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造價員
  • 張明慧
  • 11字
  • 2020-09-24 18:11:42

3 建筑工程定額計價理論

3.1 施工定額

3.1.1 施工定額的組成和作用

1.施工定額的組成

施工定額由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機械臺班消耗定額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

為了適應組織施工生產和管理的需要,施工定額的項目劃分很細,定額子目更多,包括的范圍更大,是建筑安裝工程定額中的基礎定額之一。

2.施工定額的作用

施工定額的作用主要是合理組織施工生產、加強企業管理和堅持按勞分配等方面。認真執行施工定額,有利于促進建筑企業的發展。其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定額是編制施工預算的依據。

(2)施工定額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作業計劃的依據。

(3)施工定額是企業內部定包、簽發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的基本依據。

(4)施工定額是計劃勞動報酬、堅持按勞分配的依據。

(5)施工定額是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實現施工投標承包制的基礎。

(6)施工定額是編制預算定額和單位估價表的基礎。

3.1.2 勞動定額

1.勞動定額的概念與作用

(1)勞動定額的概念。勞動定額又稱人工定額,是建筑安裝工人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在一定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條件下、在平均先進水平的基礎上制訂的。它表明每個建筑安裝工人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勞動時間,或在單位時間所生產的合格產品的數量。

(2)勞動定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組織生產和按勞分配兩個方面。在一般情況下,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即生產決定分配,分配促進生產。當前對企業基層推行的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的分配形式,無一不是以勞動定額作為核算基礎的。

2.勞動定額的編制

(1)分析基礎資料,擬定編制方案。

1)影響工時消耗因素的確定。

①技術因素:包括完成產品的類別,材料、構配件的種類和型號等級,機械和機具的種類、型號和尺寸,產品質量等。

②組織因素:包括操作方法和施工的管理與組織,工作地點的組織,人員組成和分工,工資與獎勵制度,原材料和構配件的質量及供應的組織,氣候條件等。

2)計時觀察資料的整理。對每次計時觀察的資料進行整理之后,要對整個施工過程的觀察資料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和整理。

整理觀察資料的方法大多采用平均修正法。它是一種在對測時數列進行修正的基礎上,求出平均值的方法。修正測時數列,就是剔除或修正那些偏高、偏低的可疑數值。目的是保證不受那些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若測時數列受到產品數量的影響時,采用加權平均值則是比較適當的。因為采用加權平均值可在計算單位產品工時消耗時,考慮到每次觀察中產品數量變化的影響,從而使我們也能獲得可靠的值。

3)日常積累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日常積累的資料主要有四類:

①現行定額的執行情況及存在問題的資料。

②企業和現場補充定額資料,例如因現行定額漏項而編制的補充定額資料,因解決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和新機械而產生的定額缺項所編制的補充定額資料。

③已采用的新工藝和新的操作方法的資料。

④現行的施工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安全規程和質量標準等。

4)擬定定額的編制方案。編制方案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①提出對擬編定額的定額水平總的設想。

②擬定定額分章、分節、分項的目錄。

③選擇產品和人工、材料、機械的計量單位。

④設計定額表格的形式和內容。

(2)確定正常的施工條件。

1)擬定工作地點的組織。擬定工作地點的組織時,要特別注意使人在操作時不受妨礙,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按使用順序放置于工人最便于取用的地方,以減少疲勞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地點應保持清潔和秩序井然。

2)擬定工作組成。擬定工作組成就是將工作過程按照勞動分工的可能劃分為若干工序,以達到合理使用技術工人??梢圆捎脙煞N基本方法:一種是把工作過程中簡單的工序,劃分給技術熟練程度較低的工人去完成;一種是分出若干個技術程度較低的工人,去幫助技術程度較高的工人工作。采用后一種方法就把個人完成的工作過程,變成小組完成的工作過程。

3)擬定施工人員編制。擬定施工人員編制即確定小組人數、技術工人的配備,以及勞動的分工和協作。原則是使每個工人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均衡地擔負工作。

(3)確定勞動定額消耗量的方法。時間定額是在擬定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不可避免中斷時間、準備與結束的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時間的基礎上制訂的。

