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擔保法律法規匯編及案例精選(批注版)
- 鄧學敏 饒夢瑩
- 1200字
- 2020-10-23 11:14:37
序言一
擔保制度的出現源于商品交易對信用之需求,其基本功能在于增強履約信用、保障債權實現。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金融資本市場的興起,擔保制度在促進資金融通、維護金融與資本市場穩定等方面亦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81年,《經濟合同法》首次從立法層面規定了定金和保證兩種形式的擔保。此后,我國現代擔保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經三十余載,已形成較為復雜的規范體系。當前,我國擔保法律制度既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等民事基本法關于擔保的概括規定,亦包括《擔保法》《物權法》等民事單行法對擔保制度的一般規定;此外,《公司法》《合同法》《海商法》《民事訴訟法》等其他法律,對不同擔保主體、不同擔保物、擔保合同、擔保權實現程序等亦作出了特別規定。除前述相關法律外,最高人民法院及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亦制定了大量關于擔保的司法解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鑒于前述擔保相關法律規范散落各處,對其進行體系化梳理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我國擔保法律制度的復雜性亦來自于擔保本身。在我國當前的擔保法律制度之下,存在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定金等典型擔保方式。其中,人的擔保和物的擔保因其性質不同而形成的規則差異自不言而喻。在物的擔保之下,不同類型的物的擔保在擔保物的范圍、擔保權的設立與登記等問題上亦存在規則差異。即便是同一類型的物的擔保,因其所涉的擔保物不同,其適用的具體規則亦可能存在差異。
由于上述擔保規范體系與擔保本身的復雜性,以及在擔保法律制度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新舊規范不一致等情形,擔保法律制度體系內不同規范的沖突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以《擔保法》、其司法解釋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最為顯著。前述沖突可能引發對規范理解的偏差,在司法實踐中,亦容易導致司法裁判規則不一致等法的適用問題。因此,對我國擔保制度沖突規范的梳理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對上述擔保法律規范的系統梳理、擔保沖突規范的研究等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作者對我國現行的擔保法律規范進行了體系化的梳理,并基于擔保主體類型、擔保物類型、實現程序等不同標準對前述法律規范進行分類,頗具參考價值。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我國擔保制度核心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問題予以了充分關注,并在書中作出了相應的提示,以大量批注的形式對核心規范之間的沖突與不一致作出了詳盡的說明,幫助讀者厘清沖突規范之間的關系。此外,為了加強讀者對擔保沖突規范與重點法律規范的理解,作者還對部分相關典型案例的裁判規則進行了總結,進一步提升了本書在擔保實務中的實用性。
本書兩位作者本科均畢業于法大。學敏聯系我時說他是懷著“惴惴之心”希望我能撥冗作序。我相信他們這份“惴惴之心”,不僅是出于對師長的敬重,亦是出于對著書立說這一人生大事的敬畏。從本書的體例與內容看,他們為此書的出版也付出了相當的努力。我也相信,本書的出版將對擔保法律制度研究及實踐應用提供有益的幫助。
2018年12月17日于中國政法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2年第4輯(總第182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律法規全書(含典型案例及文書范本)(2021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實用版(2017年版)
- 民商法實務精要
- 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2014年版)
-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2014年版)
- 物權法研究(第四版)(上、下卷)
- 物權二元結構論:中國物權制度的理論重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律法規全書(含典型案例及文書范本)(2018年版)
- 藥品侵權問題研究
- 侵權責任法研究(第二版)下卷
- 人身傷害法律糾紛處理一本通(最新升級版)
- 民法典下的財產繼承:遺囑表達、遺囑訂立、證據采集、遺囑保管、遺囑執行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合同法(2017—2018)
- 實用版法規專輯:借款擔保(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