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文精神讀本(珍藏版)上
- 湯一介
- 888字
- 2020-10-23 11:13:45
志行萬里
志①行萬里者,不中道②而輟③足;圖④四海者,匪⑤懷細以害⑥大。
《三國志·陸遜傳》
注解
①志:志向,志愿。
②中道:中途。
③輟:停止。
④圖:圖謀。
⑤匪:非,不。
⑥害:妨礙,妨害。

《三國志》作者陳壽著書圖
聽老師講
徐霞客行萬里路
“志行萬里”是西晉史學家陳壽《三國志》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立志走萬里路的人,不會中途停下自己的腳步;有志治理天下的人,不能心胸狹小而妨害宏大的事業。
我國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的一生正好印證了這句名言。徐霞客出生在江陰(今江蘇江陰)一個有名的書香門第,從小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游記之類的書籍。少年時代他就樹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決心探尋祖國河山的奧秘。
十九歲那年,徐霞客的父親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尋訪名山大川,但是他想到“父母在,不遠游”,家中有老母在堂,所以幾次話到嘴邊都沒有說出口。徐霞客的母親是個知書達理、頗有見識的人,她看出了兒子的心事,便鼓勵兒子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游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增長見識。怎么能因為我在,就像籬笆里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里,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激動,決心去遠游。于是,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肩挑簡單的行李,離開家鄉,踏上了旅行之路。這一年,他二十二歲。從此,直到五十六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雙腳跋山涉水,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在跋涉一天之后,無論多么疲勞,無論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

徐霞客手跡
他的足跡遍及今天的浙江、江蘇、安徽等十九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游歷中,徐霞客幾乎每天都在冒險,攀登懸崖,進入山洞,考察實際的地理面貌。他曾經三次遭遇盜賊,多次斷糧,但是他沒有退縮,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觀察的結果。他去世后留下的筆記經過后人整理,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記》。這部游記資料翔實,文筆優美,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徐霞客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些人之所以能創造輝煌的事業,是因為他們胸懷遠大的志向,并能夠為這樣的志向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