1)擬定基本工作時間?;竟ぷ鲿r間在必需消耗的工作時間中占的比重最大。在確定基本工作時間時,必須細致、精確。基本工作時間消耗一般應根據計時觀察資料來確定。其做法是,首先確定工作過程每一組成部分的工時消耗,然后再綜合出工作過程的工時消耗。如果組成部分的產品計量單位和工作過程的產品計量單位不符,就需先求出不同計量單位的換算系數,進行產品計量單位的換算,然后再相加,求得工作過程的工時消耗。

2)擬定輔助工作時間和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輔助工作和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的確定方法與基本工作時間相同。但是,若這兩項工作時間在整個工作班工作時間消耗中所占比重不超過5%~6%,則可歸納為一項,以工作過程的計量單位表示,確定出工作過程的工時消耗。

若在計時觀察時不能取得足夠的資料,也可采用工時規范或經驗數據來確定。若具有現行的工時規范,可以直接利用工時規范中規定的輔助和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的百分比來計算。

3)擬定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在確定不可避免中斷時間的定額時,必須注意由工藝特點所引起的不可避免中斷才可列入工作過程的時間定額。

不可避免中斷時間也需要根據測時資料通過整理分析獲得,也可以根據經驗數據或工時規范,以占工作日的百分比表示此項工時消耗的時間定額。

4)擬定休息時間。休息時間應根據工作班作息制度、經驗資料、計時觀察資料,以及對工作的疲勞程度作全面分析來確定。同時,應考慮盡可能利用不可避免中斷時間作為休息時間。

從事不同工作的工人,疲勞程度有很大差別。為了合理確定休息時間,往往要對從事各種工作的工人進行觀察、測定,以及進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測試,以便確定其疲勞程度。國內外往往按工作輕重和工作條件好壞,將各種工作劃分為不同的級別。例如我國某地區工時規范將體力勞動分為六類:最沉重、沉重、較重、中等、較輕、輕便,見表3-1。

表3-1 休息時間占工作日的比重

img

劃分出疲勞程度的等級,就可以合理規定休息需要的時間。

5)擬定定額時間。確定的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準備與結束工作時間、不可避免中斷時間和休息時間之和,就是勞動定額的時間定額。根據時間定額可計算出產量定額,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互成倒數。

利用工時規范,可以計算勞動定額的時間定額。計算公式是:

img

3.1.3 機械臺班使用定額

1.機械臺班使用定額的概念和表現形式

(1)機械臺班使用定額的概念。機械臺班使用定額是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合理的勞動組合和使用機械,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或某項工作所必需的機械工作時間,包括準備與結束時間、基本工作時間、輔助工作時間、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以及使用機械的工人生理需要與休息時間。

(2)機械臺班使用定額的表現形式。機械臺班使用定額的形式按其表現形式不同,可分為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

1)機械時間定額:是指在合理勞動組織與合理使用機械條件下,完成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的工作時間,包括有效工作時間(正常負荷下的工作時間和降低負荷下的工作時間)、不可避免的中斷時間、不可避免的無負荷工作時間。機械時間定額以“臺班”表示,即一臺機械工作一個作業班時間。一個作業班時間為8h。

img

由于機械必須由工人小組配合,所以完成單位合格產品的時間定額,同時列出人工時間定額。即

img

2)機械產量定額:是指在合理勞動組織與合理使用機械條件下,機械在每個臺班時間內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機械時間定額和機械產量定額互為倒數關系。

復式表示法有如下形式:

img

2.機械臺班使用定額的編制

(1)確定正常的施工條件。擬定機械工作正常條件,主要是擬定工作地點的合理組織和合理的工人編制。

工作地點的合理組織,就是對施工地點機械和材料的放置位置、工人從事操作的場所,作出科學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間安排。它要求施工機械和操縱機械的工人在最小范圍內移動,但是又不阻礙機械運轉和工人操作;應使機械的開關和操縱裝置盡可能集中地裝置在操縱工人的近旁,以節省工作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應最大限度發揮機械的效能,減少工人的手工操作。

擬定合理的工人編制,就是根據施工機械的性能和設計能力,工人的專業分工和勞動工效,合理確定操縱機械的工人和直接參加機械化施工過程的工人的編制人數。它應要求保持機械的正常生產率和工人正常的勞動工效。

