嗎?美食不好吃嗎?電視劇不好看嗎?自己不夠自由嗎?
為什么要花時間去認識一個陌生人,乃至他全家人?
勞心勞力,費力還不一定討好。
就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下半生相互扶持?
誰知道那人明天會不會變呢?
沐桐從來都不是賭徒,也可以說她是個膽小鬼,她從來不敢拿自己的未來的人生去賭某個人的真心,哪怕一分一毫。
所以,何必給自己套上束縛,為難著自己。感情,自然也就摒棄在外了。
其實吧,沐桐也追過甜甜的戀愛劇,看劇的時候,她也跟著一群人羨慕劇中的美好。
只不過看完后,她總能很理智、清醒地告訴自己,影視作品跟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別想太多。
也可能吧,沐桐就是七竅中有一竅未開,情竅不開,感情談何而來。
對于那些曾經對她表達過或者沒表達過好感的人,她都沒有心動的感覺。
她,就是這么無情的一個人,就像是服了絕情丹。
連個心動的對象都沒有,談什么結婚呢。
畢竟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將就不得。
不愿將就,那就單著好了。
那么,對于一個長期單身的人,問“準備什么時候結婚”這么一個問題,似乎、也許、應該不太友好吧?
所以,此刻,因為小花的話,讓整個房間的人都有一瞬間的凝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