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德語怎么說才能“萌”?

前些日子,Herr Hu跟我講了個他班上的故事:他們課本里學(xué)到der Bonbon這個詞,然后Herr Hu說這個詞就是“糖果”的意思,下面有個同學(xué)補了一句:應(yīng)該是“糖糖”吧(年輕人發(fā)嗲的時候會念成 tǎng táng)。我聽完不禁莞爾。

笑過之后,我不由地思考起了這個問題。用“糖糖”來翻譯Bonbon,采取的是聲音上的相似性,這個相似性就是“疊詞”,德語叫作Reduplikation。所謂疊詞,就是讓某個單詞或單詞的某個部分或音節(jié)重復(fù)發(fā)音而形成的詞匯。

Bonbon是外來詞,來自法語,被翻譯成“糖糖”。而德語中還真的有一個法語外來詞就叫“糖糖”,它就是das Tamtam,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鑼”的意思。

德語中的疊詞其實很少,除了外來詞之外,最主要的疊詞都是幼兒語匯(das Lallwort)。這一點和我們漢語其實很像,都是用疊音的方式來方便幼兒發(fā)音。最常見的就是“爸爸和媽媽”,德語當(dāng)然就是Papa und Mama。

孩子見到小狗,聽到狗的叫聲,就會把狗叫作der Wauwau。

而孩子見到一只大公雞,就說ein Kikeriki。

漢語說“車車”或“滴滴”,德語說das T?fft?ff,主要指汽車或摩托車。

孩子的屁股,我們漢語會說“小屁屁”,無獨有偶,德語會說der Popo。

有地方疼,或者有傷口,德國孩子就會說das Wehweh。

我們經(jīng)常問孩子“要不要便便”,德國這邊要看,是大的還是小的。小的就是Pipi machen,或者是Lulu machen;而大的則是Aa machen。

而漢語說“困覺覺”,德語則會說Bubu machen。上次在飛機上,聽到一個五十幾歲的德國老頭說了一句:Ich mach jetz mal Bubu!真有點違和。

各位同學(xué),要想德語說得萌一點,就得多用疊詞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上饶市| 扬州市| 霍山县| 三门县| 阳高县| 武邑县| 尼木县| 丰顺县| 荣成市| 五原县| 青海省| 临桂县| 浙江省| 汕头市| 苏尼特右旗| 平塘县| 称多县| 宝丰县| 探索| 六安市| 滁州市| 马山县| 新宁县| 涟源市| 汉源县| 元谋县| 广汉市| 白玉县| 年辖:市辖区| 昆山市| 金寨县| 平罗县| 安阳县| 十堰市| 玉门市| 玛多县| 绥阳县| 嘉黎县| 贺州市|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