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新聞實證研究:對媒體法制新聞報道的監測與分析
- 姚廣宜
- 2136字
- 2020-09-22 14:14:02
第二節
電視法制新聞報道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視法制節目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到21世紀逐步繁榮,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電視觀眾最為熟知和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之一。30多年來,電視法制節目從少到多,從弱到強。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到2007年,全國有11家電視臺開辦了專業的法制頻道,法制欄目已經超過了240個。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
一、電視法制節目的開創期(1980—1992年)
早在20世紀80年代,與法制有關的節目就已經在中國電視節目中出現。1980年7月,中央電視臺開辦了一檔評論欄目《觀察與思考》,這可以說是中國電視法制節目的最早形態。正如其名稱,節目內容涉及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采用演播室錄制的形式,對當時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通過法律專家和學者點評的方式對受眾進行一些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方面的教育。《觀察與思考》的創辦,在中國的電視法制節目的發展歷程中占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以后法制類電視節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1985年到1992年這段時間,中國電視法制節目從無到有,漸成氣候,走完了它的開創階段。1985年6月中宣部“一五普法”,要求“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都要由專人負責,辦好法制宣傳節目。”1985年12月,中央電視臺最早的法制欄目《規矩與方圓》開播。1992年5月上海東方電視臺的法制節目《法律與道德》開始試播,這是我國第一個專業的電視法制節目,不僅開創了電視法制節目最早的獨立形態,更重要的是比起其他單純以宣傳為主要手段和目的的電視法制節目,它更積極地探索各種新穎的電視表現手法,使法律更容易為觀眾所接受。[1]在普法教育要求下出現了大量省、市臺法制節目,如南京電視臺的《法制園地》、廣東電視臺的《公民與法制》、山東電視臺的《道德與法制》等等。
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的產生和發展與國家普法教育的工作要求密切相關,從外部環境方面給電視法制節目提供了迅速發展的推動力。同時,這個發展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過于宣傳的特性導致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發展缺少內部動力,先天不足。即使是這樣,據不完全統計,到1993年之前,開辦法制節目的省、市臺近50家,全國電視法制節目已初具規模。[2]
二、電視法制節目的發展期(1993—2002年)
在這一時期,電視法制節目成為主流節目類型之一。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推進有關,經濟的發展為法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中國法治進程不斷完善,從1992年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講話,到1993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立法和司法工作的指示,再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國”的政治方針,普法教育活動全面開展。同時,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與法制相關的事件成為人們生活中迫切需求的重要信息。
電視法制節目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1993年至1998年期間,全國開辦電視法制節目的電視臺從50多家發展到150多家。如中央電視臺的《東方時空》《社會經緯》、北京電視臺的《法制進行時》等等。1999年1月正式開播的《今日說法》,因其形式活潑新穎、貼近生活,在開播當年收視率就達到2.5%,成為最受歡迎的法制節目之一。
在全國各地電視法制節目蓬勃發展之際,專業法制頻道出現了。1999年5月,長沙電視臺政法頻道作為全國首家政法類專業頻道正式開播,定位“政法”這一專業主體,堅持自辦新聞節目為立臺之本。隨后,我國法制頻道越來越多,山西電視臺法制道德頻道、黑龍江電視臺法制頻道等等,逐漸形成規模。
這個時期的法制節目不僅是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1994年成立的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法制節目委員會還制定了新的法制節目發展策略,形成了新型的創作理念。這個時期的電視法制節目逐步強化其輿論監督功能,法制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影響力大大提高。
三、電視法制節目的繁榮期(2002年至今)
這一時期,立法、司法和相關政策的完善和發展,為電視法制節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電視法制節目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2003年以來,中央電視臺的法制節目發展更加專業化。《經濟與法》針對經濟人士,《法制編輯部》針對農民受眾,《法治在線》以新聞資訊著稱,這幾個節目定位明確,滿足了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2004年12月,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正式開播,顯示了作為國家級媒體對法制節目的高度重視。
在此期間,各個地方電視臺也在不斷的探索,尋求符合自身特點的法制節目個性化發展之路。例如江蘇衛視的《迷情追擊》、浙江電視臺的《大偵探西門》、上海東方衛視的《律師視點》等等,電視法制節目形成高收視率和欄目品牌化的趨勢,出現各式各樣的電視法制節目類型,使得電視法制節目真正富有活力。
截至2004年6月15日,全國已經有8家電視臺開辦了專門的法制專業頻道,并且在全國各級電視臺的節目中,還有六十多個法制類的欄目在播出。法制類電視欄目的播出量一般占專題類節目的10%,而其收視率卻占整個專題類節目收視的19%,其良好的播出效果可見一斑。[3]2010年11月份央視索福瑞收視率調查顯示,在北京地區主要頻道節目前十名的收視排名中,法制節目有三個,分別為《治安播報》《大家說法》和《法治進行時》。可見法制節目在電視領域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
[1] 游潔、鄭蔚:《電視法制節目新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頁。
[2] 劉勇峰:《中國電視法制節目30年》,載《西部廣播電視》2008年第8期。
[3] 畢根輝:《中國名牌電視欄目〈經濟與法〉案例分析》,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