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砌筑工
  • 高原
  • 1701字
  • 2020-09-24 18:12:53

2 建筑識圖基本知識

2.1 房屋構造基本知識

砌體房屋的組成,自下而上主要有地基、基礎、墻體、樓梯、鋼筋混凝土樓板和屋面以及雨篷、陽臺、挑檐等。其中墻體中又包含著門窗、過梁、圈梁、構造柱和其他一些墻身構件。

1.地基與基礎

砌體房屋底層墻體,埋入土中的部分是地基墻,再向下有一個大放腳是基礎,基礎下面是地基。砌體房屋層數有限,荷載相對較小,因而基礎多為淺基礎。比如屬于剛性基礎的磚或毛石條形基礎、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如果上部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相對較低,也可采用整體筏形基礎等。特殊情況下,也不排除采用樁基、箱基等深基礎。

基坑(槽)開挖后,無須加固處理即滿足設計要求的地基稱為天然地基。如地質條件較差,則需進行人工加固處理。人工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有換土、重錘夯實、強夯、振沖、砂樁擠密、深層攪拌、堆載預壓、化學加固等。

2.墻體

墻體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砌體構件。一般用普通磚或其他砌塊和砂漿砌筑而成。磚墻體以厚度不同分類,有12墻、24墻、37墻,嚴寒地區還有自然保溫效果較好的49墻,其相應實際厚度分別為120mm、240mm、370mm和490mm,如圖2-1~圖2-4所示。

img

圖2-1 12墻

img

圖2-2 24墻

img

圖2-3 37墻

img

圖2-4 49墻

為確保砌體房屋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剛度以抵抗地震災害,根據抗震設防烈度等因素在房屋每層的樓板板底處設置圈梁。當地震設防要求不高時,一般僅在基礎及房屋頂層檐口處各設一道圈梁;在房屋的轉角處、縱橫墻相交處、樓梯間四角等部位還應設置構造柱。

墻身構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1)勒腳。勒腳在外墻與室外地面結合部位,其作用是保護墻角、加固墻身,另外還有美化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2)墻身防潮層。墻身防潮層一般設置在室外地坪以上,室內地面標高±0.000以下60mm左右第一道磚墻水平灰縫位置。防潮層沿所有墻體連續設置不得間斷,以阻斷地面以下潮氣向上侵入并腐蝕墻身主體。

防潮層所處的標高,通常是結合底層墻體砌筑的施工第一步——找平層制作完成的。在非抗震地區,用20mm水泥砂漿抹平,其上做卷材防潮層。在抗震地區,則應選擇剛性防潮層,一種是25mm厚的水泥砂漿防潮層,所用水泥砂漿內摻一定比例的防水劑;另一種是細石混凝土防潮層,澆筑60mm厚與墻等寬的細石混凝土條帶,內設構造鋼筋,如圖2-5所示。

img

圖2-5 防潮層與散水

(3)散水與明溝。散水與明溝設置于建筑物的外墻四周。散水阻止了雨天室外雨水沿墻身、基礎侵入地基,保護了地基基礎結構安全。散水自身具有一定坡度,雨水流經時便形成有組織的排水將其向外導入明溝,沿明溝按一定坡度排泄最終進入總排水管網。

散水及明溝,均可用磚、塊石等材料砌筑,也可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如圖2-5所示。

(4)門窗過梁。門窗過梁設于門窗洞口上坪,它有效地支撐起洞口上部砌體及砌體所承擔的樓板屋蓋,并把這部分荷載傳遞到過梁兩端,再傳給窗間墻體。過梁洞口上部范圍內,規范設計要求不允許設置梁。

過梁按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分為磚砌平拱過梁、鋼筋磚過梁和鋼筋混凝土過梁三種,鋼筋混凝土過梁又分現澆過梁和預制過梁。砌體房屋大規模采用第三種,前兩種由于受力及抗震性能較差,目前已經很少采用。

另外,與墻身有關的構件還有雨篷、屋檐、窗臺及臺階等。

3.樓板與屋蓋

樓板與屋蓋都是砌體房屋的重要構件,它與墻體一起形成了砌體房屋的上部結構。

從受力看,內力以荷載的方式,在結構體系的構件中和構件之間傳遞。作用在樓板和屋蓋上的“面”荷載,向四周擴散:如果傳遞到梁上,會以“線”荷載方式向兩端傳遞到墻上;如果傳遞到墻上,則繼續以“線”荷載方式往下層墻體傳遞,經基礎最終傳給地基。由承重墻縱橫走向的不同,砌體房屋可劃分為縱墻承重方案,橫墻承重方案及縱、橫墻混合承重方案,如圖2-6~圖2-8所示。

img

圖2-6 縱墻承重示意圖

img

圖2-7 橫墻承重示意圖

img

圖2-8 縱、橫墻混合承重示意圖

樓板屋蓋多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鋼筋混凝土板裝配式結構已經很少采用。現澆結構優點體現在有較好的整體防水效果,當然與預制裝配式相比,現澆混凝土施工稍顯煩瑣,工期略長。

4.樓梯

砌體房屋樓梯分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前者較為多見。

5.門窗

砌體房屋門窗有木制門窗、鋁合金門窗、塑料制門窗等多種。

6.陽臺

砌體房屋陽臺多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和鋼筋混凝土的樓板或屋面、圈梁、構造柱整體澆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西藏| 南汇区| 迁西县| 沿河| 旌德县| 阿坝县| 龙里县| 苗栗市| 民乐县| 墨竹工卡县| 磐安县| 益阳市| 双峰县| 新昌县| 元江| 那坡县| 得荣县| 晋江市| 安平县| 奎屯市| 富宁县| 巩义市| 宿迁市| 曲松县| 长汀县| 富蕴县| 云和县| 遵化市| 绥江县| 武冈市| 元氏县| 阿拉善右旗| 宁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威市| 安达市| 社旗县| 思南县| 宁远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