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 針神

南通刺繡又稱“沈繡”,以人物繡見長,針法變化多樣,五官刺繡傳神。說起南通刺繡的歷史,便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清末著名的刺繡藝術家——沈壽。

走近沈壽

沈壽原名沈云芝,是享有“針神”美譽的中國近代著名刺繡藝術家。她七歲弄針,八歲就會刺繡,很早便成為刺繡高手。慈禧太后七十壽辰,沈云芝刺繡的一幅《八仙上壽圖》令慈禧眼前一亮,大為賞識,便賜了沈云芝一個“壽”字。從此,沈云芝更名為沈壽,她的名氣更是響傳四方。1914年,張謇聘請沈壽任女工傳習所所長,教授刺繡。沈壽在刺繡中將西洋繪畫注重光線、透視,追求色光變化的特點與中國傳統刺繡的用針、設色技巧熔于一爐,創造了以“求光”“肖神”為基本特點的“仿真繡”,把我國的傳統刺繡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開拓了我國刺繡藝術的新領域。

沈壽藝術館

在南通文化宮旁,濠河北岸有一條林蔭小道,柳蔭深處,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磚小瓦、紅漆門窗的兩層小樓,這里就是沈壽藝術館。

沈壽藝術館,就是當年沈壽執教的南通女工傳習所。沈壽主要教授女學生學習花卉、翎毛、山水、油畫和肖像的刺繡及國畫、音樂、寫字等相關課程,使繡女們具有多方面的學識,為南通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刺繡人才。

藝術館東側的沈壽雕塑

沈壽藝術館二層小樓

仿真繡《耶穌像》堪稱刺繡極品,是沈壽以油畫為范本繡制而成。繡品中耶穌神色微妙,肌膚質感細膩,尤其是他的一雙眼睛,深藏憂戚,極為感人。這一作品,用色多達111種,劈絲線細達七分之一,針法也復雜多變并有大膽創新。1915年,《耶穌像》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

《蛤蠣圖》

《耶穌圖》

《意大利皇后像》

參觀沈壽藝術館或去工藝美術商店欣賞繡品,感受南通刺繡的特點。

畢生心血溶繡譜

沈壽遺著《雪宧繡譜》是我國一部重要的刺繡理論專著。這本繡譜詳細介紹了刺繡所用的工具、刺繡的技法、刺繡時應注意的問題和藝術觀點等。它是沈壽畢生刺繡經驗的總結,對發展刺繡藝術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那么,這本重要的著作是怎樣寫成的呢?

沈壽由于長期廢寢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刺繡藝術,積勞成疾,身體十分虛弱。為了使沈壽的刺繡技藝能發揚光大,張謇動員她寫一部刺繡藝術的書,并且毛遂自薦,親自幫沈壽記錄整理。兩人開始了長達半年的《繡譜》的創作。他們互相啟發、共同研究,沈壽邊回憶邊口述?!独C譜》完成后,張謇親自作序。序中寫道:“積數月而成此譜,且復問,且加審,且易稿,如是者再三,無一字不自謇書,實無一語不自壽出也?!庇纱丝梢?,這本繡譜確實是沈壽四十年藝術實踐的結晶。

為了書稿,沈壽日夜忙碌,帶病堅持,嘔心瀝血。1921年6月8日沈壽去世時年僅48歲,張謇按照她的遺愿把她安葬在能望見長江和蘇南大地的馬鞍山南麓(lù),并在墓門石額上親筆題字:世界美術家吳縣沈女士之墓闕(què)。受大狀元如此重視的女子,怎么能不讓人欽佩呢!

讀了沈壽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同學交流交流。

感受刺繡工藝

繡制一幅刺繡作品首先要精選畫稿。繡稿是刺繡的主題和靈魂。畫稿選好后,要精心描摹到刺繡的面料上,用細筆在綢緞上淡淡地描畫作品的線條和輪廓,然后上繡繃。接下來就是選線了。如“沈繡”一般的用線是專用絲線染色加工而成的,線色達到千種以上,每種顏色從淺到深也有十至二十種之分,人物肖像僅眼睛就要十種顏色以上,一件作品多達一二百種顏色也不稀奇。然后根據原畫的色彩,逐一配色。刺繡時線的粗細要根據不同作品進行設計和搭配。由于刺繡的線非常細,輕輕的呼吸都會使它飄動,所以在刺繡時,大多要門窗緊閉,不受風的干擾。從起手的第一針起,刺繡整幅作品都要極為認真、細致。刺繡藝人只有保持安詳、平靜的心態,才能繡出一幅高水準的繡品。在繡制期間不能讓繡面沾染一點污跡,因此,在刺繡過程中不能說話,防止唾液濺到絲綢上。一般小幅作品要繡三至五個月,中等作品要繡一年,大幅的要繡兩三年,還要多人合作。

到刺繡廠或農家去看看,向會刺繡的人請教,了解刺繡的一般工藝,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創作一幅簡單的刺繡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竹溪县| 武冈市| 桐城市| 邵阳县| 太湖县| 迭部县| 乃东县| 贵德县| 深泽县| 始兴县| 宁武县| 唐海县| 额敏县| 阆中市| 温州市| 安溪县| 徐州市| 六盘水市| 湖北省| 恩平市| 福安市| 永新县| 辽源市| 佛冈县| 南开区| 栾川县| 凤庆县| 永泰县| 上林县| 石首市| 修文县| 吴旗县| 土默特左旗| 阿坝县| 阿瓦提县| 兴安县| 辛集市| 浮山县| 云霄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