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4章 西醫“養生”論(五)

  • 圖騰蛇杖
  • 麻凡羅
  • 2701字
  • 2021-03-20 19:38:10

流動鑲嵌模型是高中學的,是包括細胞膜在內的各種生物膜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而脂筏模型1997年便被提出,是對流動鑲嵌模型的補充。它源于這樣一個基礎問題:細胞膜中各種功能蛋白是如何存在并運動的?“功能筏”學說也就是脂筏模型認為,這些蛋白質和周圍脂質分子綁在一起像一條條結構有序的小船漂在細胞膜上,而這條船中起連結作用的便是膽固醇和鞘脂(鞘磷脂和鞘糖脂)。

膽固醇分子較小總是夾在較大的磷脂分子中間,但它與磷脂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極強,會從其他磷脂分子手中“橫刀奪愛”、“捆綁婚姻”并“三妻四妾”,形成一條有序的“賊船”。如此一來,膜中膽固醇含量越高,膜活動性越差。就極端而言,“Q彈”的細胞隨著膽固醇含量急劇增大會變得“硬梆梆”。

膽固醇在血管內與蛋白質結合,承載包括膽固醇在內脂質的蛋白質稱為脂蛋白,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其中一種。低密度脂蛋白不被細胞承認——不能正常地與膜上受體識別、結合。“由愛生恨”之下,它開始互相傷害,在正常的跨膜運輸中損傷細胞膜。一處血管壁細胞受損,其余就跟風涌入,使得局部膽固醇含量迅速增高。

這是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的反應,血管壁受損分泌相關細胞因子吸引單核細胞,并使其轉化成巨噬細胞,去識別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隨后,巨噬細胞大量吞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使得膽固醇大量進入胞內,然后它“長胖”了,成了泡沫細胞。

“胖子”泡沫細胞走不動道,就在血管壁中間卡住,久而久之形成脂質條紋或脂質斑塊。又久而久之,在動脈壁上形成了類似于“粥”一樣的褶皺層,這便是動脈粥樣硬化。這是用微觀解釋宏觀,告誡人們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

醫生告訴患者要注重飲食,控糖、控脂肪等等,但不會具體。因為在醫生與患者中間還有營養師的存在,后者根據需要為患者設計飲食。追究到底,醫生甚至是一些營養師的營養學素養未必很高,有時頗讓人啼笑皆非。

醫生告訴痛風患者要減少嘌呤攝入,可以多吃“雞蛋”。他給的理由是,嘌呤大量存在于遺傳物質和代謝強的細胞質中,而雞蛋只是一個卵細胞或受精卵,遺傳物質含量低。謝勰瞅了瞅,愣了半晌。那不妨往后再思考一下,后面來只母雞把蛋孵化,出來一只小雞,那還是“一個細胞”嗎?里面存在多少DNA、RNA?關鍵在于孵化過程中蛋與外界幾乎沒有除氣體交換外的物質交換過程,換言之,后面多出來的那些嘌呤物質本身就“存在”于雞蛋中,只是“存在形式不同”,直接檢查不出來。

雞蛋中含有嘌呤合成的前體物質,主要包括從頭合成途徑(denovo synthesis)中的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單位及CO2等簡單物質。同時,也可能存在重新利用(或補救合成)途徑(saluage pathway),利用游離嘌呤或嘌呤核苷。吃雞蛋,并未直接攝入嘌呤物質,而是大量吸收其前體物質,然后在體內合成,就像治療帕金森綜合征補充多巴胺,不是直接注射多巴胺,而是用其前提物質左旋多巴。所以,這個飲食建議還是要打個問號?

年前謝勰趕回老家,頓覺代謝性疾病患者多了不少,尤其是痛風和糖尿病。都是老老實實聽醫生話的人,胡蘿卜不能吃,飯要變著花樣吃,糖碰都不能碰······堅持了沒多久,其他毛病找上門,貧血、嗜睡等等,飲食方案貫徹越是徹底,各種疾病來得越快。因為醫生給不出實在可行的飲食方案,只能讓患者避免過量攝入或者適當減量攝入,而謝勰老家的這些人去了縣人民醫院得到的醫囑是“不能食用”,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醫生的營養學水平。