(2)確定機械1h純工作正常生產率。確定機械正常生產率時,必須首先確定出機械純工作1h的正常生產率。

機械純工作時間是機械的必需消耗時間。機械1h純工作正常生產率,是在正常施工組織條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技術工人操縱機械1h的生產率。

根據機械工作特點的不同,機械1h純工作正常生產率的確定方法,也有所不同。對于循環動作機械,確定機械純工作1h正常生產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img

對于連續動作機械,確定機械純工作1h正常生產率要根據機械的類型和結構特征,以及工作過程的特點來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img

工作時間內的產品數量和工作時間的消耗,要通過多次現場觀察和機械說明書來取得數據。

對于同一機械進行作業屬于不同的工作過程,例如挖掘機所挖土壤的類別不同,碎石機所破碎的石塊硬度和粒徑不同,均需分別確定其純工作1h的正常生產率。

(3)確定施工機械的正常利用系數。它是機械在工作班內對工作時間的利用率。機械的利用系數和機械在工作班內的工作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要確定機械的正常利用系數。首先要擬定機械工作班的正常工作狀況,保證合理利用工時。

確定機械正常利用系數,要計算工作班正常狀況下準備與結束工作,機械啟動、機械維護等工作所必須消耗的時間,以及機械有效工作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從而進一步計算出機械在工作班內的純工作時間和機械正常利用系數。機械正常利用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img

(4)計算施工機械臺班定額。它是編制機械定額工作的最后一步。在確定了機械工作正常條件、機械1小時純工作正常生產率和機械正常利用系數之后,采用下列公式計算施工機械的產量定額:

img

或者

img

3.1.4 材料消耗定額

1.材料消耗定額的概念與組成

(1)材料消耗定額的概念。材料消耗定額是在正常的施工(生產)條件下,在節約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情況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須消耗的一定品種、規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等的數量標準。

材料消耗定額是編制材料需要量計劃、運輸計劃、供應計劃、計算倉庫面積、簽發限額領料單和經濟核算的根據。制訂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是組織材料的正常供應,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以及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積壓、浪費的必要前提。

(2)施工中材料消耗的組成。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損失的材料兩類性質。

必需消耗的材料,是在合理用料的條件下,生產合格產品所需消耗的材料。它包括: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裝工程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施工廢料;不可避免的材料損耗。

必需消耗的材料屬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基本數據。其中: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裝工程的材料,編制材料凈用量定額;不可避免的施工廢料和材料損耗,編制材料損耗定額。

材料各種類型的損耗量之和稱為材料損耗量,除去損耗量之后凈用于工程實體上的數量稱為材料凈用量,材料凈用量與材料損耗量之和稱為材料總消耗量,損耗量與總消耗量之比稱為材料損耗率,總消耗量亦可用下式計算:

img

為了簡便,通常將損耗量與凈用量之比,作為損耗率。即:

img

2.材料消耗定額的制訂方法

材料消耗定額必須在充分研究材料消耗規律的基礎上制訂??茖W的材料消耗定額應當是材料消耗規律的正確反映。材料消耗定額是通過施工生產過程中對材料消耗進行觀測、試驗以及根據技術資料的統計與計算等方法制定的。

(1)觀測法。觀測法也稱現場測定法,是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條件下,在施工現場按一定程序對完成合格產品的材料耗用量進行測定,通過分析、整理,最后得出一定的施工過程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定額。

利用現場測定法主要是編制材料損耗定額,也可以提供編制材料凈用量定額的數據。其優點是能通過現場觀察、測定,取得產品產量和材料消耗的情況,為編制材料定額提供技術根據。

觀測法的首要任務是選擇典型的工程項目,其施工技術、組織及產品質量,均要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材料的品種、型號、質量也應符合設計要求;產品檢驗合格,操作工人能合理使用材料和保證產品質量。

在觀測前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例如選用標準的運輸工具和衡量工具,采取減少材料損耗措施等。

