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jié)
斯芬克斯之謎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表明,人類真正認識到自己同獸的不同并把自己從獸中解放出來,倫理選擇是多么重要。在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索??死账棺钤缬梦膶W的形式對人類的倫理選擇作了闡釋。

人類倫理選擇的實質(zhì)就是做人還是做獸,而做人還是做獸的前提是人類需要通過理性認識自己,即認識究竟是什么將人同獸區(qū)別開來的。在《俄狄浦斯王》這部常常被人們解讀為表現(xiàn)古希臘人命運主題的悲劇中,如果我們從人類倫理選擇的視角思考問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索??死账蛊髨D借助斯芬克斯以及她的謎語表達的問題,并非是一個人類無法同命運抗爭的命題,而是對人為什么是人的追問。

斯芬克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形象,她最早出現(xiàn)在古埃及神話里,大約于公元前1600年傳入希臘。她蹲守在前往忒拜的十字路口,要求過往的行人回答一個謎語,凡是破解不了她的謎語的人都會被殺死。斯芬克斯的謎語具有強烈的象征性。謎語說:什么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人,但是忒拜人都猜不出來。后來俄狄浦斯說出了謎底——“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個孩子,用手和腳爬行,因此是四條腿走路;人到了生命的中午,變得強壯有力,所以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年老體衰,不得不借助拐杖,所以是三條腿走路。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因羞慚而跳崖自殺。這個關(guān)于人的謎語,在當時難倒了許多人,因此被稱為“斯芬克斯之謎”。在今天看來,這個謎語的價值并非在于難解,而是在于它為我們理解人給出了重要啟示。

古往今來,許多學者對斯芬克斯之謎這個貌似簡單的問題進行了各種解釋。盡管各家觀點不一,理解和表述不同,但在斯芬克斯之謎與探求人的本質(zhì)有關(guān)這個認識上,卻趨向一致。如果我們把這個謎語同刻在阿波羅神廟上那句意味深長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斯芬克斯之謎表達的核心內(nèi)容是對人的本質(zhì)的追問。這一思路無疑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斯芬克斯之謎。不過,關(guān)于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首先應(yīng)該從斯芬克斯的形象分析入手。斯芬克斯不僅是一個神話形象,而且也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但遺憾的是,它是一個長期被人誤解的形象。直到今天,斯芬克斯還常常被人們理解為一個作惡的怪獸形象。在古希臘神話里,斯芬克斯被認為是代表毀滅的殘忍怪物。根據(jù)赫西俄德的《神譜》所說,斯芬克斯為厄喀德那和俄耳托斯所生。厄喀德那是斯芬克斯的母親,她同斯芬克斯有些類似,是一個半神半獸的怪異精靈。她的上半身是女神,眼睛明亮,面容美麗,但是下半身是蛇的軀體,上面長滿了斑點。[1]從斯芬克斯的蛇形尾巴上,還可以看到它母親的影子。斯芬克斯的父親俄耳托斯(Orthus)也不是人的形象,而是一只長著雙頭的狗。在希臘神話中,類似斯芬克斯的母親這種人獸一體的形象,并不是極其個別的例子,例如,關(guān)在克里特島上迷宮中的米諾斯牛、半人半羊的牧神潘(Pan)和森林之神薩蒂爾(Satyrs)、半人半馬的喀戎(Chiron)等。因此,斯芬克斯這個人獸一體的形象可以在古老的希臘神話里找到來源。

古代希臘神話中出現(xiàn)的人獸一體的形象,正是人類從猿進化而來的藝術(shù)寫照,是人類完成自然選擇后的最初的形象。在人獸一體的希臘神話形象里,斯芬克斯是最著名的、也是象征性最強的人獸一體形象。從性別上說,斯芬克斯是一個女性。她長著女人的頭、獅子的身體、鷹的翅膀和蛇一樣的尾巴。這個人和獸結(jié)合在一起的斯芬克斯,究竟是人還是獸,對于剛剛經(jīng)過生物學選擇而從蒙昧狀態(tài)中走出來的古代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還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就斯芬克斯的女人頭部特征而言,她是一個人并且是一個女人,但是就她的獅子身體而言,她不是人而是獸。她尾部長著的那根蛇形尾巴,就是野獸淫欲的突出象征。那么,這個既是人又是獸的斯芬克斯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人還是獸?這是一個類似于哈姆雷特遇到的“是也不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難倒了當時理性剛剛萌芽的人類。

斯芬克斯關(guān)于人的謎語實際上是一個怎樣將人和獸區(qū)別開來的問題。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當人類經(jīng)過自然選擇而獲得人的外形的時候,人類也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仍然保留了許多獸的特性,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斯芬克斯因為有人的頭腦而認識到自己不同于獸,但是由她的獅子身體和蛇尾所體現(xiàn)的原欲又讓她感到自己無異于獸。就她的外形而言,她既是人,也是獸。她渴望知道,她究竟是人還是獸。她通過提問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于人的困惑,斯芬克斯之謎也就這樣產(chǎn)生了。

[1]參見:The works of Hesiod,Callimachus,and Theognis/litera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prose,with copious notes,by J. Banks. London:H. G. Bohn,1856. pp.18—19. 另見:Theogony;and,Works and days/Hesiod;transla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s by Catherine M. Schlegel and Henry Weinfield.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6. pp. 32—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万年县| 新民市| 乌兰察布市| 宾川县| 当涂县| 广元市| 巴林右旗| 康乐县| 东乡县| 易门县| 荃湾区| 灵山县| 宁武县| 甘南县| 越西县| 喀喇| 城步| 温宿县| 东丰县| 吉林市| 化隆| 微山县| 尚义县| 多伦县| 确山县| 武汉市| 福清市| 敦化市| 栾川县| 郑州市| 西乌| 温宿县| 鲁山县| 洛川县| 江陵县| 漯河市| 突泉县| 东莞市| 周宁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