科學日新月異,過去人們都將糖尿病高血糖視作治療難點,如今發現糖尿病低血糖可能危害更大,而且更難干預。對于糖尿病多年且控制不佳的患者,其一般血糖水平已經與常人產生了差距,也就是他的“正常”血糖水平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又高于正常人。那么通過飲食強行將血糖降到正常人水平,導致的后果是患者糖源嚴重不足,機體供能不夠,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譬如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難題等等。再如過去認為尿路結石患者要減少鈣的攝入,不能食用豆腐等含鈣食物。如今研究發現,尿路結石患者增加鈣的涉入可以使體內多余的草酸等沉淀消除,從而減少結石復發的概率。

營養學覆蓋植物學、動物學、醫學等學科,是一門復雜精深不下于醫學的科學門類,絕不是泛泛而學就能取得成就的,需要長期大量投入達到專精。反正謝勰也只是讀了不少相關文獻,談不得什么科學,今兒就科普一下養生的平衡觀。

水,是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沒有之一。前面提到的痛風(高尿酸血癥)、結石甚至是糖尿病,衍生一下到日常的疾病防護等等,水都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在腎功能正常情況下保持充足的飲水,可以稀釋血液,增強物質更替,同時滿足機體絕大部分代謝反應需要。在醫院,每天護士都要監測患者“出入量”,出量包括呼吸、皮膚等蒸發量和尿量等等,入量包括輸液、食物攝入、飲水等等,而入量略大于出量(高血壓等患者處理方式不同)。

院外日常水分監測很難,只能估算——日平均小便1~2次,每次約1.5L,按日平均2L計算,也就是正常人每天總飲水需求量在2.5L左右,4天要喝完一大桶純凈水(10L裝),至于其他的出入量按等量處理。高血壓患者根據尿量減500mL,至于其他個例個算。

與水攝入相關的是無機鹽,核心在于鈉、鉀、鈣、鎂等離子攝入。純鹽成分為氯化鈉,對于水分流失多的人而言比如炎熱環境下的人、重體力勞動者(出汗)以及多尿的人等,都應適當補充鹽分。古時力巴吃咸,吃鹽給勁兒是有道理的。對于多尿的人則應適當補充鉀、鈣、鎂等離子,反之亦然。所謂適當便是口味不變,純鹽改成鉀鹽即可。

糖類、脂質、蛋白質和維生素,遇缺則補,不缺不補保持正常飲食即可。首先,所謂的蛋白質,甚至是其分解產物氨基酸,再過分一點談不完全分解產物肽類,都是人體代謝所需物質,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站在這個角度看,那些所謂的保健品、營養針不全是假的,至少有點用,雖然對于正常人而言吃點肉、嚼點豆就補進去了,更安全舒服。但這里要強調一下腸外營養的弊端,也就是不經過消化道直接攝入包括氨基酸、糖類等營養物質的方式產生的嚴重后果。

對于一些胃腸道出現問題、體內代謝異常需要大量補充某種營養物質的患者,醫院酌情滴注,但嚴格監視肝臟功能。因為通過胃腸道的蠕動,營養物質的吸收有一個拉長的過程,于是腸系膜動脈將營養物質輸送給肝臟,肝臟——脂質代謝等的主要場所,有時間慢慢處理。直接靜脈輸注,營養物質隨血液快速大量進入肝臟,對肝臟造成極大的負擔,營養針使用不當、輸注過快等等會導致極為惡劣的后果。除此之外,從外界直接大量獲取某種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其在體內的合成代謝會受到抑制,長期如此,合成該種蛋白質的細胞甚至是器官可能會失用性凋亡、萎縮,這是純化營養物質依賴的后果。

目前尚不存在吃一樣補所有的物質,所以保持規律的體檢,日常飲食多樣,尤其注意水和無機鹽的攝入,特殊人群針對性調整飲食方案,就夠了。都是正常人,哪兒那么多需要補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衡山县| 子长县| 牡丹江市| 门头沟区| 梓潼县| 穆棱市| 潼关县| 喀喇沁旗| 铅山县| 长泰县| 武清区| 冀州市| 莒南县| 青田县| 安远县| 浦东新区| 高淳县| 韶关市| 平谷区| 开阳县| 商河县| 含山县| 三河市| 襄垣县| 大姚县| 文山县| 桐乡市| 迁西县| 千阳县| 神池县| 贵定县| 宾川县| 灌云县| 连平县| 宜良县| 大新县| 九江市| 凭祥市| 遂川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