觀測的結果,要取得材料消耗的數量和產品數量的數據資料。

觀測法是在現場實際施工中進行的。觀測法的優點是真實可靠,能發現一些問題,也能消除一部分消耗材料不合理的浪費因素。但是,用這種方法制訂材料消耗定額,由于受到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和觀測人員的水平等限制,仍然不能把所消耗材料不合理的因素全部揭露出來。同時,也有可能把生產和管理工作中的某些與消耗材料有關的缺點保存下來。

對觀測取得的數據資料要進行分析研究,區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以制訂出在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達到的材料消耗定額。

(2)試驗法。試驗法是在材料試驗室中進行試驗和測定數據。例如,以各種原材料為變量因素,求得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配合比,從而計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種材料耗用量。

利用試驗法,主要是編制材料凈用量定額。通過試驗,能夠對材料的結構、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強度等級控制的混凝土、砂漿配比作出科學的結論,為編制材料消耗定額提供有技術根據的、比較精確的計算數據。

但是,試驗法不能取得在施工現場實際條件下,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對材料耗用量影響的實際數據。

試驗室試驗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計量要使用標準容器和稱量設備,質量要符合施工與驗收規范要求,以保證獲得可靠的定額編制依據。

(3)統計法。統計法是通過對現場進料、用料的大量統計資料進行分析計算,獲得材料消耗的數據。該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質,因而不能作為確定材料凈用量定額和材料損耗定額的精確依據。

對積累的各分部分項工程結算的產品所耗用材料的統計分析,是根據各分部分項工程撥付材料數量、剩余材料數量及總共完成產品數量來進行計算。

采用統計法,必須要保證統計和測算的耗用材料和相應產品一致。在施工現場中的某些材料,往往難以區分用在各個不同部位上的準確數量。所以,要有意識地加以區分,才能得到有效的統計數據。

用統計法制訂材料消耗定額一般采取以下兩種方法。

1)經驗估算法:指以有關人員的經驗或以往同類產品的材料實耗統計資料為依據,通過研究分析并考慮有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制定材料消耗定額的方法。

2)統計法:是對某一確定的單位工程撥付一定的材料,待工程完工后,根據已完產品數量和領退材料的數量,進行統計和計算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專門人員測定和實驗。由統計得到的定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其準確程度較差,應對其分析研究后才能采用。

(4)理論計算法。理論計算法是根據施工圖,運用一定的數學公式,直接計算材料耗用量。計算法只能計算出單位產品的材料凈用量,材料的損耗量仍要在現場通過實測取得。采用這種方法必須對工程結構、圖紙要求、材料特性和規格、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方法等先進行了解和研究。計算法適宜于不易產生損耗,且容易確定廢料的材料,例如木材、鋼材、磚瓦、預制構件等材料。因為這些材料根據施工圖紙和技術資料從理論上都可以計算出來,不可避免的損耗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理論計算法是材料消耗定額制定方法中比較先進的方法。但是,用該方法制訂材料消耗定額,要求掌握一定的技術資料和各方面的知識,以及有較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

3.周轉性材料消耗量的計算

在編制材料消耗定額時,某些工序定額、單項定額和綜合定額中涉及周轉材料的確定和計算。例如勞動定額中的架子工程、模板工程等。

周轉性材料在施工過程中不屬于通常的一次性消耗材料,而是可多次周轉使用,經過修理、補充才逐漸消耗盡的材料。例如模板、鋼板樁、腳手架等,實際上它也是作為一種施工工具和措施。在編制材料消耗定額時,應按多次使用、分次攤銷的辦法確定。

周轉性材料消耗的定額量是每使用一次攤銷的數量,其計算必須考慮一次使用量、周轉使用量、回收價值和攤銷量之間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板桥市| 比如县| 林州市| 孝感市| 凤庆县| 龙井市| 襄城县| 万盛区| 富民县| 柯坪县| 德令哈市| 滨州市| 安乡县| 新蔡县| 乌兰察布市| 滁州市| 五河县| 广饶县| 广南县| 祁门县| 科技| 通海县| 龙川县| 汶上县| 奈曼旗| 龙胜| 康马县| 进贤县| 台北市| 岐山县| 龙江县| 北流市| 尚志市| 河北省| 林州市| 阆中市| 溧水县| 保康县| 汶川县|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