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建質量員
- 沈璐
- 851字
- 2020-09-17 18:40:13
2.3.4 混凝土預制樁
1.質量控制要點
(1)現場檢查。
1)樁在現場預制時,應對原材料、鋼筋骨架、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查;采用工廠生產的成品樁時,樁進場后應進行外觀及尺寸檢查。
2)施工中應對樁體垂直度、沉樁情況、樁頂完整狀況、接樁質量等進行檢查,對電焊接樁,重要工程應做10%的焊縫探傷檢查。
(2)打樁控制。
1)對于樁尖位于堅硬土層的端承型樁,以貫入度控制為主,樁尖進入持力層深度或樁尖標高可作參考。如貫入度已達到而樁尖標高未達到時,應繼續錘擊3陣,每陣10擊的平均貫入度不應大于規定的數值。
2)樁尖位于軟土層的摩擦型樁,應以樁尖設計標高控制為主,貫入度可作參考。如主要控制指標已符合要求,而其他指標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解決。
(3)打樁過程控制。
1)測量最后貫入度應在下列正常條件下進行:樁頂沒有破壞;錘擊沒有偏心;錘的落距符合規定;樁帽和彈性墊層正常;汽錘的蒸汽壓力符合規定。
2)打樁時,如遇樁頂破碎或樁身嚴重裂縫,應立即暫停,在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后方可繼續施打。
3)打樁時,除了注意樁頂與樁身由于樁錘沖擊破壞外,還應注意樁身受錘擊拉應力而導致的水平裂縫。在軟土中打樁,在樁頂以下1/3樁長范圍內常會因反射的張力波使樁身受拉而引起水平裂縫。開裂的地方往往出現在吊點和混凝土缺陷處,這些地方容易形成應力集中。采用重錘低速擊樁和較軟的樁墊可減少錘擊拉應力。
4)打樁時,引起樁區及附近地區的土體隆起和水平位移,由于鄰樁相互擠壓導致樁位偏移,會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如在已有建筑群中施工,打樁還會引起臨近已有地下管線、地面交通道路和建筑物的損壞和不安全。為此,在鄰近建(構)筑物打樁時,應采取適當的措施:如挖防振溝、砂井排水(或塑料排水板排水)、預鉆孔取土打樁、采取合理打樁順序、控制打樁速度等。
5)對長樁或總錘擊數超過500擊的錘擊樁,應符合樁體強度及28d齡期的兩項條件才能錘擊。
6)施工結束后,應對承載力及樁體質量做檢驗。
2.質量檢驗標準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2-36的規定。
表2-36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檢驗標準

續表2-36
