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省內省外
- 危蟲
- 五品刺衛
- 3131字
- 2021-01-08 22:45:00
列徐盛和古青木到底還是缺乏足夠的勇氣離開院子去尋找或者增援皮良楚。他們最后安慰自己的理由不外乎兩個,一個是內應,再一個就是即使他們出去找也根本不知道皮良楚他們到了哪里。
雖說皮良楚他們說的是返回隧道火車上去救援穆近河、張康等人,不過如果他們找不到汽車找不到其他救援人員,就他們三個大人一個小孩肯定不會直接返回隧道去,因為去了也沒用,根本就不可能把傷員救出來。沒有擔架等工具,他們別說救幾個人,就是抬一個都未必能夠順利從山上抬下來。
既然皮良楚他們一定會去尋找汽車或者救援人員,那他們的行動線路就不一定在小院子到隧道去的路線上,那即使列徐盛和古青木二人沿著來的線路返回隧道去,也根本不可能在路上找到或見到皮良楚。
指揮中心匯總了各地的情況,尤其是各支派出的應急隊伍反饋的信息或者送回的一些實驗材料,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認知。于是小范圍內,得出了史上最嚴重公共衛生事件或外星生物入侵的兩種觀點。
7月6日中午12點。已知的變異生物出現了二十五種,分別是蟑螂、蚊子、蒼蠅、螞蟻、老鼠、家蠶、蟬、麻雀、斑鳩、雞、鴨、鵝、兔、狗、豬、羊、牛、馬、蛇等常見的動物,蟲子經過檢驗,初步認定為地球上從未出現過的物種。
實驗室里已經得到了一些變異生物,正在抓緊時間進行研究。當然,這些變異生物為什么會變異,死亡的尸體為什么能夠被蟲子駕馭成為最重要的研究課題。至于蟲子,專家們著重研究著蟲子體內的易燃氣體和它們啃食金屬的特殊能力以及目的。
實驗室沒有得到大型變異動物的研究樣本。
牛魔王尚未落網、豬八戒也只是一種傳說,甚至連手機照片都還未送到。
蔡金全曾經在尋找李環無果之后再次試圖抓捕一只蟲狗,以方便科學家進行研究,結果他們真正開始去尋找蟲狗時也在短時間沒找到。
專家們匯總了各種信息后猜測目前出現過的蟲子主要有七種,他們手中能夠研究的樣本只有兩種。
至于是否可以把染病發病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在短時間之內沒有人能夠肯定的下達這個命令。人畢竟不同于動物,動物可以進行多種試驗、可以用解剖等方式處理,發病的人誰也不敢認定他們已經死亡,在腦部活動不停止或者心跳不停止的界定條件下,這些病人不能當作死尸進行生物學或者病理學解剖。
有一個相當奇怪的現象,讓所有專家和決策者百思不得其解。
從外省的情況來看,確實已經出現了感染者,而且發現的不止一例,臨近身份最多的已經發現了超過千例,只是那些蟲子似乎遇到了嚴重的水土不服,被人們帶去外省的蟲子并沒有如省內那樣活躍,積極進行傳播和不斷尋找新的宿主。于是,自7月4日突然爆發的疫情似乎就按照省內邊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這種不可思議的新情況帶來了三個結果。
第一個結果就是外省能夠及時的采取隔離方式進一步阻斷疫情的傳播和蟲子的擴散。到7月6日,外省仍然沒有成片的感染區出現,雖然也在傳播,速度比省內緩慢幾十倍。
第二個結果就是部分得到消息的人,所謂消息靈通人士,大量的想方設法突破省界跑到外省去。由于省界太寬廣,與周邊八個省份相鄰,如果沒有足夠實力的百萬大軍肯定是無法把全省都封閉起來的。外省也不斷加強力量設置上萬卡口,動員百萬人員進行封鎖。在省與省的邊界處逐漸形成了一公里的安全隔離區。
第三個結果就是部分專家建議一方面將健康的未感染人群轉移到外省去,避免進一步的擴大感染區和感染人群。
最奇異的想法也出現了。部分專家建議將感染者送去外省,畢竟很多偷偷出省的感染者去了外省都沒有惡化的情況,就好像感染者離開本省去外省就進了一個冷藏庫,病毒和蟲子都被一定程度的遏制了進化和變異的速度一樣。
當然了,這些專家的建議不是讓感染者自由的去外省,而是在管控下去外省做類似“冷凍處理”的治療和控制。比如用封閉嚴密的大巴車送去外省的指定隔離點,比如用封閉嚴密的火車送去外省等等。
不能不說這些專家的想法非常具有想象力,可惜做起來實在太難。沒有任何一個外省愿意主動讓大量的已知感染者去他們的地方。畢竟誰也不知道后果會怎樣。其實,就算知道后果一定會是幫助了本省控制疫情,也就是說“冷凍處理”可以起到緩解作用,外省也不敢怎么做,就是中央都不敢輕易決定。
誰能說清楚如果大量的已知感染者被封閉起來送去外省,這些感染者達到一定數量,是否會發生巨大的聚合效果,造成大危機?誰能說清楚此時的感染者到了外省情況得到緩解,下一個時刻又會不會突然就爆發?
