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網絡安全概述

1.1.1 網絡安全定義

自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網絡誕生起,網絡迅速發展,如今網絡已滲透進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平板電腦和個人計算機都處在網絡中。然而,網絡的迅速發展也導致了一系列安全問題的產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國家安全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網絡安全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那么,什么是網絡安全呢?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網絡安全的主要特性為: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審查性。

? 保密性——指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 完整性——指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 可用性——指可被授權實體訪問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應能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絡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絡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于對可用性的攻擊。

? 可控性——指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 可審查性——指出現安全問題時可提供依據與手段的特性。

1.1.2 網絡安全發展簡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安全開始被人們關注。特別是,自1987年發現了全世界首例計算機病毒以來,計算機病毒的數量和種類迅速增加,計算機網絡安全逐步成為熱點問題之一。國外計算機病毒專家開始研究反病毒程序,我國一部分有安全意識的計算機學者對網絡安全的實際工作也開始進行摸索,但并沒有形成規模。在網絡保護方面大都也只是在物理安全及保密通信等環節上有些規定,企業和大多部門還沒有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病毒問題愈加嚴重,網絡安全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也逐步加強了對計算機安全的監管,199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較全面地從法規角度闡述了關于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概念、內涵、管理、監督和責任。很多企業及事業單位也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將網絡安全作為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隨后的10多年里,我國的網絡安全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網絡安全設備和品種也逐漸健全,標志著我國的網絡安全正式走向快速發展時期。

與此同時,網絡成為各國繼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之后爭奪的“第五區域”。各國的網絡攻防便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010年5月,美國國防部組建的網絡司令部正式啟動,于2010年10月全面運作。日本也在2009年年底決定,在2011年建立一支專門的“網絡空間防衛隊”。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宝丰县| 阿瓦提县| 霍州市| 吴忠市| 诸暨市| 石阡县| 浮山县| 根河市| 洛阳市| 龙州县| 潮州市| 民丰县| 连南| 五寨县| 南京市| 闵行区| 福建省| 东台市| 武川县| 临猗县| 夏河县| 沐川县| 墨竹工卡县| 牡丹江市| 廊坊市| 广宗县| 武安市| 兴海县| 舒兰市| 华池县| 深水埗区| 成都市| 南汇区| 淅川县| 庄浪县| 安泽县| 垦利县| 南和县| 张家港市|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