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X線胸片檢查

一、X線胸片心血管影像解剖
正常心臟和大血管位于胸部中央略偏左,是縱隔的主要組成部分。后前位X線胸片示心影1/3位于胸正中線的右側,2/3位于左側,心尖指向左下,有左、右兩個心緣。右心緣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由血管影構成,在兒童和青少年主要為上腔靜脈的邊緣,隨著年齡增長,到成年后升主動脈逐漸突出于上腔靜脈邊緣外,構成輕微向外膨出的淺弧狀陰影,老年人主要由升主動脈構成,并膨凸更加明顯,但不超越右心緣的最外界;下段由右心房構成。心緣與橫膈夾角稱為心膈角。多數人在右側心膈角處可見到密度更低、邊緣模糊的下腔靜脈影。左心緣自上而下分為三段:①主動脈結,是主動脈弓降部的投影,表現為密實的圓形陰影,由于該段主動脈為前后走向,與X線方向一致,因此基本上反映主動脈的斷面,是測量主動脈管徑的重要位置;②肺動脈段,也稱心腰,主要由肺動脈主干構成,呈較淺的弧狀;③左心室段,主要由左心室流出道的側壁構成,向左肺野內突出,“心尖”一般位于膈面上方。心尖外側和左側心膈角可見心包脂肪墊,為密度較低的三角形陰影。在肺動脈段與左心室段之間有一小段為左心耳邊緣構成,長度1~2cm,正常時融合在左心室段內不顯影。后前位X線胸片見圖2-2-1。
左前斜位顯示心前緣自上而下依次為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段主要由心耳部構成。右心房段上方為升主動脈,略向前凸上升,隨后轉向后方移行為主動脈弓。主動脈弓下方是主動脈窗,表現為寬大的透亮區。心后緣自上而下為左心房段和左心室段。左心室段的弧較深,而左心房段較淺。左心房的上緣有左主支氣管走行。左前斜位X線胸片見圖2-2-2。
圖2-2-1 胸片后前位
1.上腔靜脈段;2.右心房段;3.主動脈結;4.肺動脈段;5.左心室段
圖2-2-2 左前斜位
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升主動脈
右前斜位顯示心后緣的上段為主動脈升弓部后緣、氣管和上腔靜脈構成。下段由下向上依次為下腔靜脈、右心房段及左心房段,左心房段占絕大部分。心前緣自上而下依次為主動脈升弓部、肺動脈、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前壁一部分,僅膈上一小部分為左心室心尖部。心臟膈面從前到后為右心室和右心房,主要為右心室。心前緣和前胸壁之間的三角形透亮間隙,稱為心前間隙;心后緣和脊柱間的透亮間隙,稱為心后間隙。右前斜位X線胸片(服鋇像)見圖2-2-3。
圖2-2-3 右前斜位
1.左心房;2.食管;3.升主動脈;4.左心室;5.右心室
左側位顯示,心前緣與胸骨緊密相連為右心室前壁;其上方為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動脈主干前壁;再向上為升主動脈前壁。心前緣與前胸壁之間構成一個尖端向下的三角透亮區,稱為胸骨后區。心后緣自上而下為左心房段和左心室段,大部分為左心室。下段斜向前下,與橫膈呈銳角,即后心膈角,此角內可見下腔靜脈。心臟膈面主要由左心室構成。左側位X線胸片見圖2-2-4。
圖2-2-4 左側位
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室;4.主肺動脈;5.升主動脈;6.下腔靜脈
二、X線胸片心血管正常測量值
1.正常心臟形態有很大變異,主要受體型、橫膈高度和呼吸幅度因素的影響,其形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1)垂位心:正位胸片心影縱軸與水平面的夾角(心軸角)>48°(52~55°),左右心橫徑比(T1∶T2)<2;
(2)斜位心:正位心軸角35~48°,T1∶T2≈2;
(3)橫位心:正位心軸角<35°(32~35°),左右心橫徑比(T1∶T2)>2。
2.心胸比測量 心胸比率:心臟遠達像上,心影最大橫徑與胸廓最大橫徑之比。心影最大橫徑是指左、右心緣至中線的最大距離之和,胸廓最大橫徑是指通過右膈頂的胸廓內徑。心胸比率正常值是0.50,橫位心者不超過0.52。心影輕度增大:心胸比率0.52~0.55;心影中度增大:心胸比率 0 .56~0.60;心影重度增大:心胸比率>0.60。X線胸片心臟測量見圖2-2-5。
圖2-2-5 X線胸片的心臟測量
a.胸廓最大橫徑:通過右膈頂的胸廓內徑;b.心臟長軸:右心緣上下兩段交界點至心尖的連線;心胸比率:(T1+T2)/a;心軸角:a與b夾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阿合奇县| 永昌县| 柯坪县| 阳西县| 邵阳县| 宝山区| 诸城市| 恭城| 乌兰浩特市| 忻州市| 新绛县| 石屏县| 尼木县| 米泉市| 博白县| 南乐县| 桃江县| 富阳市| 武定县| 临高县| 迁西县| 腾冲县| 塔河县| 吴川市| 垣曲县| 博湖县| 瓦房店市| 夏津县| 汨罗市| 新巴尔虎右旗| 苏州市| 类乌齐县| 齐齐哈尔市| 自贡市| 临夏市| 保定市| 墨竹工卡县| 张家川| 华阴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