這就好比一個籃子里的蘋果壞掉了,也許是蘋果本來的錯,也許是這個籃子的錯。要把這些壞掉的蘋果放進另一個可能更好的籃子里,那是不是對那個更好的籃子里的更好的蘋果不負責?
本省的周邊主要是重山峻嶺,設置封閉卡口相當困難。尤其是數以千計的大小河流和山間小路也很難完全封閉。因此,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從本省逃去外省,這種情況只有等到全省各個小區、各個單位、各個村落全部實現封閉式監管之后才有可能實現。可惜本省的各種有效管控力量正在發生非常不利的變化。
一個小區或者一個村落聚居點爆發之后,說不定附近的管控卡口也就很快淪陷了。當然,疫情的防控重心是策達和寧津兩個城市,這兩個城市淪陷的速度和區域都是全省領先的。如果能夠把這兩個城市的口袋扎緊,說不定情況能夠得到緩解。
到7月6日中午,策達這個千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會主城區超過32%的區域已經被劃定為感染區,超過200萬人口被劃定為感染人群或者難以防控人群。當然,在32%的區域當中還存在眾多局部單位、封閉區域存在健康人群,只是情勢非常危險,下一秒下一刻就可能淪陷。省內已經很難派出足夠力量去轉移這些大面積感染區當中的安全島的人群。
自7月4日下午開始,各種救援力量真正發揮救援作用最終任務成功的非常少,成功率不足3%,成功轉移群眾不超過5萬,多數情況為,救援力量在實施救援管制時被大面積感染,逃脫者很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明明去轉移一批健康人群,卻突然在人群中出現了潛伏病人發病,最終整個群體幾乎全部感染,逃脫者較少。
與策達同樣是千萬人口國際化大都會的柴德,因為城市結構不同,中心區域分散,設置封閉隔離帶難度更小,設置時間比較及時,感染區域雖然也算省外最嚴重的地方,卻只達到了面積的6%和人口50萬以下。專家恐怕永遠都無法揭秘的另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柴德疫情沒有策達嚴重的是,柴德的病人發病率和病情惡化率都遠遠低于策達。同樣潛伏者發病時間和病情進一步惡化的時間都更長。
策達常常出現潛伏者從接觸過感染者之后或者被蟲子鉆進身體之后不到3分鐘就會發病,發病從初期階段到嚴重階段可能也用不了10分鐘。柴德則完全不同,大量的感染者潛伏期更長,少量感染者接觸感染源之后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才會發病,然后每個階段都會有時間較長的潛伏期。
沒有專家能夠解釋原因,策達的疫情和病情似乎被按下了加速鍵,柴德的疫情和病情似乎被按下了慢放鍵。難道是水土不同,還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在選擇性控制速度?
寧津是省內重要的感染源發生地,這個人口百萬的城市情況比策達更嚴重。超過40%的區域和超過50萬城市人口基本被劃入感染區和感染人群。這個速度幾乎和策達相差不大。
大量的寧津人在實施全城封鎖前逃離寧津,輻射到了周邊城市,尤其是超過了5萬人通過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國道、省道、村道、水路涌進策達,加速了策達的疫情擴散和爆發。初步估算,寧津戶籍人口逃離寧津進入包括策達、至歸、正營、凌至、均帛等9個周邊城市和臨近城市的數量達到了12萬多人。
寧津在一天多時間里上演了一場超大規模的大逃亡。與寧靜不同的地方在于,策達的人流是雙向的,既有大量的策達城區人口涌向周邊城市或者周邊省份,也有大量的本省其他城市人口涌進策達。
逃離策達的人群主要是發現了策達疫情失控,留下來很難保全。涌進策達的人群則主要考慮到策達是省會城市,擁有整個大區域當中最先進、最齊備、最完善的醫療體系和醫療資源,在不明實際情況前,優先選擇逃往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